百家姓中宾姓的由来

如题所述

一、“宾”字原义: 在中国最古老的像形文字,特别是“甲骨文”中,“宾”字图形像“房顶下,一男一女,男人站着,女人跪着为他服务”。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当时是母系社会,只有女方有固定居所,女方占主导地位,拥有绝对强权。当男女双方互相看中后,女方就会邀请男方到其居所,为他服务,过夫妻生活,繁衍后代。这时的男女双方之间是“互相尊敬、保持动态平衡”的关系。因此才有“宾,所敬也”(《说文解字》)的意思,也才有“相敬如宾”的成语。而当今有人误解“相敬如宾”,就是指夫妻之间像客人一样,那是对“宾”的曲解。
因此,应该把“宾”字理解为,一、互相尊敬,保持动态平衡的关系,如“相敬如宾”;二、特别受人尊敬的人,如“国宾”、“贵宾”;三、“姓”,如“宾圉”、“宾须无”等。
二、宾姓起源:
宾姓,最早起源于夏朝少康王时期(公元前1905-1884年)。
根据《湖南松坡公家谱》记载,在夏朝,宾圉曾任司空,辅助建国,成为夏王功臣。在《夏商野史》(明.钟惺著)一书的第七、八、十回有宾圉事迹。由此可以确定,宾氏家族最早起源于夏朝少康王时期(公元前1905-1884年)。
史书记载:在夏朝建立之前,曾出现过夏部族与周围其他部族之间争夺联盟首领的频繁战争。由于禹治水有功和发展农业生产,夏部族势力增强,成为部族联盟首领。禹将三苗驱赶到丹江与汉水流域,巩固了王权。禹死后,其子启继王位。他废除了禅让而实行父传子的王位继承方式,引起了夏朝争夺王位的激烈斗争。开始遭遇伯益的反抗,经过战争,伯益兵败被杀。夏启经过斗争,确立了王位世袭制。建立了夏朝。众多邦国首领都到阳翟朝会,启在钧台(今河南禹州境内)举行宴会。此即钧台之享。夏王朝建立以后,夏王朝内部的贵族有扈氏反对夏启继位,启动用军队镇压了有扈氏的叛乱,才巩固了夏王朝的统治。夏启死后,子太康继立。由于太康追求奢侈淫乐的生活,先发生太康兄弟5人争夺王位的斗争,后出现武观叛乱,使得夏朝统治被削弱。太康死后,子仲康立。仲康死后,子相立。这时东夷族有穷氏首领后羿趁夏朝内部王权之争,夺取了王位。但是不久后羿被东夷族伯明氏寒浞所杀。寒浞杀掉了夏后相。夏后相妻生下少康。
少康于公元前1905-1884年为夏王,在世21年。当时,宾圉原为后羿的旧臣。少康结束了后羿与寒浞40年左右的统治,恢复了夏朝的政权,并任用后羿旧臣宾圉为夏朝司空。(《夏商野史》第十回《少康王封禅定鼎 季杼捉怪位让弟》记载:却说少康王元年壬午登极,即命崇开为太师,虞公姚思为太傅,戴宁为太保,姒靡为司马。召契之后,相土之孙、昌若之子曹圉为司徒。召羿之四臣于东夷,三死一生,得宾圉,以为司空。)
从最近收集的近百年出土的甲骨文考古资料中,发现殷商晚期武丁时期有一重要贞卜史官,名姓为“宾”。在出土的许多武丁时期的甲骨契刻卜辞上,都有他的贞卜纪录以及签名。
据专家学者考证,“宾”为当时“宾氏族”的首领,入为商朝君主武丁服务,任重要贞卜人的职务,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史官,当时宾氏族有封地名“宾”,首领也曾封有爵位称“子宾”。
三、宾氏名人:
从《左传》、《春秋》、《战国策》等史书的记载看,在夏朝、东周与春秋战国相互交错的年代,宾氏就有宾圉任夏朝司空,宾孟(又名宾起)、宾滑在东周任大夫,而宾须无、宾媚人在齐国做大夫。不过从这几位宾氏祖先在历史进程中进行政治活动的时期看,可以排出一个顺序:
宾圉——宾须(胥)无——宾媚人——宾孟(起)——宾滑

宾圉:夏朝司空,任期在夏朝少康王时期,约公元前1905-1884年。
少康于公元前1905-1884年为夏王,在世21年。当时,宾圉原为后羿的旧臣。后羿少康结束了后羿与寒浞40年左右的统治,恢复了夏朝的政权,并任用后羿旧臣宾圉为夏朝司空。
宾须(胥)无:曾任齐国大夫,与管仲一道辅助齐桓公称霸。
齐桓公当政时期为前685-643年,管仲生于公元前725年,卒于公元前645年。可见,宾须(胥)无当生活在公元前600年以前。据台湾泽欧族兄考证,时约公元前685至前641年。
宾媚人:成公二年任齐国国佐。
擅长外交,事见〈大雅�6�1既醉〉〈小雅�6�1信南山〉〈商颂�6�1长发〉。宣公十年(公元前599年)聘鲁,成公十八年(公元前573年)被杀。
宾起即宾孟:周景王时的重臣。
周景王于公元前?~前520年在位,而且宾孟在周景王去世后,公元前 520年 6月11日的葬礼上单穆公发动了政变,他首先杀死了儒子王大夫宾起(《文子》一书作者)立了孔子。《左传》说:王子朝,宾起,有宠於景王,王与宾孟说之 ,欲立之,刘献公之庶子伯蚡事单穆...,单子立刘蚡,五月,庚辰,见王,遂攻宾起 ,杀之,盟群王子于单氏。520年前周景王告诉宾起要立王子朝为太子,而单穆公和刘献公庶子伯蚠“恶宾起 之为人,愿杀之;又恶王子朝之言,以为乱,愿去之。”
宾滑:宾滑——春秋战国时的历史名人。
《左传》昭公九年中有“王有姻丧,使赵成如周吊,且致阎田与襚,反颖俘。王亦使宾滑执甘大夫襄以说于晋,晋人礼而归之。”的句子。
(翻译:周王也派大夫宾滑逮了甘地的大夫襄,来讨晋国的喜欢。晋人也遣返在颖地抓到的俘虏。)
四、迁徙分布
大致迁徙线路:
梁(河南开封)为起源地:
从最早的历史推断,宾氏家族最早发源于梁国(现代的河南开封)。公元,宾须无出梁至齐,受春秋五霸的齐桓公重用,与管仲同事,任大夫,负责外交等事务。
齐(山东淄博)为迁徙地:
由宾须无至齐,到后来的宾媚人在齐国任大夫,可见当时齐国有较多的宾氏族人。
东周国都:
东周时又大夫宾孟、宾滑,推断当时东周国都有宾氏族人。
从这以后,历经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史书中没有发现记载有宾氏族人的资料。
宋以后,有一支族人生活在四川一带。
一支族人生活在广东肇庆一带。
宋末,一部分族人到广西,始祖为太的公。一部分族人迁到高丽,即现在的朝鲜和韩国,仅韩国目前就有5000余人。
明朝,广西一部分族人到湖南,始祖为德诚公。
清朝,湖南、广西一部分族人迁徙到湖北、重庆、四川。
民国后,分布更广。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人口流动的加速,宾氏族人已遍布全国各地,香港、台湾,及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地都有宾氏族人的痕迹。
目前分布情况:
现当代,宾氏族人以四川、重庆、广西、广东、湖南、湖北分布为最广。
四川省集中在四川成都市、宜宾市区及屏山县、德阳市区及中江县、南充市、攀枝花市、泸州市等,省内其他各地也有少数族人。
重庆市集中在重庆市区、合川市、大足县等,市内其他各地也有少数族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集中在南宁市、玉林地区博白县水鸣镇、桂林市、贵港市、钦州地区、河池地区等,区内其他各地也有少数族人。
广东省集中在肇庆市、韶关市等,省内其他各地如广州、深圳、东莞也有少数族人。
湖南省集中在长沙市、湘潭市、株洲市、永州市等,省内其他各地也有少数族人。
湖北省集中在武汉市等,省内其他各地也有少数族人。

五、中华宾氏宗亲会简介:

2003年8月1日,在各地宗亲的支持下,宾劲松建立了中华宾氏网站。
2004年5月1日,中韩宾氏宗亲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召开会议,成立了中华宾氏宗亲会。
2004年11月,在湖南、四川、广西、广东等地组织了宗亲聚会,成立了宗亲分会。。其中桂林聚会数万人参与,引起轰动。
2005年7月,中华宾氏宗亲会大陆派团出访韩国宾氏大宗会,进行文化交流。
2006年3月,中华宾氏宗亲会在广西桂林时聚会,来自韩国、中国大陆四川、重庆、北京、湖南、广西、广东等地的代表参加了聚会。
2006年8月,在重庆、湖南、广东等地组织聚会,成立了宗亲分会。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