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文的细节描写

关于作文的细节描写

到底什么叫细节描写呢?细节描写就是对事件发展和人物的性格、肖像、心理、动作以及环境等一些细微而又有典型意义的情节所做的细腻、具体的描写。
细节描写有三大分类,第一类为人物细节描写,它包括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情态、心理等进行细腻而具体的描写。
我们写人的作文练得不少,而对人物能进行成功的细节描写的同学不多。在平时写人的作文中,同学们为了写好一个人就常是介绍人物的外貌,然后再用一两件事 情突出人物的某个性格特点。这个写作模式固然是正确的,问题就出在你对人物和情节的描写中。有些同学些人物的外貌时往往这样写:
她今年ⅹⅹ岁,个子不高也不矮,人长得有点胖\瘦。长\短头发,圆圆的脸蛋上长着弯弯的柳叶眉,眉毛底下是圆圆的、黑黑的眼睛,眼睛下面是高高的鼻梁,鼻子下是樱桃般的小嘴,笑起来有两个可爱的酒窝。
我不否认是可以这样写,可是,第一个人这样写他还算是成功的,因为他对人物的外貌有一定的细节描写,可并不是人人的脸都是圆的,也有长的和尖的,纯正的中国人眼睛也几乎都是黑的,嘴巴也有大的,唇特别的厚的,酒窝也不是人人都有或者都有两个。那你在作文中对人物描写时就不能老套别人的,也别老是“圆圆”、“高高”、“黑黑”的用词,再用就显得土了。另外,这样写的人在对人物外貌描写时也并没有写出这个人的长相中最特别的地方,也没有通过外貌描写刻画出人物与众不同的气质、以及表现人物的某一性格特点等。因而只能说他是为了写外貌而写外貌,却没捉住这个人物的“典型”。我觉得在对人物描写时处了细腻的描写外还须典型而又有意义的描写。
案例(1):“记得有一次,爸爸喝醉了,到家很生气,就开始打人、骂人,就在那天,少年无知的我被爸爸打了。”
像这个情节就没运用细节描写。例如,这爸爸喝醉酒后他的外貌如何?为什么生气?怎么打人?怎么骂的人?被打后我的心里是怎么样的?这些都没细腻地写,这情节也就失去了表达主题的作用。我们看你的作文并不是单纯的为了知道你被打,而看文章中更为有意义的东西,或者说是为了看一场精彩的“表演”。
案例(2):(他)蹒跚的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
相反,这段文字对父亲爬月台去为“我”买橘子作了细腻的动作描写,使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年迈的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这也是《背影》一文中最动人的地方。
第二类是景物细节描写。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动物、静物的细节描写。
“你听,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像春蚕咀嚼桑叶,又像暖风吹拂白杨,像秋雨轻吻梧桐,又像泉水叮咚欢唱。笔随着手腕运转,字随着思路延伸,一个个,一行行,一页页,横看如群蚁排衙,纵观如阅兵方阵。秀丽,整洁,赏心,悦目,捧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你不认为这是一种乐趣吗?”
这便是对考试时那特定的环境的典型描写,以动衬静,写出了学生在认真考试时笔所发出的声音的美妙,同时也烘托了人物在考试时镇定而充满了信心的心理特点。
第三类是生活细节描写。包括情节、事件的细节描写。(场面描写:是事件发生过程中人物活动的画面描写)。
“可怕的英语考试开始了,平时上英语课挺“潇洒”的我,一时毛了手脚,这时突然想起了救命稻草——英语课本。但此时,严肃的“老英”的两只眼正像激光似地在教室内扫射呢!我的心怦怦直跳。“唉,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我一咬牙,慢慢地将英语课本从课桌里拖了出来。“某某,干什么?!”只听“老英”一声断喝,我羞得差点钻到老鼠洞里去。”
这段片段的精彩之处在于作者对人物的心理、神态、动作等都做了恰如其分的描写。读起来栩栩如生,如亲临其境又不失幽默。
如何让细节描写具体、生动起来?
(1)细致观察感悟;
(2)精心锤炼词语;
(3)巧妙运用修辞。
进行成功的细节描写有什么方法呢?我归纳为以几点。
(1)步步追问法也叫逐步扩充的方法。
如“有个小银元落在地上。”我们就可以问“是怎样的银元?”“谁的银元?”“银元是谁弄掉的?”“银元怎样掉到地上?”“掉下地以后发生什么事情?”
“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范句: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
(2)想像延伸法:上面追问的实际情况如何?可以通过演示实验了解到,但在制作时,你不可能凡事都能亲自演示一番,实际状态只能联想和想像,使其合情合理,这个过程我们又给它取名为想像延伸法。
(3)局部细写法:写人时,要使文章具体形象,仅有上面两种方法,还是不够全面的,比如,描写人物肖像时,还得对人的某一部位、某个方面进行精细描绘,我们又把这种方法叫做局部细写法。
我们将以上三点归纳为:具体形象=步步追问+想像延伸+局部细写 。
例句:他抱住娘,在娘的脸颊上亲了一下。
范句:他脸红了,笑了一下,扔掉行李,大步流星地向爹娘奔过来。他弯下魁梧的身躯,半跑着,紧紧抱住衰老伛偻的娘,在娘那被艰难岁月侵蚀得如树皮般粗糙的脸颊上叭地亲了一下,围观的乡亲原先预备开怀大笑,可此时却没有一个人笑得出来了,几位大婶还摸出皱巴巴手帕,擦拭着眼角悄然涌出的泪花。
再有,我们在进行细节描写时还须注意运用注意点:
1.看、听、感、想、做;
2.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
3.局部细写应选用恰当的动词,形容词,象声词;运用比喻等修辞方法。
同时细节描写还必须遵循以下的三条原则:
a、真实。 b、典型。 c、细致。
总的来说,一篇成功的好文章来源于对生活的真实感悟,对细节的典型而又细致的描写。
最后,我希望我这不成熟的见解可以对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有所帮助,祝同学们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4-26
那一天,我的心灵被震撼了
窗外的雨盈盈地散落,我在淡淡的雨雾里望着灰暗的天空.一滴滴雨将住事的尘埃化成一缕缕轻烟,交融飘逸在朦胧细雨之中.在轻烟之中,那埋藏在我心底最真挚无暇的感动,犹如放电影般在我眼前浮现出来.
那是一个灰暗的雨天,街上的行人都匆匆地离去.路旁的柳树无精打采地飘荡着稀疏的柳叶,低耸着头,在锋芒般的雨中显得微不足道.我伫立在屋檐下躲雨,静静着凝视着灰沉的天空.
忽然,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映入我的眼之中.他披着缝缝补补的破旧衣服,一头蓬乱无比的头发被雨浇得湿透.那黯淡的眼神衬着皱纹交错,饱经世尘的那庞削瘦粗糙的脸,犹如荒凉的戈壁,死气沉沉.她那双遍体鳞伤的脚光着,踏在冰冷的马路上,一拐一拐地行走着.俨然像一只瘦小无助的鸟儿,在风中吃力地撑着双翅,却无法与寒威抗衡.
他挪行的步伐突然停住了,低头往下看了看—那是一只破旧干瘪的易拉罐,在风中咔咔作响,夹杂着淤泥静静地贴在光滑发亮的马路上.他怔了怔,停顿了一下,渐渐地弯下他瘦弱的背部,伸出那双干瘪得像树枝般的手,小心翼翼地,一颤一颤地捧起它.他手里紧紧地拽着那只易拉罐,几乎是紧贴着胸膛,然后一步一步地,严肃地向前走去.他看到了垃圾箱,眼里透出如释重负的神色,轻轻地,郑重地将它放进垃圾箱里,然后带着满足的心情,拖着瘦弱的身躯,渐渐地渐渐地,消失在朦胧的雨中.
空气仿佛凝固,我的心灵刹那间被震撼.望着那无比高大的身躯,那无比纯洁的心灵.泪水逐渐溢满了双眼,洋溢着永恒的敬佩与感动.
那一天,我的心灵被震撼了.我的人生也被震撼了.他,雨中的乞丐,永远是我心中明灯,他的心灵更像永远发光的初升太阳,一点,一点儿地升起,照亮我的心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