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数学史分为哪四个时期

如题所述

学术界通常将数学发展划分为以下四个时期:数学形成时期、初等数学时期、变量数学时期、近现代数学时期。

一、数学形成时期;萌芽时期是最初的数学知识积累时期,是数学发展过程中的渐变阶段。这一时期的数学知识是零散的、初步的、非系统的,但是这是数学发展史的源头,为数学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是人类建立最基本的数学概念的时期。人类从数数开始逐渐建立了自然数的概念,简单的计算法,并认识了最基本最简单的几何形式,算术与几何还没有分开。

中国历史悠久,发掘出来的大量石器、陶器、青铜器、龟甲以及兽骨上面的图形和铭文表明: 几何观念远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在中国逐步形成。早在五六千年前,古中国就有了数学符号,到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刻在甲骨或陶器上的数字已十分常见。

这时,自然数记数都采用了十进位制。甲骨文中就有从一到十再到百、千、万的十三个记数单位。这说明古中国也形成了数学的基本概念。

二、初等数学时期(公元前600年至17世纪中叶);初等数学时期从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十七世纪,延续了两千多年、由于高等数学的建立而结束。

这个时期最明显的结果就是系统地创立了初等数学,也就是现在中小学课程中的算术、初等代数、初等几何(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和平面三角等内容。

初等数学时期可以根据内容的不同分成两部分,几何发展的时期(到公元二世纪)和代数优先发展时期(从二世纪到十七进纪)。又可以按照历史条件的不同把它分成“希腊时期”、“东方时期”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希腊时期正好和希腊文化普遍繁荣的时代一致。希腊是一个文明古国,但是,和四大文明古国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相比,在文明史上,希腊文明要晚一段时间。

三、变量数学时期(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20年代);变量数学产生于17世纪,经历了两个决定性的重大步骤:第一步是解析几何的产生;第二步是微积分(Calculus),即高等数学中研究函数的微分。它是数学的一个基础学科。

内容主要包括极限、微分学、积分学、方程及其应用。微分学包括求导数的运算,是一套关于变化率的理论。它使得函数、速度、加速度和曲线的斜率等均可用一套通用的符号进行讨论。

积分学,包括求积分的运算,为定义和计算面积、体积等提供一套通用的方法。

四、近现代数学时期(19世纪20年代);现代数学。现代数学时期,大致从19世纪初开始。数学发展的现代阶段的开端,以其所有的基础。代数、几何、分析中的深刻变化为特征。近代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17世纪,数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实现了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的转折。中国近代数学的研究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才真正开始的。

扩展资料:

历史介绍:

数学史研究的任务在于,弄清数学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史实,再现其本来面貌,同时透过这些历史现象对数学成就、理论体系与发展模式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说明与评价,进而探究数学科学发展的规律与文化本质。作为数学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手段,常有历史考证、数理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

史学家的职责就是根据史料来叙述历史,求实是史学的基本准则。从17世纪始,西方历史学便形成了考据学,在中国出现更早,尤鼎盛于清代乾嘉时期,时至今日仍为历史研究之主要方法,只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考据方法在不断改进,应用范围在不断拓宽而已。

当然,应该认识到,史料存在真伪,考证过程中涉及到考证者的心理状态,这就必然影响到考证材料的取舍与考证的结果。就是说,历史考证结论的真实性是相对的。同时又应该认识到,考据也非史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数学史研究又不能为考证而考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学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01
1、数学的萌芽时期(远古——公元前六世纪)



这一时期对数学的发展作出贡献的主要是中国、埃及、巴比伦和印度。从很久以前的年代起,我们中华民族勤劳的祖先就已经懂得数和形的概念了。在漫长的萌芽时期中,数学迈出了十分重要的一步,形成了最初的数学概念,如自然数、分数;最简单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圆形等。一些简单的数学计算知识也开始产生了,如数的符号、记数方法、计算方法等。这个时期数学和几何尚未分开。



2、常量数学时期(公元前六世纪——公元十七世纪初)

这一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初等数学的开创时代,二是初等数学的交流和发展时代。

在初等数学的开创时代主要是希腊数学,主要代表有柏拉图学派、亚里斯多德学派,柏拉图强调几何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亚里斯多德建立了形式逻辑,并且把它作为证明的工具。

初等数学的交流和发展时代,在亚洲地区,有中国数学、印度数学和日本数学。印度数学的成就主要在算术和代数方面,最为人称道的是位值制记数法,现行的”阿拉伯数码“源于印度。

在初等数学时期,我国在数学领域取得了许多伟大成就,出现了许多闻名世界的数学家,如刘徽、祖冲之、王孝通、李冶、秦九韶、朱世杰等人。出现了许多专门的数学著作,特别是《九章算术》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的初等数学已形成了体系。这部书不但在中国数学史上而且在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直受到中外数学史家的重视。我国传统数学在线性方程组、同余式理论、有理数开方、开立方、高次方程数值解法、高阶等差级数以及圆周率计算等方面,都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



变量数学时期(十七世纪初到十九世纪末)

这个时期的起点是笛卡尔的著作,他引入了变量的概念。这个时期中还创立了一系列新领域:解析几何、微积分、概率论、射影几何和数论等。并且出现了代数化的趋势。随着数学新分支的创立,新的概念层出不穷,如无理数、虚数、导数、积分等等。

十八世纪是数学蓬勃发展的时期。以微积分为基础发展出一门宽广的数学领域——数学分析(包括无穷级数论、微分方程、微分几何、变分法等学科),它后来成为数学发展的一个主流。数学方法也发生了完全的转变,完成了从几何方法向解析方法的转变。

十九世纪是数学发展史上一个伟大转折的世纪。微积分发展成为数学分析,方程论发展成为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发展成为高等几何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同时还有一个独特的贡献,就是数学基础的研究形成了三个理论:实数理论、集合论和数理逻辑。



4、现代数学时期(十九世纪末——现在)这个时期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不断出现震撼世界的重大创造与发明。二十世纪的历史表明,数学已经发生了空前巨大的飞跃,其规模之宏伟,影响之深远,都远非前几个世纪可比,目前发展处于不断加速的趋势。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08
数学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研究者根据一定的原则把数学史分成若干时期。目前学术界通常将数学发展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
  1.数学萌芽期(公元前600年以前);
  2.初等数学时期(公元前600年至17世纪中叶);
  3.变量数学时期(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20年代);
  4.近代数学时期(19世纪2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5.现代数学时期(20世纪40年代以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0-2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