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家婆是什么故事

如题所述

是一个民间童话小故事:

那是说有一对小姐弟,上了熊家婆的当,被后者抓住了,并带到一间屋子里。天黑以后,熊家婆要吃人,又怕一下对付不了两个。

于是,她把两姐弟带上床睡觉,弟弟和熊家婆睡一头,姐姐睡另一头。半夜里,姐姐听见熊家婆在吭哧吭哧地吃东西,好像是在啃骨头。

偷偷一看,原来熊家婆正在吃她的弟弟。她吓得不得了,但又不敢惊动熊家婆。于是,假装要屙尿,让熊家婆放她出门。

熊家婆怕她跑了,便拿出一根绳子,一头拴在小女孩手上,一头自己捏着。小女孩出门后,赶快解开手上的绳子,并把它拴在树上。

熊家婆吃着小男孩,隔一会儿就拉拉绳子。过了好长时间,还不见小女孩回来,等她跑出去一看,前者早已不见踪影。

扩展资料

童话故事是指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童话中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可以活跃你的思维;那生动的形象、美妙的故事可以帮你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你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

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童话主要描绘虚拟的事物和境界,出现于其中的“人物”,是并非真有的假想形象,所讲述的故事,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童话中的种种幻想,都植根于现实,是生活的一种折光。

童话创作一般运用夸张和拟人化手法,并遵循一定的事理逻辑去开展离奇的情节,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以及超越时空制约,亦虚亦实,似幻犹真的境界。

此外,它也常常采用象征手法塑造幻想形象以影射、概括现实中的人事关系。(《儿童文学辞典))

童话故事最大的特征是用丰富的想象力,赋予动物、植物等物体人的感情。同时童话故事总是把恶和善极端化,通俗地说,就是坏人非常坏,好人非常好。

好人很善良,坏人很恶毒。比如《白雪公主》里,七个小矮人很善良,而皇后很恶毒;《灰姑娘》里,后母很恶毒,灰姑娘很善良。

童话里往往还包含了神奇的魔法、无尽的财富、凶恶的怪兽等元素,使故事能够引人入胜,打动孩子的好奇心,丰富孩子的想象力。

一般来说,童话故事主要是写给孩子的,不过,有童心的成年人同样能够在童话故事中找到快乐,让心灵纯净。 

童话的基本特征——幻想。丰富多彩的幻想是童话最基本的特征。当然,从广义上说,绝大多数的文学作品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幻想,但幻想却是童话体裁作品最本质的特征,是童话的灵魂,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幻想也就没有童话。

童话的幻想“打开了通向另一种生活的窗子,那里,有一种自由的无畏的力量存在着和行动者,幻想着更美好的生活。”

童话区别于一般的小说和故事之处,就在于它能借助幻想的力量,使我们平常见的各种平凡人物和现象,展现出不平凡的奇异光彩,为小读者展开一个“幻想世界”。

童话中的幻想,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亦虚亦实、如幻似真的奇境中自由自在地活动。

童话故事中的幻想看起来好像能无拘无束,可在瞬间上天入地,一目千里,可写仙子,可写妖魔,可死而复生,可长生不死,甚至连虫鱼鸟兽都可以有人的思想,人的行为……所有这些,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中都是不可能发生的。

参考资料:童话故事.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8

故事的发生年代,有说是古代的,也有清末民国初年的,不足一叙。

一个安宁、祥和的小村庄,一户人家,青壮的父母外出务农,离家偏远。家中留下了年幼的一对儿女以及年长的母亲,留守的婆孙仨儿,相依为命,相互照应,家婆心疼孙儿们,处处想着小姐弟俩儿;两个小家伙儿也对家婆敬爱有加,生活就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某一天,家婆想着给小的弄点山野珍菜,于是大清早,自己就拿着菜篮上山寻菜。时至傍晚,仍未见家婆的身影,姐弟俩,很是着急,害怕家婆遭遇意外,于是壮胆出门,打算上山找人。刚到山脚下,不远处,看到家婆摇摇晃晃的下来了。手里的篮子,鼓鼓涨涨的,用一块灰布遮盖着。看着家婆平安归来,小家伙儿连忙上前搀扶着,一并回到了家中。

弟弟很是心疼家婆,回家后就帮家婆按摩肩背,临近休息的时候,家婆叫弟弟晚上一起睡,顺便再按按肩膀。弟弟答应了,姐姐也没有多想,回自己屋内躺下了。过了不久,姐姐隐隐约约听见家婆的房间里传出了“嘎嘣”“嘎嘣”的声音,她于是好奇地进到家婆的房间问道,家婆,什么声音啊?家婆不在意地说,今天上山采了些豆子,有些生硬,嚼起来会发出声响,正好,你也来尝尝吧!于是从篮子里拿了一个圆柱形的东西给到姐姐。姐姐虽然人小,但是很机灵,她接过一看,这哪是什么豆子啊,就是一节人的手指头,吓得她差点叫了出来,她转而说道,家婆,我肚子有些不舒服,我上个茅房再来吃豆子!家婆应允了。

姐姐,出了家婆的门,掀开了放在堂屋内篮子的灰布,发现了一双苍老的手,她终于明白了,现在的家婆不再是从前的家婆,她想独自冲出去,叫村上其它的大人们,但转念一想,弟弟还在熟睡。她壮着胆子,回到家婆屋内,说道,家婆,弟弟夜尿多,我叫他起来撒尿。此时家婆,也不生疑,嘀嘀咕咕说了一句,尿干净了也好!就让姐姐带着弟弟去了茅房。但是,走之前,在姐姐身上拴了一根绳子,说是怕她掉进茅房了。姐姐也答应了。弟弟迷迷糊糊地起床,还以为是往常的夜尿,也就跟着姐姐一起出去了。

姐弟俩儿到了茅房,姐姐小心翼翼的把事情原委说了一遍,弟弟的眼泪汪汪下流,就要哭出声音的时候,姐姐赶紧捂住了弟弟的嘴,稍加安抚后,叫弟弟找了一块大石头来。屋里头的家婆,过一会儿就拉一拉绳子,过一会儿就拉一拉绳子,以确保姐弟没有走掉。但是,过了很久了,见姐弟都没有回来,家婆就跑到茅房去看,只剩下了一块大大的石头,气得她现出了本来面目,原来是一个似熊的怪物,此时,姐弟俩叫来了全村的大人们,几十号人,手持火把、锄头,费了很大的气力,才除掉怪物。

拓展资料:

“家婆”,意即外婆。四川话读作“嘎(ga)婆”。“熊家婆”的故事,在四川地区流传甚广,80、90后的人,应该都听老辈儿们讲过这事儿,版本很多,但是都大同小异。儿时再顽皮,一听到“熊家婆”要来了,整个人就惶恐不已,哭着,喊着,回到家中,紧锁房门,缩成一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6

熊家婆是四川民间传说的故事:


传说熊家婆乃深山黑熊成精,幻化人型专食小孩! 传闻,乐山市乃佛教胜地之一,有著名的乐山大佛,睡佛,乌游寺等景点,乐山地貌也是山峦起伏,民间传说层出不穷,最出名的就是熊家婆。
古时候,某山间小村,一对姐弟父母外出只剩下家婆(普通话叫做外婆)在家照料,一日家婆为了给姐弟俩弄点野菜,独自上山寻菜,快到夕阳西下了也不见回来,姐弟俩心急如焚,怕家婆遭遇不测,便上山寻找。

走到山脚的时候便见家婆摇摇晃晃的走了下来,手里的篮子鼓鼓囊囊的盖着灰布,姐弟俩见家婆安然归来连忙搀扶着家婆回到家里。到了夜晚改休息的时候,家婆叫弟弟和他一起睡,顺便按摩一下,姐姐听见家婆房间传来“嘎嘣”的声音,于是好奇进了家婆的房间问道,“家婆,什么声音啊。”

家婆不在意的说道“今天在山上采来的豆子,有点硬,嚼起来当然又声音啦,你来尝尝吧!”说罢便递了一个圆柱形的物体给了姐姐,姐姐接住以后发现居然是一节手指头,吓得差点惊叫出来,姐姐随即说道:“家婆,我就不吃了,肚子痛想去上个茅房。”家婆应允。

姐姐走出家婆的房间,打开放在堂屋那个鼓鼓囊囊的篮子一看,居然是一双苍老的人手,姐姐现在明白屋子里的根本不是家婆,她很想跑出去大叫,把村子里的大人们都叫来,可是弟弟还在房间啊,于是壮着胆子返回家婆的屋子里说道:“家婆,弟弟夜尿多,我带他去撒尿。”
家婆也不怀疑,就让姐姐带着弟弟去了茅房,姐姐把事情大概给弟弟说了一下,叫弟弟去找一块大石头过来。屋子里的家婆过一会就拉拉绳子,以确保姐弟没有走掉,但是过了很久见姐弟还没回来,于是走到茅厕去看,结果发现是一块大石头,起的立马显出了原形。

原来是一直黑熊精,这时候姐弟俩叫来了村里的大人们,几十号人拿着火把锄头把这只黑熊精除掉了,之后姐弟俩才知道这是专门食小孩的黑熊精,趁家婆山上采野菜的时候把家婆害了,然后幻化成家婆的样子想吃掉他们,从此熊家婆的故事流传至今!

拓展资料:

四川的其他传说:

1、九 皇 山

九皇山有一座情人桥,据说从这里牵手过桥以后,有情人便能恩爱一生,白头偕到老!,而且这里还有一段跨越种族的爱情。

相传在数万年前,这里住着一群猿猴,在猿王的带领下过着舒适自在的生活,天上的仙女常来此游玩。日久天长,猿王与仙女深情相爱,他们的纯真爱情感动了玉皇,把猿王也超度成仙,让他与仙女终成情侣、永结同心。

后人为了讴歌他们的爱情故事,在猿王与仙女相爱并飞天的地方建成雌、雄碉,在猿王攀藤荡涧的两山之间建起了情人桥,曾有文人于此赋诗“古藤斜挂牵玉女,飞涧横沟渡玄猿”。

2、仙 市 古 镇:

仙市原名仙滩,始建于1400前的隋代,民国元年改称"仙市",他“仙”字的来历,相传确实和一位仙女有关,而且还是玉皇大帝的女儿。

相传,玉皇大帝的私生女八仙姑生性豪放不羁,厌倦天庭奢靡,向往人间美景。一日携牡丹仙子,荷花仙姑,与狮,龙,虎,象,猴偷下凡间,在古仙市一带肆情嬉戏,乐而忘返,竟在河畔侧卧而寐。

玉帝大怒,遂施法收回其灵魂,让其躯体留在人间化作山水。因此从高处看,古镇的山形地貌。就象一位侧卧的美少女,釜溪河在此又有一滩,恰在仙女脚下,故名"仙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5

传说熊家婆乃深山黑熊成精,幻化人型专食小孩!

传闻,乐山市乃佛教胜地之一,有著名的乐山大佛,睡佛,乌游寺等景点,乐山地貌也是山峦起伏,民间传说层出不穷,最出名的就是熊家婆。

扩展资料:

昔有一山,艾姓清水人家落户,少失怙,双生姊妹花唯母是依。一日母语二女:将归宁,偕阿婆回,汝二人当各自安好,勤劳操持,夜必扃户,莫阋于墙。二女曰:喏。

林有熊罴成精,颇通灵性,耳睿,恰逢路过,闻母女言。于母行道觇视,仆杀啖之,意犹未尽,自语:微饱,欲食二幼女。

于是披母之笠,乘夜归。至门外,曰:吾儿,吾是你阿婆,速来开门。闻之微讶,曰:吾娘何在?同归否?对曰:否,又诞之:或入歧路,晚归。二女始信。

姊曰:待掌灯。罴曰:年老昏花,不喜熠耀,罢掌灯。妹携一凳,曰:阿婆请坐。罴有巨尾,不便坐凳。对曰:尻有疮,势不能久坐,愿坐酒瓮。罴坐笃定而尾摆不止,击瓮壁,啪啪翁然有声。问曰:何为?对曰:有蚕豆,置之瓮底回火。信然。姊妹馋,讨食。罴曰:愿与吾睡一头,予愿者。姊自谦,妹与之同睡。

是夤夜罴咬死妹,食其脆骨,咔嚓作声。姊少寐问曰:所食何物?对曰:蚕豆。姊曰:愿食之。罴掷一物为妹之姆指。姊惑,曰:愿再食。罴又予一脚指。始知妹为其所害。

姊大骇,欲亡,谎之:内急欲解。罴恐其遁,绳系之臂,叱之:速回。战栗以对。

姊出,系绳于彘,亡于野。少倾,罴恐其遁,力拉不逮,出仆杀彘,啖之,觉其甚肥美。

姊虑不得脱,隐于高树貌叶,觇之。

鸡鸣欲曙,是罴饱且渴,喉似火燎,出门寻水,又觉身上瘙痒,倚一树蹭之。姊见罴,思母妹为其所害,怀怆悲戚,泣涕涟涟,不觉流下几滴清泪。落至罴身,其以为雨泽至,仰视之,见姊于梨树上。

罴遂哂笑,桀桀有声。曰:“吾儿,何为在树上?”姊复涕泪,压恸对曰:“渴,讨梨吃。”罴曰:“吾亦渴,愿食之。”姊佯不详,诈曰:“待我攀高讨来。”又曰:“梢有硕梨,不得,愿取竹竿。”罴曰:“喏”

姊以竹竿搴梨语之:“阿婆来食,吾喂汝。”罴渴极信以为然,张口待梨。及罴食梨,姊力戳其咽喉,凡复再三,罴流血如注,吐数斗黑血倒地,化而为荨,绕匝梨树。姊思得脱,又恐荨麻刺人。不敢下。

见一小生买草席归,姊呼号:“壮士救命。”生盼顾左右,见一女于树甚清丽。忖再三曰:“若救汝,辄当为吾妇。”姊曰:“善。”

生以席铺地掩其荨,语之曰:“跳。”姊辄行,奈何席薄而荨毒,席穿姊死。

姊死化为一草,名曰:蒿,又因艾氏,名曰:艾蒿,可解荨之毒。

后野有荨,旁有蒿,若有人为其毒,蒿稍解之。

后记:说起《熊家婆》的故事,只要是小时候在四川长大的孩子应该不会太陌生,童年故事之一,应当有记忆。这个故事是外婆讲给我听的,小时候不乖,外婆拿这个故事吓我。

夜读《聊斋》、《新齐谐》,想起这个故事来,想要写出来,写了很久才写了一半。一面写一面回溯往事的点滴,安静的夜让回忆愈来愈清晰。

小时候,假如我不乖,外婆就拿这故事唬我,“熊家婆来了!”我是吓得不敢言语,因此有段时间很讨厌她。

长大一点,外婆讲这故事唬不到我了。高兴的时候,就叫伊:“婆婆,婆婆。”外婆笑得合不拢嘴,连连答应:“哎——幺儿。”

不高兴的时候就嘟着嘴对伊喊:“熊家婆!”外婆则瘪着嘴巴,不再言语。

外婆的笑貌音容犹在眼前,伊已经走了数年。

来源;  散文吧熊家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6-28
大山阻碍着通向外界的视线,碧水绕村而过,傍晚的炊烟迎着微风一圈一圈的飘散开去,秋天的夕阳已经向东边大山的山颠慢慢爬去。树木枯荣有度,此时的山岭一片金黄,秋风过处,落木萧萧。玉米早已熟透,正炫耀着等待主人抓紧时间把它们收拾回家里去。小翠家就住在一个坳坪上,抬起眼睛环视四周,三匹大山环绕着,只有浅浅的山脚上种着庄稼,山上森林茂密,古树繁多,野兽时时出没其中,有时晚上都能听到各种野兽的怪叫声,那情景甚是怕人。坳坪上单村独户——只孤零零的住着小翠他们一家人。小翠在五岁的时候,爹爹上山打猎时就被一只母老熊给咬死了,这个消息是邻村的和爹爹一同上山合伙打猎的一位叔叔告诉她妈妈的,这位叔叔当时也被严重咬伤,从此就残着一条腿走过自己漫漫的人生道路。小翠没有哥哥也没有弟弟,只有一个比自己小两岁的妹妹小花。老百姓常常说,一年没有几个火烧天,一年也没有几个收获日。小翠家的庄稼已经收得差不多了,小翠的姨妈家比自己家还要贫寒,加之常年小病大病不断,日子举步维艰。妈妈准备去帮助姨妈收收庄稼,临走时严肃的叮嘱小翠和小花:“我走了你们要好好的看屋,今天我就不回来了,晚上就去接你们的家婆(外婆)跟你们打伴吧,去接的时候,你们千万要记住,在那个岔路口只走石灰路,万万不能走那条石板路,都给我记清楚了,走错了谨防拿给老熊家婆吃了。”“记清楚了,只走石灰路,不走老熊路”。没有不漏风的墙,又恰巧隔墙有耳——这话偏偏让背后山上的老熊家婆听到了!太阳下山的时候,老熊家婆就到岔路口把小翠母亲撒的石灰弄到了石板路上。又回洞里去人模人样的打扮了一番,来到洞外等候着。不大一会儿,就看见小翠小花来了,小翠小花没见过自己家婆的模样,老熊家婆假装问她们要到哪儿去,“知道”了“来意”后,老熊家婆就介绍自己就是她们的家婆。小翠小花欢天喜地的接着“家婆”回家去。进屋后,她们让“家婆”坐板凳,“家婆”说她正在生坐板疮,不能坐板凳,只能坐坛坛,姐妹俩就把里屋的一个空了的菜坛子搬来给“家婆”坐。屋里黑漆漆,只有炉子里的火发出一点微弱的亮光。拉着家常,时间就过得特别快,“家婆”想着这两个年少鲜嫩的“外孙”,不禁馋涎欲滴,尾巴就不由自主的在坛子中摇了起来,“家婆,家婆,坛子里有啥子在响噢?”,小翠问。“哪里啊,我没听见呢,可能是耗子在地洞里跑吧,它们也饿了啊!”,“哎,今天晚上你们两个哪个挨我睡哦,我可不喜欢让虱子咬,哪个身上的虱子少点就挨我睡吧。”小翠觉得事情好像有些不对头,到底不对在哪里又说不出来。她进里屋抓了一把酥麻放在衣兜里,把外衣脱下来火炉上抖了几抖,只听见哔哔啵啵的爆炸声,“哎哟,大闺女身上好多虱子喔,今晚你就别挨我睡了,小闺女挨着我睡吧!”。于是,小花与“家婆”睡一张床,小翠就到另一间屋子里去睡了。大约凌晨五点钟的时候,小翠做了一个噩梦,说的是爹爹回到家中,悄悄来到自己的床前,告诉小翠家里有老熊家婆,就是当初咬死自己那只,让小翠赶快逃跑。小翠一梦惊醒,吓出了一身冷汗做了几分钟的深呼吸才总算平静下来。“嗑嗤……嗑嗤……”,什么声音啊?仔细一听,是从小花她们那间屋子里传过来的——篾笆折墙壁隔音效果太差,“家婆,家婆,你们那边是什么声音啊?”,“是我在吃你妈给的干胡豆啊”,“可不可以给也我吃几颗呢,妹妹也在吃吗?”,“你妹妹她,她瞌睡大,早就睡第二觉了,你要吃就过来拿吧。”小翠把“干胡豆”拿在手里一捏,那哪是什么干胡豆啊,那分明是一截一截的手指,谁呀!小翠马上想到了妹妹小花,啊!我可怜的妹妹呀!我,我一定要为你报仇。小翠流着泪,暗暗下了决心。“哎,大孙女,你要到哪儿去啊?”“去茅斯里解手。”“茅斯头有茅神,别去,回吓死你的。”“我不怕嘛。”“不怕也不能去。”“那你陪我一起去吧?”“不行,我要嚼干胡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怕我跑,我就找一根索子拴住身子,让你牵着吧。”“好吧,懒牛懒马屎尿多!”小翠顺手拿了一根棕索子,拴在身上,另一头递给“家婆”,自己来到厕所就把索子解开来拴在一头猪的身上,自己悄悄摸黑拿着爹爹打猎用的梭镖出去了。话说“家婆”牵着索子,隔了好一会儿也不见回来,拉了几下索子,听到猪发出的“唝唝唝”的声音,心想小翠还在,就把索子拴在床上安心的睡了。第二早上,“家婆”出去一看,才知道上了当,她着了急,边找边喊。“家婆,家婆,我在这儿呢。”“鬼蛋儿,吓死我了,我以为你拿给茅神拐走了呢!你爬到那么高的树上去找啥子呢?”“你看这棵梨子树好大噢,这些梨子又大又香甜,我上来讨梨子给你老人家吃嘛。”小翠一边说话一边扬了扬手中的梭镖。“哈哈哈,难得你有这份孝心,你就捅那一桠巅巅上那个大的给我吃吧。”“好嘛,家婆,您要把嘴巴张得大大的,那样梨子落下来才会恰恰落到嘴里。”“好,来吧,我的好乖乖。”说时迟,那时快,小翠抓住“家婆”张大嘴闭着眼的瞬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那柄锋利的梭镖用尽浑身力量投进了“家婆”的嘴里,只见梭镖尖利的一端已经从后颈窝钻了出来,鲜血喷洒在梨树根四周,一会儿“家婆”就死了!霎时间,还没等小翠从树上下来,梨树根的四周就长出了一丛丛深深的藿蔴。藿蔴藿起人来太难受啦,下不来,坐以待毙吗?“救命啊!救命啊!”中午时分,有一个卖席子的师傅从这经过,就赶忙用席子把藿蔴围住遮挡起来,救下了小翠……傍晚时分,妈妈从姨妈家回来了,小翠向妈妈哭诉了老熊家婆害妹妹,自己设法逃跑,杀死老熊家婆以及怎样被救的经过。母子俩抱头痛哭,凄惨的哀嚎声,在深山野岭中传了很久,很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