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中哪个国家军事力量最强大

如题所述

最强大的当然是秦国,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富国强兵,加强专制最后统一天下,当然不止只有秦国强大过。
最先强大的是魏国,因为魏国率先启用李悝进行变法,但是魏国称霸太早,好大喜功,多次丧师削弱国力。自魏文侯、魏武侯之后,魏统治者忌才妒能、猜忌骨肉、刚愎骄盛、刻薄寡恩、轻视贤才,致使人和渐失,霸业逐废。
接下来是楚国,楚国本就强大,吴起变法打压贵族,促进了楚国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化。使得楚国更加有效控制住广大的国土,虽说楚国并未对外大规模用兵,但因其实力强大,所以他国也不敢攻打。
然后是齐国,自田氏代齐后,齐威王 以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齐国大治。经桂陵、马陵之战,大败魏军,极一时之盛,列战国七雄之一。 其后的 宣王,愍王均可说雄才大略,此时的齐国盛极一时,与秦国并称东西二帝。但由于齐国过度骄横,致使五国伐齐,齐国几乎被灭。其后齐国虽然复国,但自此一蹶不振。
最后强大的赵国,赵武灵王雄才大略,胡服骑射学习胡人的长处,实行易服、改兵制、创新战术的全面军事革新,终于使骑兵这一灵活的新兵种取代了笨重的车兵,中国古代战争的样式从此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赵国空前强大,灭掉了号称“千乘之国”的中山国。但由于赵国后任君主胸无大志,只想着守住赵国的土地而不想扩张,直到长平之战赵国元气大伤。
而燕国韩国就从未强大。
以上内容纯手打,望采纳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02
当然是秦国,终结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纷争史的国家就是秦国,不可能是齐国(绥靖政策)、楚国、赵国(被打残了)、燕国(能打得过还用派刺客)及其他的国家。所以秦国的军事实力最强是毋庸置疑的。
秦军强大的战斗力的特征:
(1)纪律森严军队的等级和法律刑法在当时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2)赏罚分明这一点没有哪个朝代可以达到秦朝的水平,所以他们才不怕死,所以他们才会抢夺敌人的头颅.
(3)更大的编制 一百多万
(4)更优的武器生产不同时代的兵器基本上有同样的尺寸,弓弩是对付骑兵最好的武器之一,而中国历史上最强的弩兵就来自秦朝,与一般的弓不同,秦弩必须用脚蹬、借助全身的力量才能上弦。专家估计,这种秦弩的射程应该能够达到300米,有效杀伤距离在150米之内,秦弩的杀伤力远远高于当时任何一种弓,一般的盔甲他能轻易的射穿.秦军曾用这种弩在快短的时间里就将匈奴人赶到了黄河以北.秦军还有一种重型步兵,装备重型长矛,1974年发现兵马俑以来,考古工作人员发现了一种6.3米长的矛柄遗痕,加上矛头,完整的长矛接近7米,用来平举集团方阵冲锋,排山倒海无坚不摧.
(5)更好的后方秦国当时是最发达的农业国家,有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
(6)更强的为战争服务的国家机器这其实是上边优点的总结,六七百万人口可以支撑一百多万军队在外常年征战,这是什么概念?没有哪个国家还会比他更会打仗,这个国家任人唯贤,而君主对军队的控制比它后来的朝代更加有效.
第2个回答  2013-07-02
秦国
秦在战国初期也比较落后。这个形势一直到前361年商鞅变法才开始改变。从此秦国开始不断强大。前325年秦国大良造(商鞅)为了深化其改革,摆脱旧贵族势力的干扰,提议都城由雍城(今宝鸡凤翔)迁至新建成的咸阳城,得到秦孝公支持,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公元前279年的郢之战和前278年的鄢之战,白起统帅的秦军攻占了当时政治核心在南阳和丹阳一带的楚国的南阳郡、南郡、临江郡(江夏郡)、黔中郡,至此南方大国楚国因为丧失大片疆土和人口而走向衰落,公元前260年秦国大将白起在长平之战重创赵国,赵军损失四十万左右兵力,秦国威震天下。前246年秦王政登基,前238年掌权,开始了他对六国的征服。从前230年秦灭韩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7-02
战国七雄都是从春秋时期的各个诸侯国演化而来,在春秋末期,实力最强的国家没有定数,强国主要有晋国,楚国,秦国,齐国以及末期昙花一现的吴国和越国。然而到了战国时期,真正有资格称为强国的只有齐楚秦三家。晋国在末期被分裂,三家分晋变成了后来的赵国,韩国和魏国,齐楚国力不济,局势不稳,在战国时期逐渐衰败,其实在战国初期,实力最强的是齐国。然后秦穆公开创了秦国六代盛世,从春秋五霸之一一跃成为了战国七雄之首,无疑商鞅变法功不可没。吕不韦的辅佐以及秦始皇的才敢稳定了秦国的地位,最终达成了中国的统一。
希望这个答案对您有帮助,谢谢
第4个回答  2013-07-02
最初,魏国在各大国中实力最强,但在后来居上的齐、秦夹击下逐渐衰落下去。楚国任用吴起变法,国势颇振,称雄江南。赵国与韩国亦攻灭周边小国,并于公元前367年,乘周内乱,把周分裂为西周(以王城为都)和东周(以巩为都)两个小国,逐渐占领周的外围地区。各国中只有燕实力仍较弱。由于国内变法的成功,秦、齐成为西方与东方两大强国。虽然魏惠王在公元前344年称王,但在桂陵之战(前353)和马陵之战(前341)中两次负于齐国,遂被迫在公元前334年,与齐威王“会徐州相王”。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称为王。随后韩、赵、燕、中山和宋也都先后称王。各大国纷纷拉拢与国,出现合纵连横的高潮。合纵连横的实质是秦与齐、楚这两大东西对峙集团的斗争。秦在这一期间基本上居上风,先后制服韩、魏,重创楚国,攻灭巴蜀。齐因未与秦直接交锋,仍保持东方霸主地位。赵亦实力较强,赵武灵王曾实行“胡服骑射”,图灭中山和攻略胡地。

战国晚期,各国之间的兼并更加激烈。楚违背纵约,与秦结盟,但在齐、韩、赵以及背盟的秦国的两面夹击下,一蹶不振。赵灭中山。国力强盛。齐虽挟韩、魏与秦相抗衡,但却难以阻止秦对韩、魏的蚕食进攻。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次年,苏秦、李兑合赵、齐、楚、魏、韩五国攻秦,罢于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秦归还部分赵、魏失地求和。次年,齐灭宋。秦遂主谋合纵攻齐。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使乐毅为将,合燕、秦、韩、赵、魏五国攻齐,攻入齐都临淄,占领齐国长达五年。公元前279年,齐将田单组织反攻,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从此无力与秦抗衡。这以后秦的对手主要是赵国。秦在进一步削弱楚的基础上,向东积极发展,与赵形成正面对抗。公元前262-前260年,秦、赵在长平(今山西高平)激战,秦大败赵(长平之战)。公元前259年,秦进围赵都邯郸,达三年。公元前257年,魏信陵君、楚春申君救赵败秦,解除邯郸之围。赵虽转危为安,但受创惨重。

公元前251年,燕乘赵国新败,出兵攻赵,反被赵国击败。然而在秦的威胁下,东方六国又结成暂时的联盟。公元前247年,魏信陵君合五国兵攻秦,败秦于河外。公元前241年赵庞暖合赵、楚、魏、燕、韩五国兵攻秦,但为秦所败。从此,东方六国联盟不复存在。秦乘势各个击破,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燕、魏、楚、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结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