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泊岸与近自然泊岸的功能区别在哪里

如题所述

人工泊岸与近自然泊岸都是园林设计和建设者的工作,前者要求稍微底些(造价)后者高些。我有篇文,你可以看看:
一、驳岸工程
驳岸是挡土墙的一种,它是正面临水的挡土墙。它的作用有三点:一、支撑墙后的土壤;二、保护坡岸不受水体的冲刷;三、高低曲折的驳岸使水体更加富有变化,提高园林的艺术性。
(一)驳岸的形式
1.规则式:是指用块石、砖、砼等砌筑整齐的几何形式岸壁。
2.自然式:驳岸外部形体不规则,在符合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考虑到造景的要求。自然式驳岸主要用山石砌成。
(二)驳岸施工
驳岸,一般称作挡土墙,是用大块石头砌成,比较牢固,石块尺寸要求直径在30cm以上,可分干砌和浆砌两种,干砌常用于斜坡式;浆砌常用于重力式(又称垂直式)驳岸。园林中常用自然式块石驳岸。
1.斜块式块石驳岸,其斜坡的块度一般接近土壤的自然坡度,即1:1.5~1:2。厚度为25~30cm。基础可用混凝土或浆砌块石,厚为30~40cm。做在河底自然倾斜线的实土以下50cm处,否则不牢固。具体顺序如下:
①地基夯实:在挖槽之前首先将地基土壤夯实
②挖槽:按基础大小来定,~般深约50cm,宽约40cm
⑧打基础
④砌石
⑤砌封顶石:驳岸砌好后,在顶部需做“压顶”,可用浆砌块石或素混凝土。
2.重力式浆砌块石驳岸(垂直式驳岸),施工顺序同上,尽量采有大块石,以节约水泥用量,块石之间用100号~150号水泥砂浆砌筑,使成垂直式挡土墙。顶部用条石做压顶。浆砌块石驳岸要注意每隔20~25m留一伸缩缝,缝内填以油毡(沥青、麻纱的混合物)。现在有用“L”形预制水泥板来代替块石的。这种方法施工简单,外形整齐,用作垂直式的驳岸很适合。
3.自然式驳岸,自然式驳岸的外形是曲折而富有变化的。它的基础的施工与整形式完全相同,可以用打木桩铺石,或用砼基础等,岸壁可按湖岸线来做,堆石要牢固,石块间的缝,不仅要用小石块塞紧,而且要在外面用三合灰(水泥、白灰,麻头搅和而成)勾缝,以防湖水侵入岸壁。在石块的后面填土夯实。
自然式驳岸还常按照园林造景的需要,在水体的适当部位做成汀步。汀步是水中的通道,形式是水中设石墩,使游人步石凌水而过,别有情趣,汀步适用于窄而浅的水面,为使游人有亲切感,汀步要尽量贴近水面,并且间距不能太远,~般20~40cm较合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02
在网上搜了一大圈,没看见你问题的答案,看看以下内容是否能帮你。

园林中驳岸是园林工程的组成部分,必须在符合技术要求的条件下具有造型美,并同周围景色协调。

园林驳岸按断面形状可分为整形式和自然式两类。

对于大型水体和风浪大、水位变化大的水体以及基本上是规则式布局的园林中的水体,常采用整形式直驳岸,用石料、砖或混凝土等砌筑整形岸壁。

对于小型水体和大水体的小局部,以及自然式布局的园林中水位稳定的水体,常采用自然式山石驳岸,或有植被的缓坡驳岸。自然式山石驳岸可作成岩、矶、崖、岫等形状,采取上伸下收、平挑高悬等形式。

生态驳岸最近好像很受推广,不知是不是你说的近自然驳岸。

生态驳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它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

  生态驳岸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

  (1)自然原型驳岸:主要采用植物保护堤岸,以保持自然堤岸的特性,如临水种植垂柳、水杉、白杨以及芦苇、菖蒲等具有喜水特性的植物,由它们生长舒展的发达根系来稳固堤岸,加之柳枝柔韧,顺应水流,增加抗洪、保护河堤的能力。

  (2)自然型驳岸:不仅种植植被,还采用天然石材、木材护底,以增强堤岸抗洪能力,如在坡脚采用石笼、木桩或浆砌石块等护底,其上筑有一定坡度的土堤,斜坡种植植被,实行乔灌草相结合,固堤护岸。

  (3)人工自然型驳岸:在自然型护堤的基础上,再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确保大的抗洪能力,如将钢筋混凝土柱或耐水圆木制成梯形箱状框架,并向其中投入大的石块,或插入不同直径的混凝土管,形成很深的鱼巢,再在箱状框架内埋入大柳枝、水杨枝等;邻水侧种植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使其在缝中生长出繁茂、葱绿的草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7-02
自然的比较随意没有苛求的人为的影子,和大自然的一种合体。人工的之是按照个人的思想刻意的改造,摆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