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撤诉后被告怎么办

如题所述

原告撤诉就意味着诉讼中止,被告就会没事了。
如果是刑事案件,受害人一般不能自行撤诉。 撤诉,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进行宣告判决之前,原告要求撤回其起诉的行为。 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原告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也是可以按撤诉处理。 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是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法院会进行缺席判决。
原告撤诉的后果:
1、法院裁定准许撤诉或按撤诉处理,都会直接引起终结诉讼程序的法律后果;2、诉讼时效重新开始计算,原告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再次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3、诉讼费用由原告或上诉人负担。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撤诉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宣告判决之前,原告要求撤回其起诉的行为。
4、申请撤诉,即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后,进行宣判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诉的要求。
综上所述,民事案件原告撤诉诉讼终止,被告也就没事了。在人民法院受理原告的起诉并立案之后,宣告判决之前,原告可以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诉。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
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
第一百四十八条
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 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