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扣”和“钮扣”哪个才是正确写法

如题所述

纽扣是正确的。

纽扣 [ niǔ kòu ] 

基本释义:套入纽襻把衣服等扣合起来的小形球状物或片状物。

出处:元 关汉卿 《调风月》第二折:“直到个天昏地黑,不肯更换衣袂;把兔胡解开,纽扣相离。” 

白话译文:直到一个天昏地黑的日子,也不愿意更换衣服;把腰带解开,纽扣解开。

例句:现代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十六章:“﹝他﹞把脖子里的纽扣扣上,风纪扣也扣好。”

扩展资料:

纽扣的起源:

在我国服饰发展史上,纽扣的出现很早。唐代时纽襻扣在圆领袍上就广泛使用,一般都使用三对,是后来衣服使用排扣之滥觞。唐代之后,纽扣的形制更多,明代女性主要使用金属纽扣,清代以后纽扣成为衣服上最主要的系结物。

纽扣的功能:

钮扣不仅能把衣服连接起来,使其严密保温,还可使人仪表整齐。别致的钮扣,还会对衣服起点缀作用。因此,它是服装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即除了实用功能以外,还对服装的造型设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纽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8

应该是纽扣。纽扣,niǔ kòu。在古罗马,最初的纽扣是用来做装饰品的,而系衣服用的是饰针。13世纪,纽扣的作用才与今天相同。

那时,人们已懂得在衣服上开扣眼,这种做法大大提高了纽扣的实用价值。16世纪,纽扣得到了普及。随着快时尚的兴起,纽扣从以前的功能型已经变成现在的创意型。

意指套入纽襻把衣服等扣合起来的小形球状物或片状物。出自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二折:“直到个天昏地黑,不肯更换衣袂;把兔胡解开,纽扣相离。”

白话文是“直到一个天昏地黑,不肯更换衣服袖子;把兔子胡解开,纽扣相分离。”

扩展资料:

一、纽扣的起源:

在我国服饰发展史上,纽扣的出现很早。唐代时纽襻扣在圆领袍上就广泛使用,一般都使用三对,是后来衣服使用排扣之滥觞。

唐代之后,纽扣的形制更多,明代女性主要使用金属纽扣,清代以后纽扣成为衣服上最主要的系结物。

二、区分:

纽扣材料大致分为塑胶类(树脂,塑料),金属钮扣类(铜,铁,合金),天然类(贝壳,木头,椰壳,竹子。各种材料要做成钮扣,工艺都是不一样的。

有些钮扣外观看起来一样,连行业人用眼睛看也不一定能够分得清楚,所以破坏,刮开外衣才能分得清。

纽扣区分塑料钮扣和树脂纽扣,塑料纽扣与树脂纽扣,塑料(含各种塑料)钮扣一般是压铸而成的,所以钮扣边上都会有一条线,这个合模线,有些工厂可能在后续加工中去掉了这条线,但它的份量会比树脂轻些(当然有些特殊塑料会重)。

树脂纽扣是机械雕刻而成,然后抛光,所以表面没有全模线,很光洁。但是它易碎,表面容易划伤,放在开水里会变软。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纽扣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1-13
“纽扣”也好,“钮扣”也罢,说的都是衣服上的扣子。长期以来,这两种用法纠缠不清。老舍在《四世同堂》里用的是金字旁的“钮”:“瑞宣淡淡的一笑,随手又系上了个钮扣”;邓友梅在《那五》中用的是绞丝旁的“纽”:“除去会看病,连钉个纽扣也钉不上去。”《人民日报》多次载文谈环境保护,说一个扣子大小的电池,“可使600吨水受到污染”。同样是这家报纸,同样是这种电池,前面一篇文章用的是“钮扣电池”,后面一篇文章用的是“纽扣电池”。面对着类似的尴尬,国家语委启动了异形词整理工程。专家告诉我们:“纽扣”和“钮扣”是一组全等异形词,从词频统计来看,“纽扣”为55,“钮扣”为10,根据通用性的原则,应以“纽扣”为推荐词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4-30
第一个是正确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