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柳》和曾巩的《咏柳》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柳》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筳,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咏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依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李诗重在抒情,以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表现对秋柳也是对自己的悲叹之情;曾诗重在议论,表达了对倚势猖狂、得志一时的小人的憎恶之情。(“悲叹之情”、“憎恶之情”)
(2)“逐”字用拟人手法,本来是东风吹动柳枝,用一“逐”字,说柳枝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形象更加生动可爱,表现了柳枝的蓬勃生气。(手法,效果);“倚”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突出了小人得志、倚势猖狂的丑态。(手法,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10
李的通读以后给人一种对时间那些他看不惯的诅咒,整篇突出已字,表明快了、末路将近的意思。
曾的是一种气势,表达他本人那种不可一世的感觉,不过最后还是比较谦虚的承认了自己的张狂,不知二字把前面所有的张狂都掩饰咯,让读者也再难对他生出厌恶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