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跟孙子的关系填表的时候怎么填?

如题所述

爷爷跟孙子的关系填表的时候为祖孙关系。祖父、祖母和孙子、孙女或者,外祖父、外祖母和外孙、外孙女的关系。祖孙指一种亲属关系

祖在古代,广义是指所有父辈以上的男性先辈,狭义则是指祖父。祖父又称为“王父”、“大父”、“祖君”。在古代,“公”、“太公”、“翁”也可用来称呼祖父;如今对祖父最常见的称呼是“爷爷”。

扩展资料:

血亲又分为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两种。直系血亲是指有直系关系的亲属,从自身往上数的亲生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均为长辈直系血亲。从自身往下数的亲生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均为晚辈直系血亲,是与自己同一血缘的亲属;而兄弟姐妹、伯伯、叔叔、姨母和侄、甥等这些平辈、长辈、晚辈,都是旁系血亲。

我国现行婚姻法确认的拟制血亲有两类:一是养父母与养子女、养子女与养父母的其他近亲属;二是在事实上形成了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与继子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爷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祖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8
填祖孙关系。
亲属是基于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我国法律所调整的亲属关系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孙子女和外孙子女、儿媳和公婆、女婿和岳父母、以及其他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如伯伯、叔叔、姑母、舅、阿姨、侄子女、甥子女、堂兄弟姊妹、表兄弟姊妹等。亲属不等于家庭成员,有亲属关系的人可能分属于多个不同的家庭;家庭成员并不绝对有亲属关系。
鼻祖:远祖父的父亲称为“鼻祖父”。
远祖:太祖父的父亲称为“远祖父”。
太祖:烈祖父的父亲称为“太祖父”。
烈祖:天祖父的父亲称为“烈祖父”。
天祖:高祖父的父亲称为“天祖父”。
高祖:祖父的祖父称为“高祖父”。祖父的祖母称为“高祖母”。
曾祖:祖父的父亲称为“曾祖父”。祖父的母亲称为“曾祖母”。
祖:父亲的父亲称为“祖父”,口语称“爷爷”。父亲的母亲称为“祖母”,口语称“奶奶”。
父母:父亲的妻子,即生你养你的那个人,称为“母亲”。
自己
子:根据性别分别称为“子”、“女”。子的妻子,称为“媳”;女的丈夫称为“女婿”。
孙:儿子的子女,根据性别分别称为“孙”、“孙女”。孙的妻子称为“孙媳”;孙女的丈夫称为“孙女婿”。
曾孙:孙的子女,根据性别分别称为“曾孙”、“曾孙女”。
玄孙:曾孙子女称为“玄孙”。
来孙:玄孙子女称为“来孙”。
晜孙:来孙子女称为“晜孙”。
仍孙:晜孙子女称为“仍孙”。
云孙:仍孙子女称为“云孙”。
耳孙:云孙子女称为“耳孙”。
同一父母的其他子女,合称为“兄弟姐妹”,又称“同胞兄弟姐妹”。
兄:父母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长者称为“兄”。兄的妻子称为“嫂”。
弟:父母的儿子中,比自己年幼者称为“弟”。弟的妻子称为“弟媳”,或偏口语化称为“婶子”。
姐:父母的女儿中,比自己年长者称为“姐”。姐的丈夫称为“姐夫”。
妹:父母的女儿中,比自己年长者称为“妹”。妹的丈夫称为“妹夫”。
伯父:祖父的儿子中,比父亲年长者称为“伯父”。伯父的妻子称为“伯母”。
叔父:祖父的儿子中,比父亲年幼者称为“叔父”。叔父的妻子称为“叔母”,或偏口语化称为“婶”。
姑母:祖父的女儿称为“姑母”。姑母的丈夫称为“姑丈”。
侄:兄弟的子女,根据性别,分别称为“侄”、“侄女”。
外甥:姐妹的子女,根据性别,分别称为“外甥”、“外甥女”。
第2个回答  2017-10-26

爷爷与孙子是祖孙关系。如果爷爷是个人信息调查表的调查对象,那么孙子与本人关系可以填写孙子。如果孙子是个人信息调查表的调查对象,那么爷爷与本人关系可以填写祖父或者爷爷。

一般来说,在填写一些个人信息调查表的时候,主要就写父母、子女和配偶即可。一般无需填写祖辈和孙辈的亲属关系。

主要亲属关系包含以下:

    配偶关系,称谓包含妻子,丈夫;

    父子关系,称谓包括父亲,儿子;

    父女关系,称谓包括父亲,女儿;

    母子关系,称谓包括母亲,儿子;

    母女关系,称谓包括母亲,女儿。

第3个回答  2017-07-13
爷爷属于祖辈,你是孙子辈。所以应该填写祖孙关系。望采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12-09
1、如果是孙子的表格
关系一栏
填写:祖父
或者
爷爷
都可以
2、如果是爷爷的表格

关系一栏
填写:孙子
就可以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