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佳少年是哪10个?

如题所述

刘妍(北京二中高三学生)
我比较喜欢读人文方面的书,像文学名著、古典诗词等等,这些对提高人的素质和修养大有帮助。我觉得现在的中学生应该多读读中国古典文学方面的经典作品。前一阵儿,我在报纸上知道孔庙为学龄前儿童开办国学课的消息,就感到特别高兴。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可是现在西方文化对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侵蚀却日益严重,好多中学生在吸收外来文化的时候,却忽视了对我们传统文化的继承,这是很可怕的。21世纪,承担建国重任的正是我们这一代中学生,我们要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更要在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所以我也想借这个机会真诚地呼吁中学生朋友们重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向大家推荐一套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古典文学鉴赏丛书”,其中包括对唐诗、宋词和元曲的赏析,挺好的。
即使在压力较大的高三,我也坚持课外阅读。
竺玮(北京三中高三学生)
我一般在假期读大部头的课外书,平时也会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选择像《读者》一类的杂志。读课外书对课内学习非常有帮助。像我们文科生,涉猎面要广,课外阅读可以让我们以一种更轻松的方式积累更多的知识,开阔眼界,开拓思维,所以即使在压力较大的高三,我也坚持课外阅读。另外,读课外书也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我平时就常读一些化学、生物类的科普读物,除了对这方面感兴趣之外,还因为它们能帮我换换脑子,培养理性思维能力。
至于中学生应该读哪些书,我觉得这要因人而异,因为读书毕竟首先要凭兴趣。读感兴趣的书,即使是大部头,读起来也是一种享受;如果没兴趣,就觉得费脑子。不过对文学名著、科学常识我们都要有基本的了解,相关的书一定要读。我向大家推荐《苏菲的世界》,它深入浅出地普及了哲学知识,很值得读一读。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走向成功与成熟》
王阳阳(北京101中学高三学生,已保送北大化学系)
因为对化学很感兴趣,所以我平时爱读一些化学方面的书,也很爱读一些指导人生方向的书,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就是《走向成功与成熟》,它教我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如何以一种成熟的态度面对压力和失败,帮我尽快成熟起来,顺利完成青少年时期的转型。我觉得我们中学生就要多读一些关于人生的书。因为中学阶段是人生观、价值型的时期,这些书可以帮助我们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高三比较忙,我仍然每天坚持读报纸,保持对时事的关注。
应该在读书的过程中努力使自己成长为“文理兼修、知识渊博”的人。
陈聪(房山二中初三学生)
学校订阅的各类中学生杂志我都很喜欢读。这些书能扩大知识面,对写作文也特有帮助,可以学到好多很美的句子。最喜欢读的书要算《中学生》杂志,里面有好多我们中学生自己写的文章,说我们想说的话,特别贴近我们生活。还有《数理化》杂志也很棒。它把相对枯燥的理化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故事形式表达出来,让理化学习变得充满乐趣。
在读书的过程中,从许多老师身上,我深深地感到读书可不能单单局限于某一方面。像我们校刊的主编就是位数学老师,他教数学,但文学方面修养也很高,知识面特别广,我们都很佩服他。各学科都是相通的,读不同门类的书会从多方面提高你的素质,促进你的成长。我们读书要凭兴趣,但更要从多方面培养兴趣。中学生应该在读书的过程中努力使自己成长为“文理兼修、知识渊博”的人。
我不喜欢在读书时“全盘称是”
吴迪(黄村一中初三学生)
我爱读西方文学名著,最喜欢的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从主人公保尔身上我学到了现在好多中学生都欠缺的顽强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平时读的课外书分两类,一类是和课内学习联系比较紧密的,帮我扩大知识面;另一类就以趣味性杂志为主,帮我放松。读课外书时,我记一些好的语言,但我更注意思考作者想要向我们传达一些什么东西。我不喜欢在读书时“全盘称是”,我爱问个“为什么”,真正“寓‘思’于‘读’”。
我们老师很注意在课堂上引发我们的读书兴趣。学课文《分马》时,老师就给我们介绍了好多相关的知识,还帮我们借来《暴风骤雨》和一些关于土改历史的书。我父母平时也会帮我选择一些好书,他们经常会把报纸上一些好文章剪下来推荐给我看。我觉得现在好多中学生缺乏读科普读物的热情,像我平时对这方面就不够重视,所以也想在这儿给大家提个醒,我们在读文学类书籍时,千万不要把科普类书丢在一旁。
和父亲一起畅想在科幻世界里
刘佳(永乐店中学初三学生)
我向大家推荐小说《热爱生命》和杂志《奥秘》。《热爱生命》讲的是一群淘金者淘金的故事,我喜欢这本书是因为它呼唤人们要热爱生命,让我思考究竟什么是人类的生命意志。喜欢上科幻是因为《奥秘》,科幻的世界在《奥秘》中被简单而又丰富地展现在我面前,面对那么多自己所不知道的新奇事儿,那么多人类未曾解开的谜,那么多或者成功或者失败了却仍在向成功迈进的探索,我的世界突然变得那样开阔;而喜欢上《奥秘》是因为深受父亲的影响,是他最先让我接触了这本好杂志,并且陪着我一起翻阅,一起畅想科幻世界,每次一想到我们共看一本《奥秘》时的其乐融融,心里就很骄傲。
课外阅读是高三生活中平衡紧张学习、缓解疲劳的好方法
贾琼(延庆一中高三学生)
面对高考的压力,学理科的我不能任性地看太多的课外书了,但我又觉得课外阅读是高三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平衡紧张学习、缓解疲劳的好方法。我喜欢看哲理性、生活性强的书和文章。我读这些不只是以长知识为目的,更在寻求与作者的共鸣和对话,寻求语感,尽量突破理科学习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避免使自己陷入理科生常有的知识、思维和语言的三重偏科。特别是英语文章的阅读,没有应试做题的限制,没有总结中心思想、判断正误的要求,我就能完全置身于纯粹的英语语境中,感受地道的英语,而这些在中式英语的教学中往往是被忽略的。我觉得很多词感觉就应该那么用,虽然你并不一定能说出这是为什么,可你会觉得那样用才地道,才有一种在说英语的感觉。这样,既能在课外阅读中得到休息,张弛结合,又培养了英语的语感。
每天阅读的好习惯,能保持与新鲜生活的密切接触
李欢(北京50中高三学生)
我的阅读兴趣挺广泛的,古今中外的名著,思想性、艺术性强的报纸和杂志均有涉猎。对我来说,课外阅读不仅是一种积累知识的轻松而有益的途径,更是一种素质的培养,文学修养、语言能力、思维方式等各方面的素质,都在广泛的阅读中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高,而这些还不是目前的课堂教学所能解决的。虽然高三阶段暂时不读大部头的长篇著作了,但是《北京青年报》、《青年文摘》、《读者》这些优秀的报纸和杂志每天都要看一看。每天阅读的好习惯不仅帮我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保持与新鲜生活的密切接触,更使我确保一定的阅读速度和阅读量。我想建议中学生朋友们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并保证一定的阅读速度和阅读量,这是素质教育的一环,也是能够使我们终身受益的可贵品质。
我从不觉得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有冲突
余修远(北京94中学生)
我爱读介绍尖端科学的书,对历史方面尤其是世界史方面的书也十分感兴趣。我最喜欢的书是英文版的《指环王》。作者托尔金用50年时间完成了这套书,也用50年时间创造了一个魔幻而又真实的世界。《指环王》在向我展现这个奇妙世界的同时,也让我深刻地感受了作者的人格魅力、非凡才华和坚韧毅力。这本书语言毫不晦涩,内容又引人入胜,我兴趣高涨地读完它,加强了英语语感,英语水平有了提高。
我从不觉得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有冲突,读课外书能开阔思维,又是一种很有效的舒缓压力、调节心情的方式。师长推荐的好书要读,名著要有所了解,可是有一些西方的名著背景相似,内容又离现实太远,读起来难免枯燥乏味,我们也可以暂时放一放。我给大家推荐《苏菲的世界》和凡尔纳的《地心游记》,在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挑战一下《指环王》英文版。
这些十佳少年在读书的过程中享受了求知和思考的乐趣,涤荡着情感,充实着心灵。希望同龄的你能在他们的读书心得里找到启示,让书香伴你走过花样年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