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有名故事

多多益善 最好是有名的

《史记》人物小故事系列

刘邦记仇

汉高祖刘邦向以豁达大度、虚怀若谷、知人善任而著称于世。

刘邦共有兄弟四人,大哥刘伯早年亡故。
当初刘邦身为平民时,终日游手好闲,贪杯好色,结交了一群地痞混混儿。刘邦时常带这些人到大嫂家吃饭。大嫂非常讨厌这个小叔子。
一次,小叔子又带一群不三不四的人前来蹭饭,大嫂就故意用勺子把锅边刮得很响,假装羹汤吃完了。刘邦的那些哥们儿因而都离去了。刘邦偷偷去查看,发现锅里原来还有羹汤,从此就怨恨上了大嫂。
等到刘邦终于做了皇帝,分封众兄弟亲族,却唯独不封大哥的儿子,太上皇询问原因,这位开国之君振振有词地道:“我并不是忘记封他,因为他的母亲太不像个长辈了。”太上皇一再讲情,刘邦才封大哥之子为“羹颉”侯(颉,就是‘刮’的意思)。

可爱的孔子

大思想家孔子,为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不避艰辛,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奔走游说。

一日来到卫国,寄住在一个名叫蘧伯玉的家中。卫国君主灵公,有个叫南子的美貌夫人,仰慕孔子,想要见他,就派人对孔子说:“各国的君子,凡是想和我们国君交朋友的,一定会拜见我们南子夫人,我们南子夫人也想见见您。”孔子辞谢客套一番,不得已就跟来人去了。
南子夫人坐在葛布帷帐中等待。孔子进门后就叩头行礼,美貌绝伦的南子夫人也在帐中盈盈回拜,行动时,所戴环佩玉器发出叮当撞击的清脆响声,此情此景,令谨尊礼法的孔圣人也不免心中怦然。
事后,孔子再见到弟子们就有些讪讪的,自己解释说:“我本来就不愿意见她,既然迫不得已见了,就得还她以礼嘛。”
子路不爱听,孔子急得发誓:“我假若不对的话,上天一定厌弃我!上天一定厌弃我!”

一天,孔子来到郑国,和弟子们走散了。孔子一个人站在城郭东门,郑国有一个人看见了孔子,就对孔子的学生子贡说;“东门有一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郑国国卿子产,可是腰部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一副狼狈不堪,没精打采的样子,像一条丧家狗。”
子贡与孔子见面后,就把原话如实转述了一遍,孔子大笑道:“他形容我的相貌不一定对,他说我像丧家狗,对极了!对极了!”

一次,孔子路过一个叫蒲的地方,正遇上公叔氏占据蒲地反叛卫国。因为孔子与卫国相亲,蒲人便扣留了孔子。
弟子中有个叫公良孺的,身材高大,才勇兼备,和蒲人打斗在一处,蒲人害怕了,就对孔子说:“如果你发誓不到卫国去,我们就放你们走。”孔子马上发了誓,并和蒲人订立了盟约,蒲人这才放他们出城。
孔子出了城却直奔卫国,子贡说;“与人订了盟约也可以违背吗?”孔子从容笑曰:“在要挟下订立的盟约,在神那里是不算数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19
【传世名篇】
  梁启超指定的史记“十大名篇”分别是:
  “大江东去 楚王流芳”——《项羽本纪》
  “礼贤下士 威服九州”——《信陵君列传》
  “文武双雄 英风伟概”——《廉颇蔺相如列传》
  “功成不居 不屈权贵”——《鲁仲连邹阳列传》
  “旷世奇才 悲凉收场”——《淮阴侯列传》
  “官场显形 栩栩如生”——《魏其武安侯列传》
  “戎马一生 终难封侯”——《李将军列传》
  “汉匈和亲 文化交融”——《匈奴列传》
  “商道货殖 安邦定国”——《货殖列传》
  “史公记史 千古传颂”——《太史公自序》
【传世名句】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史记·滑稽列传》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2个回答  2019-04-01

《史记》,记载了从上古传说到汉武帝时期三千年的历史,包含纸上谈兵、指鹿为马等众多历史故事

第3个回答  2019-07-30

琳琅故事会

详情
    官方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