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春与秋的意象

如题所述

秋的意象古诗词是我国文坛上的两颗璀璨的明珠,不仅在当时大放异彩,就是在现在也依然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因其具有短小精悍易记易诵的特点而广为流传,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爱文为文之人。就其价值,评论家早就有“诗言志”一说,“志”即诗人的思想、追求、情趣,此乃诗之灵魂,吟诗填词均是为了表达作者自己的心志,只是表达方式因人而异罢了。纵观文坛,“眼望苍穹,右手按胸”式的抒情为数甚少,大概是文人较钟情于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吧,诗人词家大多擅长借助各种丰富的意象来映射自己的心情及思想,故而赏析作品多由意象入手。在诸多的意象当中,“秋”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笔者撷取了一些饱含“秋”意的名章佳句,试图从表达效果入手来探求“秋”之意蕴。 今天,人们往往以“金色”缀之于“秋”,它给予人的往往是丰收的企盼。但在古文人眼里,却似乎很少有这份喜悦,有的只是秋风的萧瑟、草木的枯败,一片肃杀的景象。所以当他们需要表达悲伤的心情时往往就会借助“秋”这一透着凉意的意象。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离愁别恨,自古就是诗人词家难以割舍的情怀,因而也是他们常咏的对象。如: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以上两例都是以种种凄凉、冷落的秋天景象衬托和渲染离情别绪,活画出了两幅秋江离别图。  二、叹时  多愁善感似乎是诗人的本性,就是极平常的秋景也时常引发他们对时光易逝的感叹。如: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晚雨未摧宫树,可怜闲叶,犹抱凉蝉。短景归秋,吟思又接愁边。(史达祖《玉蝴蝶》)  草木凋零,落叶归根,好景不再,逝者如斯,排遣不成,凄凉顿生。  三、思乡  漂泊异乡的游子,“离愁渐远渐无穷。”家是他们永远的牵挂。“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即是最直白的诉说。还有马致远的名曲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它借描写旅途中秋天傍晚的景物,烘托出一个萧瑟苍凉的意境,并以小桥流水人家的幽静气氛,反衬出沦落天涯者的彷徨愁苦,道出了多少天涯游子的酸楚啊!又如: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三湘秋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卢纶《晚次鄂州》)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  秋入乡心愁割肠,以上五例均是以秋色来托引乡愁,是悲秋思乡望归的典范。  四、怀人  “睹物”易惹人相思,而古人“目秋”也常常撩拨起对亲故或所敬仰之人的怀恋。如: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韦应物《秋夜寄丘员外》)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赵孟《岳鄂王墓》)  亲友离去之后,形单影只,相伴的唯有落寞与孤寂,加之现于眼前的又是荒凉的秋景,此情此景怎一个“愁”字了得?贾谊、岳飞本是人臣之楷模,却落得个遭贬、被杀的下场,诗人蕴凭吊之情于秋景,深沉而悲凉,字里行间溢出作者无比的痛苦感、不平感,足以催人泪下。  以上四类皆为“悲秋”之作,但“秋”与“悲”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事实上“悲”“喜”本似一个硬币的两面,有“悲”亦应有“喜”,刘禹锡就曾弹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的反调。又如: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辉。(王绩《野望》)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以上各句可谓是喜形于色,展现的是一幅幅优美的秋景图,流露出诗人意欲忘绝尘俗、怀慕隐逸的思想。 春的意象春天,悄悄地来了。地上的冰雪融化了,慢慢浸渗入大地,给万物生长带去了新鲜的血液。阳光也变得暖和,明亮了许多。在这样多彩的季节里,春!给人带来许多美的遐想,美的意境。大地孕育着绿色的开始,人们也在孕育着新一年的希望,看着城市慢慢退却了冬的痕迹。远处的山依然披着银白的霞衣,为这春的开始又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这洁白的霞衣养育了大地生长的万物,也养育了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那就是生命的源泉。 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不免生出许多意念,让自己的心变的柔柔的,想起自己的生活,也想起了远方的朋友。你们都好么?冬雪和寒冷即将从心底退去,而留在心里的那份雪中缘还会深深的留在彼此的心里么?我爱雪!爱雪的纯净,清凉,更爱它悄无声息带给人们那美好的意境。随着季节的流失,它又为孕育新的生命带来丝丝甘露。 爱由此而生。生出许多新鲜与美丽,生命由此变的更加灿烂,绚丽。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一切都将变的多姿多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23
以下是一些春天和秋天的意象:
春天的意象:
* 桃花:象征美人。如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杨柳:常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词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王之涣的《凉州词》中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等。
* 红豆:表达爱情相思。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南州记》称为海红豆,史载:“出南海人家园圃中”。《本草》称其为“相思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 燕子: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燕子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因此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有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的;有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的;有表现时事变迁,抒发离愁别绪的。
秋天的意象:
* 秋空:有秋高气爽的意味,有辽远无际的意味,有清澈明高的意味,有如大海般深邃的意味,有寂寥、孤寒的意味,有落寞、寥落的意味,有风雨欲来的意味,有萧瑟、凄凉的意味,有悲哀、颓废的意味,有清新、明丽的意味,有秋水长天、风景如画的意味。
* 菊花:象征清高、脱俗、隐逸。如黄巢的“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的《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枫叶:象征红火、兴旺、丰收、热情、爱情。如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秋雨:象征哀愁、感伤、怅惘、悲凉。如李商隐的“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以上是一些春天和秋天的意象,它们在古代诗词中经常被用到,通过这些意象,诗人和词人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5-17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