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下九流都有哪些职业?

如题所述

古代下九流职业有很多,可以总结为:一流戏子,二流推,三流王八,四流龟,五剃头,六擦背,七娼,八盗,九吹灰。

具体包括巫师、明娼、暗娼、歌妓、神巫、更夫、剃头、吹鼓手、喇叭匠、戏子、乞丐、卖糖、师爷、衙差、秤手、媒婆、走卒、巫婆、盗贼、小偷、娼妓 ,等等。

1、古代民间把江湖人物划分为上、下九流:

上九流:和尚、道士、画工、郎中、风水先生、算命先生、私塾先生、药铺;

下九流:优伶、婢女、娼妓、乞丐、恶棍、剃头师傅、当铺、灶头厨师、澡堂、木匠。

前九类人之所以进入上流,不是身份多高贵,而是他们与上流社会接触频繁,有点借灯生光了。

2、另一种分法是把社会所有的人都分类,就有上、中、下九流:

上九流: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拐骗,巫婆),盗,窃,娼 。

扩展资料:

古代市井把社会各个阶层按贵贱高低分为九个层次,后来随着社会分工的繁复,又衍生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的说法。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对人的分类方法是封建思想糟粕,即使在古代也只是一种市井文化,并不被主流阶层所推崇。

由于在古代三大传统宗教儒、释(佛)、道称为“三教”,再加上“九流”。就有了“三教九流”的说法。

三教九流,旧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例如。也泛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本是古代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按照等级的不同来审视规范道德行为,化解单一的道德规范引发的潜在社会矛盾,此词本无褒贬。而在古代白话小说中,往往含有贬义。

此外,还有“五行八作”的说法:

五行:车行、船行、店铺行、脚行、衙役行。

八作:金匠、银匠、铜匠、铁匠、锡匠、木匠、瓦匠、石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下九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19
“三教九流”,通常指社会上的各式各样的人物,以及各种学说的门类。
“三教”指的是:儒家、道教和佛教。

“九流”指的是:儒教、道家、法家、名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九流”又分为“上九流”、“中九流”和“下九流”。

“上九流”是: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是:举子、医生、相命、丹青、书生、琴棋、道、僧。

“下九流”是: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巫婆)、盗、窃、娼。

又一说法是:
何谓三教九流
"三教"无疑是指儒教、佛教和道教。对"九流"历来有不同说法。一说"九流"分三等。上"九流"是:一佛祖,二仙,三圣贤,四官,五公卿,六相,七僧,八道,九庄田。中九流是:一评书,二医,三卜筮(算命),四棋(棋师),五丹青(画匠),六仕(兵卒),七横(说客),八义(侠客),九打渔。下九流是:一高台(唱戏),二吹(吹鼓手),三马戏,四剃(剃头),五池子(开澡堂),六搓背,七修(修脚),八配(配种的)九娼妓。
还有一说法,也将"九流"分三等。上九流:一宰相,二尚书,三督抚,四藩臬,五提督,六镇台,七道台,八知府,九知州。中九流:一医,二金(算命),三飘行(测字),四推(推算立法),五琴棋,六书画,七僧人,八道士,九星相(观星相定吉凶)。下九流:一忘八(开妓院),二龟(纵妻卖淫),三优伶(唱戏),四吹(吹鼓手),五大财(耍大把戏),六小财(耍小把戏),七生(理发匠),八盗,九吹灰(卖鸦片)。"三教九流"把人分为若干等,在旧社会,受压迫者多被视作下九流,命运悲惨。

同课本上三教九流说法不一,书上的是:"三教九流"的本意,是指三种宗教和九种学术流派。古代指儒教、道教,释教为"三教";儒、道、墨、法、名、杂、农、阴阳、纵横九家为"九流"。后来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08

最常见的说法说这九种职业是:衙差、梆、时妖(巫婆,拍花子拐骗人口)、打狗、脚夫、高台(也就是唱戏)、吹、马戏、娼妓,到了明清时期,则是“一流戏子二流推,三流王八四流龟,五剃头,六擦背,七娼八盗,九吹灰”。

第3个回答  2013-05-19
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巫婆)、盗、窃、娼
第4个回答  2020-07-16
买豆腐,算命先生,卖冰糖葫芦,江湖艺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