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七段文(议论文)”的资料?

该怎么写,方法?

我们学生应该写什么样的议论文?写这样的议论文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这是我们要讲的主要问题。

-.应该写什么样的议论文

看了一场电影,读了一篇文章,可以谈谈感想;对于进步、理想、志趣。习惯。发扬革命传统、遵守公共秩序。讲文明、讲礼貌等,可以联系实际谈点认识。我们学牛写议论文,应该做到:是非清楚,正误分明,言之有理,有一定说服力。不要只是去照抄报纸,最好多选用一些具体事例,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

二.写议论文应该注意什么

第一个要注意的问题是:要用正确的观点去统率材料。

用观点去统率材料,所用的材料能紧紧围绕观点,这是写议论文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问题。把这个问题处理好,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上努力;

第一,论点要正确、合理。鲜明。

比如,老师让同学们根据下面~段材料写一篇议论文,这材料的大意是:一天,有两个人去买盾牌。一个人站在卖盾人的左边,说:“这盾是金盾。”一个人站在卖盾人的右边,说:“这盾是银盾。”两人争得面红耳赤。这时卖盾人说:“你们两人都说得不对。这盾既不是金盾,也不是银盾,它一面是金的,一面是银的,是个金银盾。”

我们根据这个材料来写议论文,提出的论点怎样才算是正确,合理、鲜明的呢?

有同学这样讲:这说明干什么都要有群众观点。

有同学这样讲:做什么都不要随便下结论,要深思熟虑,想好了再发表意见。

很明显,上边两种提法都是离开了原材料,提得不着边际。

有的同学这样提出论点:这说明看问题不应该看正面,而应该看反面。

试问:我们看问题难道不应该看到正面,只应该看到反面吗?这说法当然不正确。

有的问学这样提出论点:这说明看问题既要看到事情的正面,也要看到事情的反面,不要只看到某一个方面,还要看到其他方面,总之,看问题要全面,不要片面。

这样提出的论点就比较正确、合理、鲜明。

从以上几种提法可以看出,同学们写议论文提出论点时应该注意:从具体情况出发,并已要选用恰当的词句,说难说对。

第二,分析说理要合乎正确的原则。

写议论文分析说理不能不着边际,不能主观臆断。不能认为不论怎么讲都有理。分析说理正确不正确,有~个客观的标准,要从正确的立场观点出发去看问题。

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分析”对不对。

有同学这样“分析”: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人,他们看到别人恭维他就高兴。其实,恭维活有好的,也有坏的,我们只能听好的恭维话。

恭维话就是不好的。它虽然“好听”,却“不好”。所以也就谈不上什么可以去“听

好的恭维话”

这里顺便讲一讲“联系自己的具体体会(或者说是“联系自己的具体事例”)和“联系实际”的问题。

“联系自己的具体事例”和“联系实际”都应该具体、恰当。但它们也有不同:前者侧重在自己的体会,后者则可以是更为广泛的社会上的情况。比方说,老师讲了一个故事:齐宣王好射箭,而且很喜欢别人夸他能拉硬弓。他左右的传臣听了,有意地说一些奉承话来讨好地。明明他只能拉开“三石”(这里读dan,古时候一石为一百二十斤),却有意说他能拉开“九石”。有的还去试着拉弓,拉到中间就故意装出有气无力拉不开的样子,讨好说“您这弓太硬,除了您,谁也拉不开。像我们这样的小人怎么能拉开呢”这样一来,齐宣王到死也以为自己能拉‘九石”,而不知道只能够拉“三石”。像这样的材料,你可以广泛地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却不大好联系自己的“体会”。可是有同学却偏要“联系自己”,说“自己也像齐宣王那样爱听吹捧自己的话”。有同学“联系社会实际”,却又讲得似是而非:“今天社会上还有许多齐宣王式的人物,走后门、请客送礼就是其表现之一。”这些“分析”,都是失之偏颇的,把事情的性质弄混了。

我们应该学会分析。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看问题要全面,要防止片面性、绝对化。

第三,要善于从“小事”论起,但是不要以叙述代替议论。

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不少“小事”;;比如,在汽车上给别的乘客“让座”,不随地吐痰,不说脏话,这些看起来都是“小事”,但是找们写作文应该学会“借题发挥”。“小题大作”。有同学写这样的作文卜电影院敞〕*入场的启示人《发扬一厘钱精神》、《说脏话不文明》该怎样处理议论文中的“叙事’”和“议论’”的关系呢?不应该仅仅就事论事而不展开议论,也不应该只去叙述事例的详细过程而不作分析议论。比方说,议论学习必须刻苦时用大部分篇幅去讲杨乐、张广厚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故事就没有必要了。“就事论事”和“以叙代议”,都是不好的。

要明确你所要“叙”的事.可能是作为“引子”以引出论点,也叶能是作为事实论据以证明论点。“叙”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去“议”。

“叙事”要围绕中心思想,既要概括,又要有一些具体内容。那些人所共知的事情就不要不点其详地去讲。而那些足以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的事则要作为重点写清楚,以便阐发开去,讲清道理。

第四,要以及服人。

议论文就要以理服人。要做到言之有据,不但要说清“是这样”,更要说清“为什么是这样”。因此,做到“以理服人”就应该:

要“少而精”,不要“多而杂”。你所摆的事实,你所讲的道理,应该中肯。不能以

为说得越多就一定越充分,不能“以多取胜”,应该防止堆砌词句,罗列现象。

要有针对性。这就是要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发议论。讲正面论点,不能“节外生枝,打横炮”;反驳错误论点,更应该针对其谬误所在去批驳,不能讲与之无关的话。“互不相干”,“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是驳不倒对方的。

要讲清‘为什么”,不要只是去扣大帽子。特别是指出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时更应该注意这一点。比如,写《随地吐痰要不得》这篇作文,有同学说:“随地吐痰对吗?当然不对!随地吐痰的行为很不文明,发展下去,就会堕落成为犯罪分子。”这话就说得过分了。

写议论又要注意用观点统率材料的问题就讲到这里。

第二个要注意的问题是:层次。条理要清楚。第一,要围绕中心去逐层论述。

最重要的是要‘对清先后主次”;;要弄清哪些该先说,哪些该后说,哪些为主,哪些为次,哪些要多说,说得详细一些,哪些要少说,说得简括一些。这里的关键是要围绕中心。比较常用的方法是:论点在完,分析议论随后,以作出结论收尾。其中分析议论的部分,是先摆事实还是后摆事实,是先讲道理还是后讲道理,就要看具体情况和作者本人的写作习惯而定了。

第二,要按照议论文本身的规律去安排内容。

一篇议论文,一般都包括三个部分,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开头部分,一般都用来提出问题,完成“提出论点”的任务。这一部分要说清这篇作文所说的“是什么”。

中间部分,一般都占较长的篇幅,分为好几个段落,是这篇作文的“重心”。这个部分应该用来“分析问题”。提出充分的论据(或者摆事实,或者讲道理),去论证论点的任务,主要是在这一部分完成。这一部分要说清这篇作文“为什么”要这样讲。

结尾部分(或者叫“结束部分”),主要是用来完成“解决问题”的任务。具体的方式有:做出结论;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这一部分是要说清这篇作文要告诉人们“怎么办”。

可以这样说:一篇议论文的安排方式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者说是:“论点——论据——结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第三个要注意的问题是:议论文的语言要准确、简洁、具体。

辨别词义要严格,用词必须没有歧义,不能词不达意、模棱两可。

要简洁顺畅,恰如其分。

要讲究辞素文采,把抽象的道理讲得具体、形象,生动而有风趣。

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句式。用长句,缜密无漏洞;用短句,干净利索。肯定的说法,可以改用双重否定的句式;该直陈其事时用点设问句、反问句。这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情色彩;

此外,议论文也可以适当地采用一些记叙、说明。抒情、描写的手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18
议论文阅读知识

一、议论文的含义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一种文体。它不同于记叙文以形象生动的记叙来表达作者的感情,也不同于说明文侧重介绍或解释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总之,议论文是以理服人,记叙文是以情感人,说明文是以知授人。

二、议论文的分类

按论证方式分,议论文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以树立一个正面观点为主的议论文是立论文;以批驳一个错误的、片面的或反动的观点为主的议论文是驳论文。一篇议论文常常将立论和驳论结合在一起,立中有破或破中有立。如《发问的精神》这篇文章,作者既提出了一个正面观点:“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同时,又这叫立中有破。又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作者在批驳了错误的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同时,也树立了一个正面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售力的中国人在”。纯粹的驳论文少见。

三、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

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

(一)关于论点

1、什么是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只有准确把握文章的论点,才能了解文章中提出的见解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2、论点与论题

论点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是明确的判断,在形式上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论点不能是疑问句或一个短语,不能使用比喻句。

论题,即议论文中要论证的对象或范围。如《想和做》,这篇文章的题目就点出了它所要议论的论题,有的文章在开头引入论题,如《发问的精神》。

3、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

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文章还围绕一个中心论点提出几 个分论点,分论点是中心论点的一个方面,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是从属于中心论点的。例子如,《怀疑与学问》这篇文章,作者先提出了一个中心论点——学则须疑,然后提出了两个分论点——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4、中心论点的位置

(1)文章的标题 如《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

(2)文章的开头 如《谈骨气》、《怀疑与学问》

(3)文章的结尾 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文章的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如《想和做》

(5)论点表述不集中,需概括。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方法可循: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将文中各部分的内容进行整理,找出集中议论的内容,抽取文章核心,依据论题和论据,参考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如《论求知》

★【明确中心论点的位置,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找出论点。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较,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

5、提出论点的方法

(1)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2)文章的开头直接提出中心论点 如《谈骨气》,开篇提出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3)文章的结尾归纳总结出中心论点 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结尾得出中心论点: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列举生活现象引出中心论点 如《想和做》,列举了生活中只做不想,只想不做的现象,分析其不足,然后得出中心论点: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

(5)列举生活实例或引用故事、童话、寓言等引出中心论点 如《哨子》、《灰姑娘的时钟》

(6)引用名言、警句提出中心论点 如《怀疑与学问》,开篇的名言既是论点,又是论据。

★仿照原文中表述论点(分论点)的句式,提出自己的一个观点:

1、回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再根据阅读文章的启示获取独特体验,最后用规定的句式表述出来,并构成一个论点(分论点)。

2、这种题目既考查联想能力,又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还考查把握分论点与中心论点关系的能力。

(二)关于论据

1、什么是论据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理由和根据)

2、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论点与论据是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

★分析论据与论点的关系:

答题方式:这里所列举的……属(事实或道理)论据,是为了从(正面或反面)证明……(论点),典型、有代表性、有说服力。

3、论据的类型

(1)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及统计数字。

(2)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它的正确性为人们所公认的名人名言、俗语谚语、自然科学道理、公式定律等。道理论据可直接引用,也可间接引用。

★应该注意:

A、无论是道理论据,还是事实论据,它都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一篇文章中,而是通过一些议论性的语言将它与中心论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运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的时候,不能只堆砌事实,形成论点加例子的形式,应该在叙述事例之后,对事例加以分析,揭示这个事例与论点的关系,以理服人。在使用道理进行论证的时候,不可空发议论,要注意联系实际。

B、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论据的内容。

C、能分析论据的典型、有代表性、有说服力。

D、能围绕中心论点另举论据。

(三)关于论证

1、什么是论证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

2、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

(1)事实论证(举例论证),即通过典型的、富有代表性的事例或史实来证明中心论点的过程或方法。这种论证方法的好处是以事实为根据,具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是用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谚语俗语以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来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此外,作者直接对论点进行说明,也属于道理论证。由于道理论证中的道理论据是经实践检验了的真理、名言等,故道理论证同样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3)对比论证,又叫正反论证,是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加以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论证方法的好处是通过对比是非好坏,一目了然,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清楚明白,能很好地证明中心论点。(4)比喻论证 就是运用人们所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论证方法能生动、形象地证明中心论点。

3、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答题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好处)。

四、议论文的结构

议论文的整体结构大体可分为三部分,即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是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

▲提出问题(引论),文章开头部分,引出文章要论述的问题;

▲分析问题(本论),是议论文的主体部分,即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部分;

▲解决问题(结论),即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部分。

这种结构,又可分为逐层深入的“纵式”和并列展开的“横式”。由此派生出来的有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等,应认真加以区别。分析结构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议论文的内容,更好地把握议论文的三要素。

五、议论文的语言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作者的见解主张需要严密的推理和论证,这就需要准确、严密、富有概括力的语言来表达。

分析体会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概括性,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注意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词语,分析其作用,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2、要留意关联词语,理清句子之间形成的逻辑关系;

3、注意修饰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4、注意作用鲜明的带有感情色彩的语言;

5、抓修辞手法,如运用比喻、排比、反问、设问、反语等,阅读时,也应仔细地体味语言的生动性;

6、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领会其逻辑的严密性;

7、文章中的举例论证,应认真分析概括性叙述语言以及叙例之后的必要阐述。

六、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

1、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

2、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

3、格式:人物+事例+结果+简短评价

六、批驳错误论点的方法

分析驳论文,要善于寻找作者批驳错误观点的突破口,所谓“突破口”就是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找准了它,实际上也就是找到批驳错误论点的方法。常见的批驳方法的:

1、驳论点:直接指出对方论点的谎谬

2、驳论据:指出对方论据不实,难以置信

3、驳论证:指出对方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错误
第2个回答  2023-05-18

七段文是一种常用于中学生写作的结构形式。它一般由开头段(引出话题)、角度段(谈论问题的角度)、承接段(继续讨论问题)、分析段(分析问题)、吐槽段(发表个人的看法和意见)、过渡段(引出下一段内容)和结尾段(总结观点)组成。 以下是七段文的写作步骤:1. 确定话题并开头。选择合适的话题,并在开头段引出话题。一般可以用引人入胜的句子来引起读者的注意,进而展开讨论。2. 角度段。在角度段中,谈论问题的角度。这一段要让读者清楚地知道你要讨论的问题的方向和重点。3. 承接段。在承接段中,继续讨论问题,进一步描述或展示你的论点。这段需要在上与角度段相呼应,以保持文章的连贯性。4. 分析段。在分析段中,给出更深入的分析。在这一段中,可以引出相关的背景、数据及证据,来进一步证实你的观点。5. 吐槽段。在吐槽段中,你可以表达你的个人观点和看法,或对现象及事件进行批评、赞美或感慨等。6. 过渡段。在过渡段中,与下段落进行衔接,为下面的内容打下铺垫,同时也可以帮助读者清晰地理解文章顺序。7. 结尾段。在结尾段中,总结你的观点和看法。这一段可以用引人入胜的句子总结,来引导读者把文章看完之后自己得出结论。总之,七段文的特点是逻辑清晰、观点鲜明、结构简单,是中学生写作常用的结构形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