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对心理变态是怎么解释的

如题所述

所谓变态,是焦虑转移的一种方式,也就是将焦虑以一种超乎常态的形式加以表现出来。

例如,有这样一则心理游戏: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女生,她出席在她妈妈的葬礼上,不经意地她注意到一位也来参加葬礼但不认识的男性,女主角便对那位男性一见钟情,因为那男的是女主角喜欢的类型!过了几天,没想到女主角竟然杀了她的姊姊!警察盘问她为何杀她姊姊的原因,结果她语出惊人。想一想,为什么这位女主角要杀了她自己的姊姊,动机到底为何呢?

这是一则从网络上看来的心理测验,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们研究出来的。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她的动机是因为她姊姊跟那位男子有关系,是情侣啦,她忌妒啦,等等,不外乎是这种答案。但是你知道吗?这个心理游戏给很多变态杀人魔做过测验,而他们的回答都是“因为女主角还想再见到那位她心仪的男子”,也就是因为女主角还想再看到那位男子,而女主角认为只有在葬礼上,而且是自己亲人的葬礼上,才能再见他一面。很惊人的答案,是吧?这,便是变态的典型例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23
在心理学上,对心理是这样划分的,二分法:人的心理分为正常心理和不正常心理,不正常心理即所谓的变态心理.它的处理和解决仅用心理学的方法是不够的,要求助于药物治疗,一般这是心理治疗师的职责.正常心理分为健康心理和不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的处理和解决,一般是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的,一般是心理咨询师的职责,它的解决不能使用药物.这是与变太心理也就是不正常心理处理的中一个显著区别.按照三分法:人的心理分为健康心理\不健康心理和变态心理三类.
第2个回答  2013-12-23
局部瘤信息状态人的思维规律是这样的,它有四种表现形式,它是建立有以——“整体-整体、整体-局部、局部-整体与局部瘤(局部-局部)信息状态”为基础上,逐步通过其四则串联、并联的方式在强大的人脑中有机组合起来形成的完整的思维规律网,并在一定阶段形成思维定适(不说定势)思想轨迹发展更新中,形成各种各样逻辑组合。这就是人的思维规律。只要想问题不用局部瘤信息状态想那就会很好简单地说,以整体观(整体-整体、整体-局部、局部-整体信息状态)为思维核心形成的思想就是健康的、向上的、积极的,例如:亲情友情爱情爱国情,信仰,理想,集体意识等等。而以局部观(局部瘤信息状态)为思维轴心的思想就是消极的,当然不都是不合理的。例如:不良信息,不必要的自寻烦恼
第3个回答  2021-05-0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