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为什么讨厌阿长

如题所述

“讨厌”是儿时的心理,鲁迅在具体描写中却流露着同情与怀念。鲁迅透露了阿长的身世,就表明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她的管教很不适合儿童的心理,但心是好的。她青年守寡,非常不幸,出来做女工,没有别的奢望,但求“顺顺流流”。鲁迅在具体的描写中饱含同情。

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扩展资料:

《朝花夕拾》创作从1926年2月开始,到11月结束。后又在1927年7月11日写了《后记》。《朝花夕拾》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1927年7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1928年9月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

于1928年9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1929年2月再版。1932年9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书的封面为陶元庆所绘。 《朝花夕拾》一共收入了十篇作品。

其中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的刻板虚伪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朝花夕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2

阿长她睡相不好、喜欢切切察察,而且还踩踏死鲁迅喜爱的隐鼠,这些都使鲁迅对她感到厌烦。

但是当她真诚善良的一面表现出来时,如送给鲁迅心心念念的《山海经》,鲁迅不禁心生敬意和感激。阿长是封建社会下一个典型的农村劳动妇女,她粗壮耐劳,真诚善良。

扩展资料:

阿长在第一篇《狗·猫·鼠》中的出现,就是一个让人讨厌的角色。她先是骗鲁迅说:“隐鼠是昨天晚上被猫吃去了!”让鲁迅对猫充满了仇恨。后来,鲁迅竟然得知:“那隐鼠其实并非被猫所害,倒是它缘着长妈妈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踏死了。”

以至于第二篇《阿长与<山海经>》一上来,鲁迅就憎恶地叫她“阿长”。接着又写她名字由来的随意和随便,显示出她的卑微和不被人尊重。又用大量的篇幅写她有爱讲闲话,睡觉摆“大”字,给“我”定诸多要遵守的规矩等,这些都是让鲁迅讨厌又麻烦的,却也把一个底层女性的形象真实又丰满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在阿长绘声绘色讲“长毛”的一段,鲁迅以孩子的视角表现阿长的“严肃”,体现出她“迷信”背后的自信与自豪,也有鲁迅对她的敬畏。特别是鲁迅借阿长的嘴来说,长毛不仅限于太平天国军,还有后来一切土匪强盗都在内,把自己的体会也融入了阿长的感受,使他和阿长的距离越来越近,情感也越来越近。

阿长终于为鲁迅做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趁告假回家的功夫,为“我”买来了“有画儿的‘三哼经’”。至此,这个淳朴、善良、慈爱、温厚的底层妇女形象,得到了最完美的建构。加之在《五猖会》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出现,共同构成了一个立体的阿长,一个让鲁迅念念不忘的阿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6-17
其实鲁迅很爱阿长的,你不信的话我讲给你听。。。。。谋死隐鼠,切切擦擦,床中间摆“大"字,元旦恭喜福橘,规矩繁多,如果说这些就是阿长令人讨厌的地方,那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些全部都是鲁迅对一个已故的亲人最真切的怀念! 我们知道鲁迅笔下的人物,多数人的灵魂被封建制度仁义道德吃掉了。祥林嫂,阿Q,孔乙己,闰土,没有一个敢于像阿长般去违背主人的意志,没有一个有阿长般鲜明的个性。鲁迅最擅长的人物刻画,“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在阿长的身上得到了验证。 谋死隐鼠,小孩子怎能随便玩这些?"切切嚓嚓",这不正是一般女人特征吗?床中间摆“大"字,劳动人民的习惯,也说明阿长存有不受拘束的个性。说恭喜,吃福橘,是喜欢孩子的母性的流露,也是为来年祈福的心理渴望。 阿长是一个保存了淳朴天性的可爱女人。不在乎自己的名字好是否被人记得,一心一意对人好,“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哪一个爱孩子的女人不是这样呢?主人对她的暗示提醒似乎是不起作用的,"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吧?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吧?"没有敏感的神经,也就不去多想言外之意。”她不开口。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看见仍然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这个细节不正是阿长招牌动作吗? 阿长还是一个少有的勇士。城墙上裸身站立,来堵城外的大炮.也算是颇有历险的能耐. 阿长更是一个最体谅少年鲁迅精神生活的人。鲁迅念念不忘<山海经>,不好意思问叔祖要,别人不肯真实回答小孩子的话,自己去买也不成,只有阿长,这个没有文化,连书名都差点说错的妇女,居然将有画的<山海经>买来了! "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是专门告假回家去买的,四五天,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很高兴."到这里,一个爱鲁迅超过爱自己的母亲形象突显出来了! 阿长是最无私的母亲!她是辞了人世三十年后,还能被鲁迅回忆起来的人,而这样的人,在鲁迅的生命中,怕也不多的.因此,她是不朽的母亲-----虽然只是一个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被人知道的保姆,但还是被叫做"长妈妈"的,并且,这份深情将永远不朽!"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鲁迅发出的这一声呼喊,可谓震天撼地!参考资料: http://forum.book.sina.com.cn/thread-1981720-1-1.html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因为阿长睡觉成大字形,严加管理他,不过后来鲁迅并不讨厌她,因为她回家给她带书,我凭记忆写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6-17
.“憎恶”“讨厌”是儿时的心理,鲁迅在具体描写中却流露着同情与怀念。鲁迅透露了阿长的身世,就表明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她的管教很不适合儿童的心理,但心是好的。她青年守寡,非常不幸,出来做女工,没有别的奢望,但求“顺顺流流”。鲁迅在具体的描写中饱含同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