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 "唵嘛呢叭咪吽"怎么读

佛教的 "唵嘛呢叭咪吽"怎么读? 是克鬼的吗?

六字真言的读音:唵(ōng)、嘛(ma)、呢(nī)、叭(bēi)、咪(mēi)、吽(hōng)

发音须知

唵:(ōng 嗡)ōm 是正确读音,OM=AUM,最后要闭唇。

嘛:(mā)舌尖微向下卷,双唇先闭后开,发爆破音。

呢:(ņī)是卷舌音,发音时舌尖要上翘顶上腭,然后放开发ņī音。

叭:(bēi)后有一个辅音d,在汉语和藏语里都被省略了。可读成bēi de,de轻而短,一带而过。

咪:(mēi)其它写法有[口+弥]、[口+迷]等。要读mēi,不能读成 mī。

吽:(hōng),也有书注音为(hòng)。发一声、四声都可以。

从字面上解释,六字真言只是一句感叹语句“如意宝啊,莲花哟!”只是表现出赞美观音、憧憬幸福的心情。

经典上说“但取其声,不取其义”,这才是学习六字真言的正确法门,每一个字都代表观音菩萨的微妙本心,不可用世俗之智去分解。

扩展资料:

“唵”表示“佛部心”,念此字时要身、口、意与佛成为一体,才能获得成就。

“嘛、呢”二字的意思是“如意宝”,表示“宝部心”,又叫嘛呢宝。

“叭、咪”二字,意思是“莲花”,表示“莲花部心”,比喻佛法像莲花一样纯洁。

“吽”表示“金刚部心”,是祈愿成就的意思,即必须依靠佛的力量才成达到“正觉”成就一切、普度众生、最后成佛的境界。藏传佛教将这六字视为一切根源,循环往复念诵,即能消灾积德、功德圆满。

参考资料:六字真言—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6-13
唵嘛呢叭咪吽的读音是 ōng má ní bā mī hōng,是六字大明咒,有多种用途,克鬼只是其一。若持诵六字大明咒,可以回遮并寂灭世间邪魔之损害。(嗡嘛呢叭咪吽)中,嗡字,能回遮并寂灭天魔之损害;嘛字,能回遮并寂灭鬼女之损害;呢字,能回遮并寂灭邪王之损害;叭字,能回遮并寂灭土地神之损害;咪字,能回遮并寂灭魔与死魔之损害;吽字,能回遮并寂灭鸠槃荼与罗睺之损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2-16
六字读音:唵(ōng)嘛(ma)呢(nī)叭(bēi)𠺗(mēi)吽( hōng)。

释义:唵(ōng)嘛(ma)呢(nī)叭(bēi)𠺗(mēi)吽( hōng)为六字大明咒,又称六字大明陀罗尼、六字箴言、六字真言、嘛呢咒,是观世音菩萨心咒,源于梵文中,此咒含有诸佛无尽的加持与慈悲,是诸佛慈悲和智慧的音声显现,六字大明咒是“嗡啊吽”三字的扩展,其内涵异常丰富,奥妙无穷,蕴藏了宇宙中的大能力、大智慧、大慈悲。此咒即是观世音菩萨的微妙本心,常诵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和利益。

明咒介绍: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梵文罗马拼音为:oṃ maṇi padme hūṃ 。《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卷四》中音译为“ 唵,么抳,钵讷铭,吽”。是诸佛慈悲智慧的音声显现,其中涵摄了佛所教授八万四千法门的精义。在众多不同的咒语中,如明咒、陀罗尼咒、密咒,没有一个比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更殊胜,持诵这个咒语的大利益,在佛经和密续中一再被提及。据说只持诵六字大明咒一遍,就等于诵念了佛陀所传的十二分教,持诵六字大明咒圆满了菩萨的六度,并能稳固地杜绝任何投生六道的可能性。如果你把六字大明咒当作快乐与痛苦时的皈依处,那么观世音菩萨将一直与你同在,你将不假造作地愈来愈虔诚,自然升起对大乘之道的所有了悟。总而言之,六字大明咒之功德,就是以佛之智慧来讲,亦穷劫难尽。若以现在藏经所载功德来讲亦要讲三年方能讲完。又大悲咒是观音菩萨长咒,六字大明咒是观音菩萨心咒,亦为大悲咒之心咒。

象征意义:观世音菩萨心咒的第一个字“唵”,象征五智,是一个吉祥的字,大多数的咒都由“唵”字开头。“嘛呢”的意思是宝,“叭咪”代表莲花,“吽”字则是宣说、迎请观世音菩萨的遍知。全咒可译为:“您,莲花宝,赐予一切的遍知。” 透过六字大明咒的不断持诵,你忆念并迎请观世音菩萨的无尽功德,彷佛从遥远之处呼唤他,而他则会任运地示现慈悲来响应,并圆满你的一切愿望。

总而言之,念 唵(ōng )嘛(ma)呢(nī)叭(bēi)𠺗(mēi)吽( hōng)能够清除贪、瞋、痴、傲慢、嫉妒以及吝啬这六种烦恼,堵塞六道之门,超脱六道轮回,往生净土而证菩提。虽然六字大明咒只是简短的六字咒语,但是它却包括了所有的深奥的佛理,它也集中了全部佛法的精髓。如果凡夫的众生要在此生听闻理解和修持所有一切的佛法,那是很难的,但是这一切都归纳在六字大明咒里面,只要我们一心一意的去修持念诵六字大明咒,它将利益到我们自己和一切众生。
第3个回答  2013-11-08
唵(ōng)嘛(má)呢(ní)叭(bā)咪(mī)吽(hōng) 保持身心清静.多念念阿弥陀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11-08
不是 是养身练正气的 常读此诀 调身理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