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子向襄子求学的案例,谈谈修法与修德?

如题所述

孔子师襄子学琴,孔子通过反复练习,掌握了情谊的精髓,可以做到弹琴时,可以与琴的作者心志合一的境界。够体会到作者做曲子时的心情和他的相貌,他的胸怀,他的志向。为什么他能够体会到这种境界呢?因为他的心是平静的。孔子学琴不是浅尝辄止的,而是端正心态内心平和精益求精。专心致志,人曲合一。从而豁然贯通。使得心有所得。而是修法就是内心平静。所有的修行都是从新开始的,修身修心是合一的。修心以后就能够修德,因为心平静,德行自然显现,你做的每一样事情都是德行的显现,所以所有的修行都是从修心开始的。儒家的修法也是一样,从格物致知到修身治国平天下,都是从心性上入手。不管是修法还是修德,都是从修心开始。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 伊索
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 柏格森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
虚伪永远不能凭借它生长在权利中而变成真实。 泰戈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06
孔子师襄子学琴,孔子通过反复练习,掌握了情谊的精髓,可以做到弹琴时,可以与琴的作者心志合一的境界。够体会到作者做曲子时的心情和他的相貌,他的胸怀,他的志向。为什么他能够体会到这种境界呢?因为他的心是平静的。孔子学琴不是浅尝辄止的,而是端正心态内心平和精益求精。专心致志,人曲合一。从而豁然贯通。使得心有所得。而是修法就是内心平静。所有的修行都是从新开始的,修身修心是合一的。修心以后就能够修德,因为心平静,德行自然显现,你做的每一样事情都是德行的显现,所以所有的修行都是从修心开始的。儒家的修法也是一样,从格物致知到修身治国平天下,都是从心性上入手。不管是修法还是修德,都是从修心开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05
我觉得修法和修德也要和孔子对待学习、对待事物一样刨根问底,不知其最后的真理不罢休。
第3个回答  2019-12-05
感觉很好感觉很好感觉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