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诸葛亮多次火攻,为何唯独火烧藤甲兵后,他说必损阳寿?

如题所述

诸葛亮自出山相助刘备后,征战一生当中多次使用火功制敌。唯独南征孟获对战藤甲兵时使用火功后,诸葛亮非常自责、悔恨,并称必损阳寿。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先看对付曹操的几次火功。原则不一样的就是:第一,曹操极善用兵,第二诸葛亮助刘备匡扶汉室,而曹操在他们眼里就是汉贼,对付曹操是顺应天命,替天行道,光复汉室,所以无论怎么对付都不算过分。

     再就看藤甲兵,首先看一下藤甲本身就惧火,而且好像还抹了油的藤甲,着火基本上就扑不灭了,所以人会死的是非常惨。诸葛亮用火攻杀人太多,太残忍自然心中忏悔,毕竟南蛮属少数民族,而且诸葛亮意南征的本意是和平收服,并非武力解决,南蛮之人多未开化,不懂谋略,诸葛亮对付他们易如反掌,所以诸葛亮心有不忍。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诸葛亮的火烧藤甲兵违背了五行相生相克(火克金,金克木,而藤甲属木,本是木生火的五行相生之道,诸葛亮火烧藤甲兵成了火克木,违背五行相生相克)

    自然元素中尤其是火,诸葛亮用的出神入化,诸葛亮出山首战,火烧博望坡,烧的夏侯惇大败,不知所措。后又吴蜀联盟,火烧赤壁,曹操八十万大军全线崩溃,匆匆逃回北方,此后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后来诸葛亮北伐,遇强劲对手司马懿,诸葛亮又火烧上方谷,大挫司马懿。可以说诸葛亮火攻之下死伤无数,只有一战,也是用火,但诸葛亮却道:必损阳寿。是那一战

但总的来讲还是蜀汉的兵丁。而三万青壮兵甲,对于蜀汉实在不是一个小数目。所以诸葛亮觉得不义,会损阳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诸葛亮一生一共用了五次火攻,第一次是在刚出茅庐不久,面对夏侯惇的追击,诸葛亮用了第一把火,烧的夏侯惇丢盔弃甲,第二把火是在新野之时,夏侯惇战败,曹仁引兵来追,见城门大开,便率军进城驻扎,结果半夜时分被诸葛亮放了一把大火,曹仁惨败而逃,第三把大火就是在赤壁之战时,虽说放火的是周瑜,不过如果没有诸葛亮借来东风,可能就没有周瑜的那把大火。

多次火攻,遥想博望新野前后二十多万兵,赤壁之战更是有八十三万。这么多兵,火烧起来诸葛亮都毫无惧色,但唯独火烧藤甲兵时,却露怯。感慨道“必损阳寿”。这是什么原因?

在诸葛亮南征孟获时,孟获的藤甲兵曾让诸葛亮十分头疼,孟获的藤甲兵不怕刀枪,不怕水,不怕刀砍剑刺,为了取胜,诸葛亮无奈之下只得使用火攻,然而藤甲本身就极易燃烧,一旦着火,士兵必死无疑,在其他几次火攻中,虽然士兵被烧,然而却有幸存的可能,但是藤甲兵一旦着火,就无半点生还可能,相比其他战死的士兵,这种方式无疑更加痛苦,古人认为做了坏事就会折损阳寿,尤其是做了一些十分残忍的事,而诸葛亮虽然赢得了这场战争,但是诸葛亮也深知自己的手段太过残忍,于是才会感叹必损阳寿。

其次,前面几把火,烧的是曹军。曹操乃汉贼,诸葛亮这是在匡扶汉室,火是正义之火。但,火烧藤甲兵,属于蜀国内战,烧死的却是蜀国之人(归附,即为蜀人)。总体而言,符合《三国演义》所表现的主旨。

再者,衬托诸葛亮的个人形象,所以待诸葛亮向众将和盘托出自己刚刚的计谋时,诸将拜伏,皆道:丞相天机,鬼神莫测也。诸葛亮之所以出此计谋,都是为了社稷,这不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吗?

第2个回答  2019-11-01

三国演义中,虽然诸葛亮机智多谋,但他擅长的却是火攻,而他也曾在多次战役中使用火攻来对敌,遥想赤壁之战的八十三万兵,这么多的兵,诸葛亮烧起来都面无表情,但在火烧藤甲兵的时候却感慨道”必损阳寿“这是为什么呢?

诸葛亮第一次使用火攻的时候是面对夏侯惇的追击,当时是刚出茅庐不久,两军还未交战,刘备就拔营南逃,在逃跑的时候直接一把火就把追兵烧的丢盔卸甲,而第二次使用火攻是在新野之时,夏侯惇大败,曹仁带兵来追,看见城门大开,便率领着士兵进城安营扎寨,结果被诸葛亮一把大火烧得狼狈逃窜,第三次使用的时候是在赤壁之战时,虽然说放火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周瑜,但如果没有诸葛亮借来的东风那也放不出那么大的火,所以说也算是诸葛亮放的,而第四次火攻就是这次的南征孟获。

 由此可见,与前三次的情况不同,前三次都是在对敌的时候使用的火攻,打的都是敌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而这一次却是内战,死的都是蜀国人,而且前几次士兵穿的都是不会着火的铠甲,就算着火了,也能很快的灭掉,唯有这次不同,士兵穿的是藤甲,一旦着火就会一发不可收拾,灭不了火,几率很小,所以也就代表着这次的伤亡十分严重。

更何况,古人认为做了坏事会必损阳寿所以诸葛亮在最后会非常自责、悔恨并说出”必损阳寿“这四个字。

第3个回答  2019-11-01

       要说起这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就是不得不让人想起那足智多谋,聪明过人的诸葛亮了。在三国中,他的本事啊那是被描写的料事如神、出神入化、只手遮天、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就像一个神人一样。

       除了擅长计谋他还会那些个奇门遁甲,例如借东风,撒豆成兵,借命等等。只要拿起扇子轻轻一扇,不管是什么困难都能被一一化解。但是,熟读三国,我们就会发现,诸葛亮之所以能做到这些,那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就比如“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件事吧,导致了诸葛亮在火烧上方谷时,下了大雨。借命失败后,就立即死亡了,甚至七擒孟获,火烧藤甲兵的时候,还觉得自己要折寿。

       在三国的第九十四回中,诸葛亮率领军队平顶了南蛮,而且用自己的智慧六擒孟获。但是孟获不愿意屈服,在第六次被放走后,他向乌戈国国主借藤甲军,并说刀枪不入。魏延引兵对抗,无奈刀砍和枪刺都不能将其制服,大败而走。但这怎么难得住诸葛亮呢,为了破地,想出一计,让魏延在半个月之内,连输十五次,丢了七个营寨,为的就是将三万藤甲军烧死。

       诸葛亮看到这一幕,感慨道: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唉!为何会有这样的感慨呢,每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是因为诸葛亮烧死了三万人,罪孽深重。还有人认为:诸葛亮晚年,看见死伤惨重,总是感慨损失阳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11-01

       对于三国演义这篇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东汉末年汉、魏、吴因政治和军事斗争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可谓是人才辈出,其中有一位人物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说到诸葛亮,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当初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都没能让其出山,最后还是被刘备的决心感动才出山,

        自诸葛亮辅佐刘备以来,经历过很多战争,如大家比较熟悉的《赤壁之战》、《草船借箭》、《空城计》等等一系列著名的战争。


        这次要讲的《火烧藤甲兵》,故事主要讲的是,诸葛亮南征到邛都,那里的首领孟获打不过诸葛亮,便逃到了山洞,但又因为士兵的盔甲战败后都丢到了山洞里,所以就向兀突骨借了三万藤甲兵,藤甲是油侵之物,怕火不怕水所以诸葛亮就设计半个月内连败15次,丢掉7个军营,让孟获掉以轻心,最后在盘蛇谷让诸葛亮火攻烧死三万藤甲兵,活捉孟获。

    

       但为什么诸葛亮用火攻打过这么多战争,却在此次战争说会必损阳寿?因为啊,南蛮属于少数民族,南蛮人不懂计谋,诸葛亮对付他们就像被人抓住的鸡一样,心里有些不忍,所以才会说必损阳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