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十年战争,神圣罗马帝国怎么毁灭,要原创,不需复制

如题所述

LZ记住,三十年战争是近代欧洲史和世界史上一个很重要的历史节点。
首先,背景是神圣罗马帝国在三十年战争爆发前后已经是一个徒有其名的帝国,它的体制接近邦联制,也就是说中央对于诸侯的管辖权不是那么大,邦国大多各自为政,帝国皇帝必须由七大选帝侯选举产生。16世纪到17世纪的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使得本身就松散的帝国更加难以维持,一些德意志北部和中部的诸侯开始利用新教打压帝国皇帝的天主教支配势力,获得自我的进一步自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普法尔茨选帝侯国,也是七大选帝侯之一)。面对这样松散的德意志,长期统治帝国的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则力求利用天主教控制并支撑这个摇摇欲坠的政权。当时的哈布斯堡家族主要分为两支,一支统治奥地利和神圣罗马帝国,一支则统治最大的殖民帝国西班牙。这个家族拥有如此大的权利,因此也成为了许多新兴强国的眼中钉,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信奉新教的英国、荷兰、丹麦、瑞典以及信仰天主教但是一心想称霸欧陆的法国。
当时帝国的主要直辖领地之一的波西米亚(今捷克等地)的新教徒开始谋求自己的宗教和政治权利,但被皇帝打压。1418年5月23日,波西米亚新教徒将帝国皇帝的两名钦差从布拉格皇宫窗口扔了出去,这就是著名的“掷出窗外事件”。此事件爆发后,波西米亚新教徒开始宣布自治,并邀请德意志最著名的新教贵族——普法尔茨选帝侯腓特烈来继承一直由奥地利君主世袭的波西米亚皇位。皇帝立刻派兵镇压,三十年战争爆发!
第一阶段:德意志内战:战争初期新教同盟军接连取胜,但腓特烈没有乘胜进攻维也纳,而是选择与皇帝和谈,丧失战机。帝国皇帝斐迪南利用和谈抓紧寻求天主教同盟帮助,很快以“取消普法尔茨侯爵的选帝侯资格,由巴伐利亚侯爵继承其权力”为条件拉拢了天主教贵族实力最强大的巴伐利亚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同时得到了罗马教皇、西班牙等天主教国家的援助。1620年11月8日白山战役,由巴伐利亚将军蒂里率领的天主教同盟军一举击溃由英国曼斯菲尔德伯爵指挥的新教同盟军,攻占波西米亚首府布拉格,德意志内战阶段基本结束。
第二阶段,丹麦战争:1625年信奉新教的丹麦王克里斯蒂安四世在英、法、荷三国的支持下与新教联盟共同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发动进攻,很快便占领德意志的西北部,与此同时,由曼斯菲尔德率领的英军则占领波希米亚西部。无奈之下,皇帝启用了著名的军事家瓦伦斯坦。瓦伦斯坦出身波西米亚贵族家庭,后受封为公爵。他上任后立刻免费为皇帝筹集了一只3万人的雇佣军,很快击败了英军和丹麦军队。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被迫求和,丹麦战争结束。
第三阶段,瑞典战争:丹麦的失败使得全欧洲的新教徒极为恐慌,神圣罗马帝国和天主教诸侯势力向波罗的海沿岸蔓延使得新兴的新教强国瑞典极为担忧。在法国、荷兰等国的支持下,1630年7月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古斯塔夫大帝,北欧雄狮)率领新体制的瑞军在波美拉尼亚登陆,很快入侵至德意志腹地。1631年9月17日,古斯塔夫二世在布莱腾菲尔德以少胜多,利用先进的机动加火力战术和火炮滑膛枪大败蒂里的天主教同盟军。经此一役,古斯塔夫二世被誉为世界军事史的变革者,并且占领了慕尼黑和美因茨等地。虽然极度不情愿的,但皇帝知道最大的盟友巴伐利亚已经被打败。万般无奈的皇帝只好启用因野心过大被罢黜的瓦伦斯坦。瓦伦斯坦很快重组雇佣军,不断袭扰瑞军补给线,消耗瑞军的进攻势头,等待决战的时机。当年11月,双方在吕岑展开血战。战役中,瓦伦斯坦所部首先退出战场。瑞军占领了阵地,但古斯塔夫二世战死沙场。此后瑞军虽数次渡海作战,但难以形成真正威胁。帝国方面,瓦伦斯坦功高盖主,被皇帝派人刺杀身亡。
第四阶段,欧洲混战:新教同盟的一再失败,使得一直在幕后操作的法国首相黎塞留颇为恼火。过去一直因为自己信仰天主教不好插手的他眼看皇帝势力有可能重新统一德意志,不得不抛开宗教的外衣,直接出兵干预。首先,法国向同属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宣战。1636年-1637年,西班牙出兵法国,与神圣罗马帝国由南北两路夹攻,并且一度进逼至法国首都巴黎,但最后为法军所败。1638年8月法国海军打败举世闻名的西班牙海军,1639年10月西班牙海军的主力更被原来籍籍无名的荷兰海军歼灭。1643年5月,大孔代亲王与蒂雷纳在罗克鲁瓦战役中共同击溃西班牙陆军的主力——弗朗德军团。罗克鲁瓦战役也被认为是西班牙陆军的霸权丧失之战,从此西班牙开始沦为欧洲二流国家。德意志战场方面,瑞典军队再次渡海作战并在布莱腾菲尔德再次击溃皇帝军队。随着西班牙的失败,皇帝可以利用的盟友越来越少。杨科夫战役、罗德林根战役、楚斯马斯豪森战役的接连失败使得皇帝最终接受了和平。
1648年,双方在德意志的威斯特伐里亚签订了《威斯特伐里亚和约》(近代国际关系史上最重要的文献之一,近代国际公法的开端)。和约规定天主教和新教地位平等,并保证欧洲再没有宗教争端引发的战争发生。更重要的是它宣告了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名存实亡,和约承认各诸侯自治权的神圣性,将德意志划分为数百个独立势力割据的松散国家,宣告了神圣罗马帝国灭亡的丧钟开始敲响。
帝国灭亡:
18世纪流行于欧洲的启蒙运动使得主权在民,天赋人权的思想开始传播。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及其后的拿破仑战争则使得这些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到了欧洲的每一寸土地。长期专制统治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1806年,拿破仑在对反法同盟的战争中相继击败了德意志最大的两个邦国——普鲁士和奥地利,最终由这位法兰西小个子亲手结束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生命。帝国正式解体,而哈布斯堡皇室则保有奥地利皇帝称号。
纯手打,自己写的,望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14
简单的说,三十年战争就是天主教和新教的宗教战争。15世纪开始,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就此起彼伏,天主教权威下降。为此信仰新教的英国、瑞典等国家和信仰天主教的西班牙、奥地利等国家冲突日益严重,最后爆发战争,但是天主教国家一方的中坚力量是哈布斯堡家族,出于反哈布斯堡家族的目的,法国作为天主教国家也同奥地利西班牙开战。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三十年。具体过程只需要百度三十年战争就可以知道了。
神圣罗马帝国是19世纪灭亡的。当时的帝国皇帝其实只是空头衔,并且长期为哈布斯堡家族把持。哈布斯堡家族依靠皇帝头衔成为德意志诸王名义上共主,但是实际上普鲁士并不服从哈布斯堡的指挥。法国大革命时期,哈布斯堡积极参与反法同盟,但最终被拿破仑打败。拿破仑为了加强对德意志诸国的控制,对哈布斯堡下达最后通牒,要求皇帝退位,解散帝国。哈布斯堡皇帝只能屈服,神圣罗马帝国由此灭亡。此后,拿破仑称帝,成为法兰西帝国皇帝。(在欧洲基督教国家的心目中,只有罗马才有资格称为帝国,其他国家最高也只能成为王国。但神圣罗马帝国灭亡后,大家都来称帝了,先后出现了法西帝国,奥地利帝国,德意志帝国,英国拿到了印度皇帝头衔,算半个。此外俄罗斯一直自称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法统,也算一个野蛮的帝国吧。)
第2个回答  2013-06-12
由于天主教的腐败与黑暗统治,基督教中新教势力在德国快速崛起,此举严重削弱了罗马教廷和哈布斯堡王朝的的实力,神罗的贵族借机利用新教对抗他们的皇帝。为了进一步加剧神罗的分裂,教皇支持哈布斯堡王室对抗贵族,德国内战爆发。

三十年战争并不是一场持续三十年的战争,而是三十年间发生的一系列战争,这些混乱的战争最终导致了帝国的分崩离析。
第3个回答  2013-06-12
可以去参考下欧陆风云3这个游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