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

要多,
要有故事,
有说服力。

(1)烽火传递
公元前781年周宣王去世,他儿子即位,就是周幽王。周幽王昏庸无道,到处寻找美女。大夫越叔带劝他多理朝政。周幽王恼羞成怒,革去了越叔带的官职,把他撵出去了。这引起了大臣褒响的不满。褒响来劝周幽王,但被周幽王一怒之下关进监狱。 褒响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其子将美女褒姒献给周幽王,周幽王才释放褒响。周幽王一见褒姒,喜欢得不得了。褒姒却老皱着眉头,连笑都没有笑过一回。周幽王想尽法子引她发笑,她却怎么也笑不出来。虢石父对周幽王说:“从前为了防备西戎侵犯我们的京城,在翻山一带建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万一敌人打进来,就一连串地放起烽火来,让邻近的诸侯瞧见,好出兵来救。这时候天下太平,烽火台早没用了。不如把烽火点着,叫诸侯们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这些兵马一会儿跑过来,一会儿跑过去,就会笑的。您说我这个办法好不好?”
周幽王眯着眼睛,拍手称好。烽火一点起来,半夜里满天全是火光。邻近的诸侯看见了烽火,赶紧带着兵马跑到京城。听说大王在细山,又急忙赶到细山。没想到一个敌人也没看见,也不像打仗的样子,只听见奏乐和唱歌的声音。大家我看你,你看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周幽王叫人去对他们说:“辛苦了,各位,没有敌人,你们回去吧!”诸侯们这才知道上了大王的当,十分愤怒,各自带兵回去了。 褒姒瞧见这么多兵马忙来忙去,于是笑了。周幽王很高兴,赏赐了虢石父。 隔了没多久,西戎真的打到京城来了。周幽王赶紧把烽火点了起来。这些诸侯上回上了当,这回又当是在开玩笑,全都不理他。烽火点着,却没有一个救兵来,京城里的兵马本来就不多,只有一个郑伯友出去抵挡了一阵。可是他的人马太少,最后给敌人围住,被乱箭射死了。周幽王和虢石父都被西戎杀了,褒姒被掳走。

(2)人力传递
公元前6世纪中叶,正当雅典强盛、繁荣之际,在东方,今天的西亚一带,一个强大的波斯帝国迅速崛起,以强大的攻势向希腊诸城邦推进,波斯国王大流士开始了对希腊的3次出征。第一次没有成功,大流士又于公元前490年第二次入侵,波斯大军渡过爱琴海,突然在雅典东北马拉松村附近的河谷登陆。9月12日,只有11 000人的雅典军队奔赴马拉松,迎战有数万步兵和10 000名骑兵的波斯大军。马拉松有一三面环山的河谷,雅典军队占据了山坡,波斯军扎营在山坡下的平地上。雅典军队采取两翼埋伏、正面佯攻的战术,以少胜多,大败波斯军队。雅典的快跑能手菲迪皮茨受命回雅典报捷。尽管菲迪皮茨已在战斗中负伤,但他还是跑回雅典,告诉忐忑不安、等待消息的雅典人“我们胜利了”,说罢倒地而死。
(3)用海与瓶子
十五世纪末,意大利热那亚人哥伦布,写信给女皇伊萨伯拉,报告发现新大陆的消息,他们把信装在密封的瓶子里,投入大西洋。这封“瓶信”,在海上漂流了359年,即1852年,才被美国一个船长在直布罗陀海Mguw发现。

我快累得中暑了!我就给你这么点吧,你满意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6-02
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

烽火通信

远在周代我国就有了烽火传递信息的方法,烽火作为一种原始的声光通信手段,服务于古代军事战争。从边境到国都以及边防线上,每隔一定距离就筑起一座烽火台。内储柴草,当敌人入侵时,便一个接一个地点燃起烽火报警,各路诸侯见到烽火,马上派兵相助,抵抗敌人。
西周时期,为了防备敌人入侵,采用“烽隧”作为边防告急的联络信号。在古史书《周礼》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在各国从边疆到腹地的通道上,每隔一段距离,筑起一座烽火台,接连不断,台上有桔槔,桔槔头上有装着柴草的笼子,敌人入侵时,烽火台一个接一个地燃放烟火传递警报。每逢夜间预警,守台人点燃笼中柴草并把它举高,靠火光给领台传递信息,称为“烽”,白天预警则点燃台上积存的薪草,以烟示急,称为“燧”。古人为了使烟直而不弯,以便远远就能望见,还常以狼粪代替薪草,所以又别称狼烟。周朝规定:天子举烽燧各地诸侯必须马上带兵前去救援,共同抵抗敌人。由此可见,烽燧制度的实施,意味着早在周时就已出现了庞大而又完善的军事信息联系网络。
不是听说有飞鸽传书吗.
--------------------------------------------------------------------------------
要看是干什么用。
传递书信:
一般的平民传递书信,主要靠过路人,僧人,文人等云游的人,这些人捎信,在路途之中可以解决食宿问题,他们也很愿意!
官方主要就是驿站了。
传递军情:
这方面军队一定有专职的人员了,另外还有烽火台,信鸽。
--------------------------------------------------------------------------------
信鸽送信的准确性低,大多是书信,但都要花上以月为单位的长时间,也有通过骑马的100里加急、200里加急、300里加急、、、、、、但要花大钱,一般这种“快递”多用于官场书信。
--------------------------------------------------------------------------------
古人传递信息的方法大约有--
羽檄:插有羽毛的书信,表示战事紧急。
鸡毛信:一般用于民间。
羽书:用于征调军队。
信鸽传书:多用于朝庭、官家、帮派。
传竹筒:官家,民间都用,类似现在的信封。
急脚递:用于传递紧急军事情报之用,俗称“传金牌”。
--------------------------------------------------------------------------------
还有烽火/狼烟等军事上的手段
--------------------------------------------------------------------------------
可以用火把
--------------------------------------------------------------------------------
古人传递信息的方法大约有以下几种:
[1]羽檄:插有羽毛的书信多用于战事紧急。
[2]鸡毛信:一般用于民间。
[3]羽书:用于征调军队。
[4]信鸽传书[所说的飞鸽传书]
[5]快马传书。
[6]传竹筒:官家,民间都用,类似现在的信封。
[7]急脚递:用于传递紧急军事情报之用,俗称“传金牌”。
[8] 烽火/狼烟等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2783795.html?si=3

第2个回答  2019-12-04
想起来多少写多少吧:
最常规用信,古代驿站的功能之一是送信;
用动物,比如鸽子,这种动物是在很早很早的时候就被人驯化了;
烽火台,军事方面用;另外手语,旗语等身体语言是近距离传信息的方式;
后来有火药了,就用信号弹;直到电话,电视,电脑,对讲机,现代的东西就太多了.
第3个回答  2020-03-01
(1)飞鸽传书
(2)鸿雁传书
(3)飞雁传书
(4)驿传
(5)烽火
(6)狼烟
(7)旗语
(8)灯光
(9)孔明灯
(10)汽车
(11)火车
(12)轮船
(13)飞机
(14)电报
(15)电话
(16)传真
(17)网络
(18)有、无线电技术
第4个回答  2012-04-05
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