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首很出名的词《更漏子》。

如题所述

  更漏子

  春叶阑,春恨切,
  花外子规啼月。
  人不见,梦难凭,
  红纱一点灯。

  偏怨别,是芳节,
  庭下丁香千结。
  宵雾散,晓霞辉,
  梁间双燕飞。

  --------------------------------------------------------------------------------
  【注释】

  ①阑:残,尽,晚。
  ②丁香结:此处谓固结不开,犹人之愁固结不解。

  【评解】

  子规声声,夜月沉沉,已经是夜阑人静的时候了。而人既不见,梦又难凭。独对孤
  灯,彻夜无眠。转眼“宵雾散,晓霞晖”,梁间双燕,令人益增愁思。这首春宵怀人的
  小词,情景兼融,婉丽多姿,为“花间”名篇之一。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上阕言春夜之怀人。质言之,人既不见,虚索
  之梦又无凭,则当前相伴,惟此一点纱灯,照我迷离梦境耳。下阕言春日之怀人,霞明
  雾散,见燕双而人独也。
  栩庄《栩庄漫记》:如此首之婉而多怨,应为其压卷之作。
  更漏子

  赵长卿

  烛消红,窗送白,冷落一衾寒色。

  鸦唤起,马行,月来衣上明。

  酒香唇,妆印臂,忆共人人①睡。

  魂蝶乱,梦鸾孤,知他睡也无?

  赵长卿词作鉴赏

  此词相当通俗浅白。上片描写自己旅店中晨起上路的情景,下片则叙旅途夜宿时回忆和怀念伊人的情思,通篇充满了一种凄清缠绵的感情。

  诗人写离人早行,最为绝妙的莫过于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两句,它只把几件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叠合起来,就给人们勾勒了一幅“早行”的图画。欧阳修曾称赞它写道路辛苦见于言外(《六一诗话》),手法确实不凡。比较起来,赵长卿的功力自然不及。不过,赵词却也另有自己的妙处,那就是描写细致真切,善于使用动词(温诗中则全是名词的组合,无一个动词)。试看“烛消红,窗送白,冷落一衾寒色”三句,其中就很富动态:红烛已经燃尽,窗外透进了晨曦的乳白色,折射到床上的被衾,气氛显得凄清、冷落,由此一夜间之孤衾冷卧可知。“冷落一衾寒色”,更如“寒山一带伤心碧”那样,直接以词人的主观情绪“涂抹”在客观物象之上。营造冷清氛围更进一步的反映了作者的心境。这是上片的第一层:写“早行”二字中的“早”字,或者也可说是写“早行”之前的“待发”阶段。接下来再写“早行”之中的“行”字(当然它仍紧紧扣住一个“早”字):“鸦唤起,马疾行,月来衣上明。”首句写“起”,次句写“行”,第三句回扣“早”字。窗外的乌鸦已经聒噪乱啼,早行人自然不能不起。鸦自呜耳,而词人认作是对他的“唤起”。诗词中写鸟声每多以主观意会,此亦一例。“唤起”后,词人只得披衣上马,由马驮着,开始了他一天的跋涉。“驮”同“驼”,通驮。词人由马驮之而行,写其了无意绪,不得不行之情状。《西厢记》写张生长亭分别后的“马迟人意懒”,可为“马行”句注脚。自己的心绪怎样呢?词中没有明说,但“月来衣上明”一句婉转表出。

  前人词中,温庭筠曾以“灯在月胧明”来衬写“绿杨陌上多离别”的痛楚(《菩萨蛮》),牛希济也以“残月脸边明”来衬写他“别泪临清晓”的愁苦(《生查子》)。赵长卿此词也使用了和他们同样的写法,它把离人上马独行的形象置于月光犹照人衣的背景中来描绘,既见出时光之早,又见出心情之孤独难堪,其中已隐然有事在。此为上片。上片着重叙事,但作者心情已显露无遗。

  旅情词中所谓“事”,通常是男女情事,或为夫妻或为情侣之别后相思。但是上片写到结束,我们似乎还只见到了心情苦闷的男主角,而另一位女性人物却尚未出现。因此下片就通过词人的回忆来勾画出她的形象。“酒香唇妆印臂,忆共人人睡”,这是本片的第一层:追忆离别前的两件事。第一是临寝前的对坐饮酒,她的樱唇上散放出酒的香味;第二是枕榻上啮臂誓盟,她的妆痕到现在似乎还残留在自己的臂膀上(此句变化用元稹《莺莺传》的某些意境)。这两件事,一以见出她的艳美,二以见出她的多情。所以当词人在旅途中自然会把她的音容笑貌、欢会情事长记心头。第二层三句,则衔接上文的“睡”字而来;分别前共睡时如此温存,而孤身在外,无人相伴“魂蝶乱,梦鸾孤,知他睡也无”,字三句实为倒装,意为:自别后不知她睡得安稳否?即使她没有失眠,那么夜间做梦也肯定不会做得美满。“魂蝶乱”与“梦鸾孤”实是互文,合而言之的意思是:梦魂犹如蝶飞那样纷乱无绪,又如失伴的鸾鸟(凤凰)那样孤单凄凉。词人在此饱含深情的笔触,既表现了他那番“怜香惜玉”的情怀,又何尝不可以看作是他此刻“自怜孤独”的叹息,同时又补写出自己这一夜岂不也是这样。

  在宋代描写男女恋情和别绪的大量词篇中,赵长卿的这首《更漏子》算不上是名作。词中某些场面,甚至还稍涉艳亵。不过,由于它的笔法比较通俗直露,语言接近口语,加上作者感情的真挚深厚,所以读后仍能让人感到一种伤感缠绵的气氛,不失为一篇可读之作抒写别情离愁的。赵长卿的词集名为《惜香乐府》,此亦足以觇其香艳词风之一斑。

  温庭筠

  柳丝长,春雨细, 花外漏声迢递。
  惊塞雁,起城乌, 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 惆怅谢家池阁。
  红烛背,绣帘垂, 梦长君不知。

  【简析】

  春夜思远,无边惆怅,全由花外漏声引出,切入自然,传写有序。塞雁、城乌因漏声迢递而惊起,均为拟想之景,合理入情;而屏上的金鹧鸪依然如故,于一动一静间寓有情与无情。下片由外至九全为闺房陈设,“惆怅”与“梦长”互为因果。“谢家”则微露主人身份,愈见其思之苦之痴。王国维《人间词话》从此词中拈出“画屏金鹧鸪”句来概括飞卿词的特色,亦可见其向为人称。

  更漏子

  张先

  锦筵红,罗幕翠。

  侍宴美人姝丽。

  十五六,解怜才。

  劝人深酒杯。

  黛眉长,檀口小。

  耳畔向人轻道。

  柳阴曲,是儿家。

  门前红杏花。

  张先词作鉴赏

  此词以才子佳人之爱为主题,颇有戏剧性地叙写了才子佳人歌筵酒席之间的邂逅。全词以叙事见胜,笔墨紧凑,场面、人物、动作、对话表现得极为精彩,风格清新,明秀而又含蓄,情感热烈、轻倩而不流于浅薄,读来引人入胜。

  起首两句为场面描写,写的是锦筵铺红,罗幕垂碧,同时为下边美人出场暗设衬托。“侍宴美人姝丽。”这一位侍宴的歌女生得很美,出现红筵翠幕之间,自是格外光彩照人。“十五六,解怜才”,点其年龄之轻,则歌女之动人,词人之动心,皆不言之中。“解怜才”三字,极有分量,说这位歌女虽很年轻,却懂得什么是爱。正是因为她倾倒于词人的才华,所以才“劝人深酒杯”。人,即词人自指。这句词意为歌女劝词人饮尽、斟满。《道山清话》载“每张先来,即令侍儿出侑觞,往往歌子野之词”,可证。这句妙很有分寸,入情入理。酒席之上,众目睽睽之下,这位歌女要向词人初次表示自己的爱慕,必然是也只能是通过劝酒之际来暗表衷情。这一动作描写,不仅刻画出她的爱情心理,而且十分贴近歌女的身份。

  下片接着写歌女借劝酒进一步大胆表示。过片两句,为歌女而特写檀口为浅绛,檀口即红艳的嘴唇。

  这两句写当歌女手执酒壶,词人面前俯身斟酒时,词人对她美貌的观感:只见她画眉长,红唇小。不难想见,此时此刻,两人目光相注,目成心许,所以机灵而大胆的歌女当下便“耳畔向人轻道”:“柳阴曲,是儿家。门前红杏花。”此三句是歌女声口,尤言:柳阴隐秘之处,便是妾家,可别忘了,门前有红杏花!声音虽轻柔,胆子却很大;话虽简短,情感却很挚烈。此三句,歌女性情全出。这几句话虽极大胆,却合情合理,完全符合歌女的身份。结句极美,将词境溶入一片红杏花之中。

  这首词,将才子佳人一见钟情的邂逅叙写得既富于故事性、戏剧性又富于抒情色彩,将才子佳人之爱表现得颇具情韵,堪称爱情词中难得的精品。

  更漏子

  晏几道

  柳丝长,桃叶小。

  深院断无人到。

  红日淡,绿烟晴。

  流莺三两声。

  雪香浓,檀晕少。

  枕上卧枝花好。

  春思重,晓妆迟。

  寻思残梦时。

  晏几道词作鉴赏

  《白雨斋词话》称此词“婉转缠绵,深情一往,”

  《宋词选释》也称其“景丽而情深”,皆为深透之语,道出了此词的艺术风格所。全词以闲雅的笔调和深婉的情致,抒写了春日闺思的情怀,创造出一种纯美的词境。

  上片以轻倩妍秀的笔触,描写室外美好的春景。

  起首三句描绘柳丝长长、桃叶细嫩、深院空寂的景色,烘托春日寂静的气氛。“无人到”上加一“断”字,便有怨意,为结处写情作了铺垫。歇拍三句写院中的景物:淡淡的红日照进院子里,浓绿的树丛笼罩着漠漠轻烟,传来了流莺三两声鸣啭。一“淡”字,写出春天初阳的特色。空中水气弥漫,故太阳淡而无光。绿烟,指草木间的烟霭。末句以莺声反衬深院的寂静。

  过片三句,转写室内的情景:闺中人雪白的肌肤透出了浓香,脸上浅红色的娇晕也消褪了,那绣枕头上、低压着枝梢的花儿十分美好。雪,喻女子莹白的肌肤;檀晕,浅红色的妆晕。上两句暗示闺人一夜独眠,辗转不寐,故妆残晕少。“枕上”句,隐喻闺人之美,故见枕上花枝而益增枨触。三句语浅情深,含蓄蕴藉,深婉曲折,颇为耐人寻味。结拍三句,春思,犹言春情、春愁,指闺人春日的情思。“晓妆”句,意与温庭筠《菩萨蛮》“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相近,而情韵似更胜,真能写得出“寻思”的神理。春日里,闺中人闲愁深重,起床后也迟迟不愿去梳妆独自寻思清晓的残梦。这三句含而不露,无限幽怨尽不言之中。词中人梦境的内容,作者没有道破,这就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像空间和无穷的回味。

  点评(温庭筠.更漏子):

  庭筠工于造语,极为绮靡,花间集可见矣。更漏子玉炉香一首尤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5-31
更漏子

春叶阑,春恨切,
花外子规啼月。
人不见,梦难凭,
红纱一点灯。

偏怨别,是芳节,
庭下丁香千结。
宵雾散,晓霞辉,
梁间双燕飞。

--------------------------------------------------------------------------------
【注释】

①阑:残,尽,晚。
②丁香结:此处谓固结不开,犹人之愁固结不解。

【评解】

子规声声,夜月沉沉,已经是夜阑人静的时候了。而人既不见,梦又难凭。独对孤
灯,彻夜无眠。转眼“宵雾散,晓霞晖”,梁间双燕,令人益增愁思。这首春宵怀人的
小词,情景兼融,婉丽多姿,为“花间”名篇之一。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上阕言春夜之怀人。质言之,人既不见,虚索
之梦又无凭,则当前相伴,惟此一点纱灯,照我迷离梦境耳。下阕言春日之怀人,霞明
雾散,见燕双而人独也。
栩庄《栩庄漫记》:如此首之婉而多怨,应为其压卷之作。
更漏子

赵长卿

烛消红,窗送白,冷落一衾寒色。

鸦唤起,马行,月来衣上明。

酒香唇,妆印臂,忆共人人①睡。

魂蝶乱,梦鸾孤,知他睡也无?
第2个回答  2008-05-31
温庭筠

更漏子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 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李冰若《栩庄漫记》曰:“飞卿此词,自是集中之冠。”
清代谭献对此词的下阕评道:“似直下语,正从‘夜长’逗出,亦书家‘无垂不缩’之法。”
陈廷焯《云韶集》卷一中又有这么一句;“遣词凄艳,是飞卿本色。结三句开北宋先声。”
第3个回答  2008-06-01
你需要的是哪位词人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