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屈原一生中所写过所有流芳百世经典的词句及翻译

如题所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Long as the way is I will keep on searching above and below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9-07
虽九死其犹未悔。
战国·屈原《离骚》。九死:泛指死亡多次。本句大意是:即使多改面临死亡也决不后悔。原诗中,诗人用这句誓言表示自己追求光明理想和坚持高尚品德的决心永不动摇。可供引用表明自己坚持某种信仰,至死不悔的决心,也可用于形容有些人意志坚决,生死不移。
《离骚》
雷填填兮雨冥冥。 屈原经典语录
战国·屈原《九歌·山鬼》。填填:形容声音巨大。冥冥:昏暗。本句大意是:雷声隆隆震耳啊,雨下得地暗天昏。~写深山雷鸣电闪、风狂雨急的凄厉景象。填填、冥冥这些形容词现在还在使用。
《九歌·山鬼》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战国·屈原《渔父》。颜色:主要指面容。憔悴(qiǎocuì樵脆):瘦弱萎靡的样子。形容:兼指面容及形体。枯槁(gǎo搞):枯瘦羸弱。这两句大意是:面容灰暗萎靡,形体干枯瘦弱。这两句中,“颜色”与“形容”义近,“憔悴”与“枯槁”义近,两句连用,极言人面黄肌瘦、形销骨立,从面目到神情都疲惫不堪,萎靡不振。可用于描写某些人经过艰难困苦的生活折磨或经过长途跋涉之后的外貌。
《渔父》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
战国·屈原《九章·橘颂》。苏世:苏,清醒。世,世俗。苏世,对混浊的世俗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不沉沦。横:横绝,横渡。流:顺水而流。过两句大意是:你清醒地超脱世俗,保持了独立的意志;你顶风破浪横渡江河.决不随波逐流。原诗中屈原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通过讴歌橘树,表达自己要坚持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节操的决心。这两句可供引用赞美那些能在恶劣环境中保持美好的情操而决不随波逐流的人。
《九章·橘颂》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屈原名言
战国·屈原《楚辞·卜居》。这两句大意是:尺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两相比就显得长。事物的存在都是相对的,事物的质、量也是相对的。尺对于寸来说,它是长的,但对于丈来说,它却是短的;寸对于尺来说,它是短的,但对于分、毫来说,它却是长的。任何事物本身的优势只存在于某种环境之中,某种条件之下,因而没有绝对的优势与劣态。可用于说明事物的相对性,也可用于说明做人的道理,人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所谓尽善尽美,至备无瑕的完人是不存在的。
《楚辞·卜居》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战国·屈原《卜居》。黄钟:古代的乐器,即青铜编钟。瓦釜(fū斧):陶器,用普通粘土烧制的锅子。这两句大意是:青铜编钟被毁坏抛弃而不用,反让瓦锅作为乐器响如雷鸣。原诗下两句为“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用~比喻当时楚国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的腐朽政治,表达了他对贤士备受压抑打击而谗人却被重用的愤慨。后世多用这个名句形容贤才被斥逐而小人得志的情况。
《卜居》
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战国·屈原《九章·哀郢》。鸟飞返故乡:古时传说鸟儿不管飞得多远,临死时总要返回它出生的旧巢。首丘:把头朝向山丘。古时传说狐狸不管跑得多远,临死时必定把头指向它出生的山丘的方向。这两句大意是:鸟飞再远总要返回旧巢,狐狸死时头必定朝着出生时的山岗。这两句以禽兽尚且知道恋旧作为衬托,表现了诗人在流放到沅、湘后日夜思念故土---楚国首都的感情。可供引用抒发怀乡思家的感情,也可以学习这种运用对比、衬托来加强抒情效果的艺术表现手法。
《九章·哀郢》
旧故以想象兮,长太息而掩涕。
战国·屈原《远游》。旧故:兼指旧土故国及亲朋故友。太息:叹息。涕:泪。这两句大意是:思念故土、旧友而驰骋想象啊,长长地叹息着擦去伤心的泪水。这两句表达了屈原流放到沅、湘以后,日夜思念楚国首都及留在那里的亲朋旧友,因而极其痛苦、伤感的心情。可用以描写流落异乡的人怀乡思亲的感情;如今也可用以表现海峡两岸的亲人互相思恋怀念。
《远游》
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屈原经典语录
战国·屈原《离骚》。举:选拔。授能:把职务交给有才能的人。循:遵守。绳墨:木匠用的工具。颇:偏斜。这两句大意是:选拔贤才,把职务授给有才能的人,就像木匠遵守着绳墨而不偏斜。这两句用于说明用明人要严格地遵守举贤授能的原则。
《离骚》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同光。
战国·屈原《九章·涉江》。遮两句大意是,寿命与天地一般长久啊,名声像日月一样光辉。现多用于歌颂和赞美某些伟大的人物或伟太的功绩彪炳青史,永垂不朽。
《九章·涉江》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战国·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niǎo鸟):形容微风轻轻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用如动词,泛起波浪。木叶:树叶。这两句大意是:阵阵秋风啊轻轻地吹拂,洞庭湖荡起层层微波啊,黄叶儿片片飘落。这两句看似纯粹写景,但在这凄清的景色中,却总让人觉得隐隐透露出一种绵邈的情思,淡淡的哀愁。可引用描写洞庭秋色,也可学习、运用这种以景托情或借景言情的手法。
《九歌·湘夫人》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屈原名言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茕茕而至曙。
战国·屈原《远游》。耿耿:心神不安的样子。茕茕(qióng穷):孤独无依的样子。这两句大意是:夜里辗转反恻难以成眠啊,神魂飘荡无依直到天明。这两句在原诗中写屈原想到自己虽一贯光明磊落,为国为民奋斗不息,但总是遭受排挤打击,因此深感孤独痛苦,心神不宁,长夜难寐。可用以表现人们陷入重重困难或巨大痛苦之中,心神烦扰、夜不安席的情况。
《远游》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战国·屈原《离骚》。太息:叹息。掩涕:擦拭眼泪。民生:人生。这是屈原自叹之词。一说“民”指楚国广大人民,认为这句是屈原哀叹楚国人民多灾多难的。这两句大意是:长长地叹息啊擦去伤心的泪滴,哀叹人生之路啊是这样地艰难!这两句是屈原想到自己虽一贯修身洁行.却无辜遭贬而发出的感慨。旧时多用来表现知识分子怀才不遇,感事伤时。现在可用于抒发个人壮志难酬或屡遭挫折的感叹,也可用于描写在乱世中人们忧国忧民的叹息。
《离骚》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备之不立。
战国·屈原《离骚》。冉冉:渐渐。修名:美名。立:成.树立。这两句大意是:年光不再,老已将至,我所担心的是美名尚未树立。屈原是战国时楚国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他具有进步的政治理想,坚贞的高贵品质和正直的人生态度,对祖国有强烈的爱。可惜他生不逢时,受到群小的攻击和政敌的迫害,在理想完全破灭后投泊罗江而死。~表现了诗人对人生迟暮、修名未立的感慨。现在仍可用于表现老大无成的感叹。
《离骚》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屈原经典语录
战国·屈原《离骚》。忽:迅速。淹:久留。代序:指季节更相替换。这两句大意是:时光匆匆流逝啊,一刻也不久留,春去秋来,更相替换,年复一年。这是屈原有感于日月空流,自己无法施展政治抱负而写下的伤时名句。名句记述诗人的感受,为抒发怀才不遇的强烈感情张目。~看似客观描写,实际上潜蕴着主观情志,含而不露,耐人品味。
《离骚》
船客与而不进兮,淹回木而凝滞。
战国·屈原《九章·涉江》。容与:行进迟缓、徘徊不前的样子。淹:停留。回水:回旋、逆折的水流。凝滞(zhì糟):停滞不前。选两句大意是:小船犹豫徘徊迟延不进啊,停留在回旋的水流中凝滞不前。这两句借逆水行舟的艰难迟缓,暗示了屈原在流放途中留恋故都、牵挂楚王的忧伤心情。除可供化用以形容人们在离开某人、某地时依依不舍、犹豫迟疑的心情外,这种比附、衬托的手法也值得学习和借鉴,因为它可以使感情的表达含蓄、委婉而富有诗意。
《九章·涉江》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见战国·屈原《离骚》。惟:思。美人:代指楚王。迟暮:指年老。这两句大意是:想到那草木的飘零凋落啊,怕的是楚王您也将逐渐老去。这两句表现屈原由草木的迅速零落,想到时光易逝,人生无几,因此深恐楚王不能趁壮盛之年有所作为,完成振兴楚国的大业。可供引用抒发对岁月如流、时不我待的感慨。也可用于表达不愿默默无闻地蹉跎岁月,而愿趁年富力强干出一番事业的迫切心情,有时也单用“美人迟暮”感叹流光易逝,盛年难再。
《离骚》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屈原名言
见战国·屈原《离骚》.伏:通“服”,保持。死直:死于正直。固:本来。厚:看重。这两句大意是:保持清白,守正直之道而死,这本来是前圣先贤所赞许的。~二句是从文化传统的角度,分析重视节操,坚持真理,守正不阿的重要性。诗人认为“伏清白以死直”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光荣传统,为前圣先贤所重视。我们也应发扬光大,以保持清白为荣,以献身真理为荣。这两句以诗歌的形式具体阐述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是作者光辉人格的写照,可用于赞美先贤忠贞的品格,或用以劝勉青年人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为真理而献身。
《离骚》
虎啸而谷风至兮,龙举而景云往。《楚辞》
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
战国·屈原《九章·哀郢》。絓(guǎ挂)结:心有牵挂而忧恩郁结。思:心情。蹇(jian简)产:曲折,不顺畅。释:解开。这两句大意是:心中的牵挂、忧虑郁结成团难以解开,愁思纡回曲折纠缠重叠不能消去。这两句在原诗中是表现屈原在首都沦陷后为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命运而忧虑、痛苦的,可化用以形容各种忧郁,苦闷的心情。
《九章·哀郢》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酲。
战国·屈原《渔父》。举世:普天下所有的人。这两句大意是:人人都污浊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只有我清醒。这两句在原文中是屈原揭露和指责当时楚国腐朽的统治集团只知道追逐个人的私利,不考虑国家的前途、命运,并表示了自己超拔于流俗之外,不与他们同流合污的态度。后世多用以形容正直、贤达之士在政治腐败、社会黑暗的时候,能够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有时也用以形容志士仁人在国家、民族遭到危难之时,能清醒地认识形势,忧国忧民,而不像一般世人那样浑浑噩噩。这两句还可反用其义,用来讽刺那些脱离群众,自以为很聪明的人。
《渔父》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屈原经典语录
战国·屈原《离骚》.民生:人生。乐:爱好.兮:语助词。余:我。好(hào号)修:爱好修养品德。常:常道。不变的法则。这两句大意是:人生各自有各自的爱好,我个人独独爱好修养纯洁的品德并把它作为一贯的准则。这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表白自己坚持修身浩行,不与恶势力同流台污的诗句。可供论述崇尚美好的道德情操时引用.
《离骚》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战国·屈原《九歌·国殇》。旌(jing晶):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此泛指战旗。若云:纷若云集。矢交坠:取方流矢交加,在阵地上纷纷坠落。这两句大意是:(战场上)战旗遮天蔽日啊,敌人来如云涌;流矢纷纷坠落啊,战士们争先杀敌。这两句把激战的场面写得惊心动魄。把爱国战士冒着枪林矢雨争先杀敌的勇敢精神写得宛然可见。《国殇》不愧为用诗写战争场面的典范,是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名篇。写古代征战场面可以借鉴。
《九歌·国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战国·屈原《九歌·国殇》。操:持。吴戈:吴国所制的戈,以精良著称。戈,平头戟(ji济)。被:同“披”。犀(xi西)甲:以犀牛皮制作的铠甲。车错毂(gu古):敌我战车的轮轴交错在一起。这两句大意是:(楚国的战士们)手持精良的兵器啊,身披犀皮铠甲,(敌我双方的)战车已交错在一起啊,短兵相接展开一场浴血的厮杀。《国殇》是一篇追悼阵亡将士的悲壮的祭歌。~两句描写楚国战士与敌人车毂变错,短兵相接,浴血厮杀,奋力拼搏的激战场面,宛如一幅悲壮的古战场激战图,可借以描写古代征战的场面,歌颂将士英勇奋战的精神。
《九歌·国殇》
青云农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屈原名言
战国·屈原《九歌·东君》。白霓(ni泥):白虹。矢:箭。玉狼:星名,古人认为天狼星是主战争、侵掠的恶星。这两句大意是:您以青云为上衣啊以白霓为下裳.举起那长箭啊射落天狼。《东君》是札赞太阳神的乐歌,因为太阳给人类带来温暖、光明,因此诗人想象太阳神穿着青云衣、白霓裳.举起神箭去射那引起战争和灾祸的天狼,为人类除害、造福。这两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和神奇的想象,表达了屈原对光明时憧憬和对邪恶的厌憎。后世人们常引用“举长矢兮射天狼”或化用其意,表达对入侵之敌的痛恨,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九歌·东君》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莫:这里是“没有比…更”的意思。本句大意是:世上最令人悲伤的莫过于活生生地别离。这句可用于形容夫妻或情侣问痛苦分别时的情景,且多用于别后难以再见的情况。
《九歌·少司命》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就是让我九死(或多死)还是不后悔。
《离骚》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此篇是祭祀保卫国土战死的将士的祭歌。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经典语录
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战国·屈原《离骚》。众女:比喻当时楚国的一些奸臣。蛾眉:原义是指女子细黑而弯曲的眉毛,这里泛指美丽的容貌,用以比喻美好的品德。谣诼(zhuó浊):造谣诽谤。淫:淫乱,这里比喻奸邪。这两句大意是:那些女子嫉妒我的美貌啊,造谣中伤说我生性好淫。这两句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揭露和谴责当时楚国一帮当权的小人,因嫉妒楚王对诗人的信任,所以用造谣诽谤的手段,来挑拨离间楚王与诗人的关系,达到排挤、打击诗人的目的。今天可用来比喻或形容有些人因在某些方面表现突出,招致坏人的造谣诽谤,恶意中伤。不过,用时必须严格掌握界限,注意把坏人有意谗毁诬蔑、栽赃陷害与有时由于人们暂时不明真相,因而说些闲言碎语的情况区别开来。
《离骚》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战国·屈原《离骚》。朝、夕:互文生义,意为自朝至夕,朝朝暮暮。落英:落花。一说“落”作“始”讲,“落英”是秋菊最初开的花。这两句大意是:我朝朝暮暮饮的是木兰上坠落的露水啊,吃的是秋菊的落花。屈原以饮露餐菊,食用高洁,比喻自己修身洁行,滑白无瑕。他的作品想象丰富,文辞绚丽,井运用了大量神话传说和奇妙的比喻,开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先河。
《离骚》
世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屈原名言
战国·屈原《卜居》。蝉翼:蝉的翅膀,喻极轻的东西。千钧:古以三十斤为一钧,千钧喻极重的分量。这几句大意是:社会混浊,是非不清,把蝉翼视为重,把千钧当作轻。屈原生活在战国时的楚国,眼看着奸佞小人得势,贤人君子遭贬,内心万分忧愤,这几句以比喻的手法痛心地揭示了这种贤愚不分,忠奸不辨的黑暗现实,对自己怀才不遇深表感叹。比喻的运用,使作者的意思显得既易明又含蓄,也使语句含有了更丰富的容量。我们可以学习这种达意的方法,也可以用“蝉翼为重,千钧为轻”说明轻重颠倒,比喻是非不明,贤愚不分。
《卜居》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九章·涉江》我要坚守正道,毫不犹豫,所以难免终身处在黑暗之中。董道,恪守正道。董,正,作动词用。重昏,一再陷入黑暗环境。
《九章·涉江》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见战国·屈原《九章·涉扛》。从俗:随从世俗。固:本来。终穷:终生穷困。这两句大意是:我不能改变我的心志去随从世俗啊,定将愁苦潦倒,终生穷困。屈原是战国时楚国的进步政治家,在与权贵的斗争中受到谗害而被放逐,长期流浪在湖南的沅江、湘江一带。在遭谗受屈、艰难困苦的流放生活中,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虽九死其犹未悔”(见《离骚》)。~两句就是他百折不回的高浩心志的写照。可用以表现一种在不被理解的艰苦逆境中依旧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和献身精神。
《九章·涉扛》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战国·屈原《九章》你坚守着清心谨慎自重,何曾有什么罪愆或过失。你那无私的品行哟,恰可与天地比德。
《九章》
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屈原经典语录
战国·屈原《偶然作》。这几句大意是:百两黄金可以买来骏马,千两黄金可以买来美人,万两黄金甚至可以买到上等官爵,但是什么地方能买到青春呢?此名句以一系列例子做铺垫,着重突出青春韶华的千金难买,从“百金”、“千金”到“万金”层层递进,以突出“青春”的无价,再以“何处”反诘,更加强化了青春无价的概念。此名句长于繁笔铺陈,带有明显的民歌特色,故而显得通俗明晰,易诵易记。
《偶然作》
后皇嘉树,桔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从,更壹志兮。
战国·楚·屈原《九章·桔颂》后:后土,大地。皇:皇天,天。嘉:美好。徕:来,生来。服:适应。迁:移植。深固:根深蒂固。从:迁从。壹志:心志专一。诗人把桔树作为“独立不迁”的高尚人格的象征。该诗开拓了后世咏物诗的先河。
《九章·桔颂》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