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竹编的传承意义

如题所述

近10多年来,随着市内几个原大集体竹编企业的改制解体,一批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跌打滚爬中锻炼成长的民营竹工艺企业应运而生。如市东风竹编厂等均为我市竹编企业的新生排头兵。它们或以动物器皿细竹编称长,或以平面中国书画竹编工艺品著称,或以江南民俗风情为竹艺精品题材,或以实用竹编工艺品作大批量生产,或采用新工艺制作竹编移影系列产品,或专门生产古代弓箭等健身新产品,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将东阳竹编工艺水平提到一个新的境界和新的高度。围绕着这些排头兵转的,还有一大批分散在各乡各村、家家户户的竹编个体经营户,他们将东阳竹编工艺产品市场搞得又活又红火。
据不完全统计,东阳竹编的编织技法现有150多种。竹编工艺品可分为有人物、动物、器皿、仿古品、陈设品、家具、灯具、文具、浴具、花具、装饰品、竹丝镶嵌(竹木结合)、竹编书画艺术品、竹艺园林建筑、竹艺室内外装饰、竹编墙纸、竹根雕、留青雕等25大类,3000多个花色品种。全市从业人员6000余人。中国竹工艺大师2名,省工艺美术大师2名,高级工艺美术师4名,中级工艺美术师98名。产品远销欧亚美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全市竹编工艺品总产值达2亿元,出口创汇1.5亿元。东阳竹编工艺品,以其高超的技艺、独特的风格、优美的造型、精细的编织、典雅的色彩、欣赏与实用相结合著称于世。
总之,“东阳竹编”作为浙江省的传统工艺美术特艺品种,不失为中华工艺美术园地中的一朵向阳怒放的奇葩。如果能得到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在光辉的21世纪,东阳竹编必定能继承传统,创新技艺,创造新的佳绩。
创品牌,打造精品,已成为新时期竹编工艺品生产的一个亮点。至2005年,在国家级、省、部级工艺美术大展、大赛或博览会上,东阳竹编工艺品共获奖项95件,其中金奖以上42件、银奖18件、铜奖15件、优秀奖20件。获奖成绩在全国县市级竹编同行中遥遥领先。其中何福礼的竹丝白鹤鼎、大象、咏鹅图、哪吒闹海等金奖作品,卢光华的大型竹编壁挂《兰亭序》、百马图、威虎图、苏东坡前后赤壁赋书法、立体竹编《唐寅山水画》等金奖作品,徐经彬的千禧龙盘金奖作品,都在各自的工艺领域中达到了出类拔萃的艺术高度,为全国专家、行家和广大群众所称道。其中卢光华的《兰亭予》、《八骏图》和何福礼的《八仙竹丝花篮》先后被评为浙江省工艺美术精品。何福礼在1997年为香港社会服务联合会庆祝香港回归而特制的2500米长的巨型龙灯,由香港特首董建华亲手为其点睛开眼,获当年吉尼斯世界纪录奖牌。中央电视台也曾多次报道东阳竹编传统技艺。然而,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冲击,竹编技艺后继乏人,东阳竹编主要靠45岁以上的一批艺人支撑着,年轻人当中几乎没人肯学,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如果不及时加以保护,这一传统技艺将面临失传。所以对传统工艺美术产品一东阳竹编进行保护,已刻不容缓。
东阳产竹,素有竹编之乡之称。东阳竹编在殷商时代问世。作为工艺品的“东阳竹编”,也有1200多年历史了,宋代以元宵节灯著名,明清以来以选为贡品而闻名于世,清末民初进入全盛时期,早在1915年即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奖。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东阳竹编枯木逢春,蓬勃发展,先后获轻工部优质产品、浙江精品、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银杯奖及金杯奖、中国民间艺术一绝金奖等。至2005年底,共获奖项95项(次)。
竹编馆藏有竹编精品500余件。其中有“竹编状元”马富进百年精品“提篮”、国家级珍品“九龙壁”和“渔翁”、“香炉阁”等稀世工艺杰作,以及“中国竹工艺大师”卢光华何福礼的代表性力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