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现代很多军迷对军队数量和士兵如此不屑一股

每次在网上看军迷讨论,貌似总是对于军队数量显得不屑一股,经常我还见人说,军队数量越多战斗力越差,最常见的就是美军,我有一个外教,用网上的话说,是个五美分,他总是说,中国人谈论美军总是说先进武器(唯武器论),乃是对美国大兵最大的侮辱

对于兵力数量应该正确看待,既不要太高估兵力的作用,也不应低估。
1、兵力从来都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例子太多了,不胜枚举。我认为,决定军队战斗力强弱的首先是将领的指挥艺术,其次是军队的基本素质(我军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可以纳入军队建设范畴),再次就是“天时、地利、人和”这些客观因素。至于武器装备,只要没到代差的程度,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2、当然,也不能完全忽视兵力的作用。孙子云:倍则分之,五则攻之,十则围之;古代也有“韩信用兵,多多益善”的说法。可见,在前面的条件都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能够集中更多的兵力的一方无疑将拥有更大的优势。在著名的长平之战中,面对几乎是势均力敌,甚至军队素质还要超过自己的赵军,秦军正是牢牢地掌握着兵力的优势,才最终迫使赵军出现重大战略失误,赢得了最后的胜利的。不过要注意,兵力只是客观条件,可能是优势,也可能是包袱,关键是将帅的指挥能力和军队的通讯指挥技术能否驾驭这些兵力;如果能完美驾驭,那就是优势,否则会造成混乱,反而会影响军队战斗力的发挥。比如在亚历山大征波斯的两次决战“伊苏斯”和“高加米拉”战役中,亚历山大可以创造以少胜多的奇迹,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军队人数虽少,但五万人恰恰是那个时代技术能力所能掌握的部队数量的极限,也就是说他能完美的发挥出自己部队最大的战斗力;而波斯军虽然庞大,但臃肿而不灵便,无法顺利的执行大流士三世的战略部署,所以兵力优势在这里就成了累赘。当然,现代战争条件下,通讯指挥能力已经不是影响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了,所以发挥兵力优势的关键因素就成了将帅的指挥艺术。兵力优势也要看如何发挥出来。一般来说,像大流士那种打法是最低级的;中级的战例可以看苏德战争中库尔斯克战役;而高级的战例我认为是解放战争中的“衡宝大战”中林彪元帅的打法,很多外行都说此战解放军是用兵力优势欺负桂军,可是在我看来,林彪此战对于自身兵力优势的运用可谓出神入化,绝不是“一力降十会”那种中级阶段。
最后说一下对人海战术的认识。很多人一提“人海战术”,脑中首先冒出的概念就是“没技术含量”“残忍”“欺负人”等等。当然,历史上很多军事上的弱智都惯于使用简单粗暴的人海战术来打仗,这其实使用伤亡来弥补自己智商劣势的一种情况。但是,人海战术作为一种战术,就是一件工具,一件武器,怎么用用到什么程度,那都是指挥官的水平问题,高手也有高手的人海战术。人海战术,本质上是符合“集中优势兵力”的原则的,特别是当武器装备水平较低的军队面对火力输出能力超过自己的敌人时,因为己方掌握的火力输出主要是单兵火力,所以在一个方向上集中较大规模的兵力,实质上是集中较大密度的火力。这在解放军中被成为“一瓢油”原则,同样的兵力,如果你把他们分成几个批次逐次投入战斗,虽然不“人海”了,但是因为火力兵力分散,攻击失败的可能性大增,这样一来不仅损失没有减少,反而会浪费更多的时间;而如果把兵力集中起来,一口气全部投入,那效果就出来了;这就好比,你只有一瓢油,如何能把敌人烫死?当然不能一滴一滴的倒,而应该把油烧热了,然后一口气全泼出去!另外,人海战术有时候是也是不得已的选择。时间是战场上的重要因素,兵贵神速,有时候有效的战术不是精妙的,而是最快的。战场上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敌情紧急,根本没有时间给你部署谋划精妙的战术安排,这个时候你只能用最简单,最快速的方法,人海战术往往就是在这个时候发挥作用。比如日俄战争期间的旅顺战役,乃木希典之所以要发动“猪突攻击”,就是因为当时俄军援兵正在逼近旅顺,如果不能尽快拿下旅顺正面面对俄军主力,日军将遭到更加困难的境地,这个时候,伤亡数字已经是次要的了。
3、你们这个外教说的很有道理。一些外行军迷一谈起美军就说美军是只靠武器优势欺负人,这种说法不仅是对美军官兵的不尊重,也没有看到美军真正的力量所在;作为以美国为赶超目标的中国人,如果不了解自己的对手,只为了满足自己YY的目的,那是十分危险的。如果说武器装备占优势就能获胜的话,那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怎么就输的那么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06
海湾战争的时候,美国一个机械化旅的战斗力就超过了伊拉克的一个装甲师,武器先进是一方面,主要是指挥中枢精简,效率高,所以,不是人数多战斗力就高,解放初期解放军有600万军队,现在只有200万了,但是体制僵化,指挥机构繁琐,部队任务单一已不适合现代战争,不过现在正在改,原先是集团军-师-旅-团-营-连-排-班,这么多层,集团军的命令要先到师,再下放到旅,依次往下,程序繁琐,而且装甲师就是装甲师,没有其他兵种,现在只有集团军-旅-营-连排,集团军直接下发命令给旅,旅指挥合成营作战,简单高效,旅有坦克,防空导弹,装甲车,武装直升机各式装备,人数多,机器多,全部数字化,自动化,大大提高了战斗力,另外裁军后,军人工资涨了,成为了职业军人,也增强了单兵素质. 另外听说七大军区要撤,变成四个战区,精简后,指挥效率方面又上了一层.追问

那要是美军的一个机械化旅遇到美国的一个机械化师怎么办

追答

那肯定是师比较牛逼了.

追问

那为何很多人一提起数量优势往往联想到人海战术以及战力五渣呢。二者之间并没有逻辑上的联系

追答

估计是抗战剧或者内战剧看多了吧,人员编制和装备才能体现战斗力,数量优势这是个比较笼统的概念.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6-07
从拿美军做例子就可以看出,很多人对军事的理解不够透彻,美军近年那几场战争对手实在太弱,不但武器出现了代差,士兵素养也有很大差距,甚至还出现了被美国收买策反的叛军,这种情况下不能证明现代战争中军队数量多无用。如果哪天美军遇到了装备和自己一样先进,但数量比自己还多的军队,美军会是什么下场?

数量优势指的也不只是人员士兵比对方多,装备比对方多也是一种数量优势。表面上看美国陆军士兵人数似乎不是很多,但装备数量却是非常多的。而美国海军 空军 海军陆战队更是公认的世界上规模最大,人多装备也多。美军的这些数量优势就这么被一些人给无视了。
第3个回答  2013-06-06
美国军队一共大约130万人,军费每年7000亿美元左右 中国有230万军队 军费在1000亿美元左右
给你举个例子 第二次伊拉克战争
美军依靠六艘航母 打垮了伊拉克接近40万人的部队 当时伊方兵力:陆军35至40万人,由6个共和国卫队师和17个常规师组成。游击队和民兵武装不算在内
一艘航母,大约有5000人组成,六艘仅3万人 对伊进行了3000余次精确打击
结果有目共睹
我记得这么一句话,武器装备是战争的重要因素 不是决定因素 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武器装备
抗战时期,我们中国几乎没什么武器装备,但依然击败了日本 这就是人的因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6-07
军队数量早就不是决胜因素了,因为火力优势以及信息优势足够轻松抵消劣势一方的兵力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