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磬怎么用昂

如题所述

磬起源于我国虞舜时期,是庆典、祭祀的重要乐器。磬以玉料或石料琢磨而成,南北朝时代出现了铜磬和铁磬。乐器类的磬形状为板状而曲折,而佛教使用的磬形状多近于钵。在佛教中,磬主要用于诵经、梵呗、修法时候。《文献通考》等书认为把梁朝时的铜磬乐器与佛教的铜钵相混淆,是将后者错误命名的结果。在佛教中经常使用的是大磬和引磬等。

大磬又名圆磬,形状如钵,直径从半尺到三尺不等。大磬用于指挥腔调,振作精神,多在起腔、收腔、合掌、放掌以及佛号等处敲用。大磬固定在殿内佛像左侧,不能搬动,更多场合都由引磬代替。

引磬又名小磬。据《禅林象器笺》说:“小磬如桃大,底有窍,贯绪连缚小竹枝为柄,以小铁桴击之,名为引磬。盖因导引众,故名。”引磬用于指挥行动,作为“板眼”,多于问讯、转身、礼拜等处敲用。

在丛林寺庙里,磬可谓是“犍椎”的主脑,由维那或悦众掌管。使用其他呗器者,必须配合维那的领腔而跟腔。作到唱念和“犍椎”声音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07
引磬是念佛时候用的,起到一个指挥,带领的作用。一般用在念佛堂,人多一起念佛的时候,阿弥陀佛,阿字敲磬,陀字敲磬。大家跟着它的节奏念佛,这样才整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