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社会所有的人都是以道德为准绳 为行为评判的依据的吗?

例如劫匪被警察捉住 往往都是在意识自己错误对不是谁 对不起谁 对不起社会 自己做错了 道德代表了什么 每一个人都会为道德的胜利而高兴吗?即使是面对利益的损失时 是这种吗 这种人的比例人群是多大 或者全部都是??

在当今社会,法律是有准绳而道德没有准绳的。你比喻的问题在于劫匪在法律和道德上都很好界限,在社会的道德标准上劫匪绝对的坏的,为满足自己的要求和私欲去破坏别人的人身安全或财产安全,这种行为不对是无可置疑的。
如果劫匪在不认罪不伏法的情况下,执法人员对其进行殴打、严刑逼供,最后使其就范,挽救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抛开法律来讲,这样的行为在道德方面你怎么看?这才是道德标准的症结所在。
我所认为的道德,就是建立在社会大众的是非标准上,去做些对得起自己良心的事,这就是自身道德的束缚。我曾经为了很好的朋友去做过一件在道德上值得争议的事。但最后我不后悔,因为我没那么伟大,我不是圣人,我不求对得起全世界。我只知道我帮助了我身边关系很好的人,,我对得起我的良心和我身边的生活圈子,这就是对的。这是我的道德观。追问

如果违反道德 而没有其他任何人知道 你自己会感觉到内疚吗?因为违反道德

追答

道德是社会标准,一般的人在失去监督的过程中会采取一种自我欺骗的方法,在潜意识里把自己的行为想象成合乎标准。至于有的人自我麻痹能力较强,久之当真,便自以为合乎道德标准了。有些人则现实意识较强,知道只是自欺欺人。
内不内疚,这问题是牵涉到所谓的“良心”问题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06
 道德 故事 【By Kaiser3344】
  【古】
  01 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02 啮指痛心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 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 人,以礼相待。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03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 “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今】
  01汶川发生了大地震,许多人为次慷慨解囊。但是,我在报纸上看见一条反面的新闻:“某地区奥运火炬手在绕过捐款箱后,把一只空的手放在箱子边,什么也没捐。” 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没有错,他们已经捐过了钱,只是几位记者没拍到照片,就让他们空大波,指责声,叫喊声,责骂声,不绝于耳。经事后调查,火炬手并着手再走了一边。这件事让火炬手很郁闷,人民很纳闷,也让社会充满了疑问,这记者怎么这样呢!我则感到很气愤,媒体本是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更加了解社会,却报道出这么一条消息,又和报假新闻有什么区别呢!这是拿灾区人们的利益开玩笑,是对火炬手的不尊重,是对社会的形象的严重损害!实事求是道德的基本表现,而这家媒体却连这点道德都做不到,还怎么再谈自己的信誉呢?
  02富翁的儿子与朋友做生意,被骗了。富翁的儿子很懊恼。他说,我没想到“他”是那种人,我们曾相处得那么好。富翁安慰了儿子,并告诫儿子,人都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呀,当外在的诱惑突破了他的道德底线,他就会颠覆传统的道德准则。 
  儿子听后,仍一脸迷惑。 富翁说,我们不妨做个实验吧。儿子点点头。  
  富翁领着儿子找到了商人甲。甲的门面房不大,甲正悠闲地喝着茶。富翁取得了甲的初步信任,富翁说,我有一批货想和你合作,你卖不卖?商人甲骨碌碌转了转眼珠子,一脸狐疑。富翁说,你卖了货再给我钱,反正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富翁装作放心的样子,瞥了一眼甲租来的这套门面房。  
  生意谈成了。富翁放了1万元钱的货在甲的店里。  
  随后,富翁又领着儿子找到门面稍大的商人乙,和门面更大的商人丙,都放了1万元的货在他们店里。 
  一个月后,商人丙率先来找富翁,丙的铺子大,周转得快。丙还了货款,并提出要从富翁这儿进更多的货。不久,商人乙、商人甲都来还了货款,无一例外都要求从富翁这儿进更多的货。富翁给了3万元的货。儿子说,他们还是蛮讲信用的,应该多给他们货呀。富翁依然只是笑笑。
  又一个月后,商人丙率先来还钱了,提出要进更多的货。随后,商人乙也来了,也提出要进更多的货。商人甲却没来。富翁领着儿子到了甲的店铺,却已是人去屋空。儿子说,他真不讲信用。富翁没说什么。
  这回,富翁给了商人丙和商人乙各5万元的货。儿子说,他们还是蛮讲信用的,应该多给。富翁笑而不语。
  再过了一个月,商人丙率先来还钱了。还提出要进更多的货。商人乙却没有来。富翁领着儿子到了商人乙的铺子,却已是人去屋空。儿子很惊讶,说,他怎么这么不讲诚信呢?看来,只有  商人丙到底是做大买卖的,可靠!富翁赊给商人丙8万元的货。一月后,丙按时还钱。
  富翁赊给商人丙15万元的货。一月后,丙按时还钱。
  富翁赊给商人丙30万元的货。一月后,丙却没来还钱。
  儿子说,丙一定有特殊原因,他这么讲诚信的人怎会不来呢?富翁不声不响,领着儿子到了商人丙的铺子,却已是人去屋空。儿子更惊讶了,说,人怎么这样呢?
  富翁说,我把人的道德底线都量化成了数字,你该明白了吧?商人甲的道德底线是3万元;商人乙的道德底线是5万元;商人丙相对还是诚信的,但他也有道德底线,是30万元。这就是人性。但不用担心,我早料到了他们这一手,现在他们正准备接受我的律师信,等待法律的审判吧!
  然后,儿子感叹,人呀!人呀!
  富翁说:“我花38万元,教你认识了人性中的一些东西,我觉得值。”
  【楼主】完全按照您的要求来的,若您觉得满意,望多多支持哈!!!
追问

再说几个嘛
短一点200字
回答

【By Kaiser3344】
  一位朋友从国外赶回来参加父亲的丧礼,因为他来得太迟,家产已经被兄弟分光了。
  朋友对我说:“在我还没有回家以前,我的兄弟把家产都分光了,他们什么也没有留给我,分给我的只是我们惟一的妈妈。”
  朋友说着说着,就在黑暗的房子里哭泣起来,朋友在国外事业有成,所以他不是为财产哭泣,而是为兄弟的情义伤心。
  我安慰朋友说:“你能分到惟一的妈妈是最大的福报呀!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人愿意舍弃所有的财富,只换回自己的妈妈都不可得呀!”朋友听了,欢喜地笑了。
  我说:“要是你的兄弟连惟一的妈妈也不留给你,你才是真的惨呢!”
第2个回答  2013-06-05
这种问题 都是一个人一个答案的 社会那么复杂 各种各样的人都有 我们一般人就做到问心无愧就好了 什么道德正义的 谁都解答不了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去网易公开课看看 相关的课程 还有 哲学家很早就开始讨论是不是每个人只管好自己的事情就是正义 你也可以思考一下
第3个回答  2013-06-07
我认为,我们社会大多数人都是有道德的,但要以法律同行。我们要站在国家的高度上去思考,而不是个人利益。没有了大家咋会有小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