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惊天动地》感想

如题所述

也许因为拍摄场景过于单一,也许因为时间有些久远,也许因为已悲痛过,再次看到地震后的画面时,心中远没有当初看到直播时的那份纠结、紧张与沉痛!直播画 面上大面积倒塌房屋的废墟、开裂变形随时可能倾倒的危楼,灾民呼天抢地痛彻心扉的哀嚎,奄奄一息血迹斑斑的伤者,一脸凝重强忍悲痛紧张营救的解放军,孩子 们惊恐不安的神情与无助害怕的哭泣…所有这些都让我震撼。那段时间,心不停的抽动,泪不住的流,心中默默的为他们祈祷。 我以为通过《惊天动地》重温那段逝去的悲痛,我仍会异常激动,万分震撼,但事实上我没有,有的只是一连串感动的泪水和一系列未解的疑问! 用两胳膊间支撑起的狭缝来保护学生的老师,坚决投入紧张营救工作不顾个人安危的解放军同志,为了安抚群众压抑恐惧与悲痛表现异常镇静的女县委书记,哀嚎哭 泣请求解放军拯救压在废墟下孩子的母亲,情绪激动不顾众人劝阻欲盲目掀开石板营救孩子的父亲,临死还挂念着女儿的母亲,这些情景都让我感动的泪流肆意横 流。我想这就是爱的纯洁与伟大吧! 然而感动的背后却有一系列的疑问!女县委书记的表现让人佩服亦让人尊敬。身为一县之长,大灾难来临时,她必须要用百倍的勇气来抑制恐惧保持镇静,安抚百 姓,以最快的速度带领百姓应对挑战,这一点她做到了,而且做的相当出色:震后从为离开指挥现场,从未流露半点灰心放弃的神情与话语,虽心系家人但为了大家 从未顾及过问家人安危存亡,身体力行带领大家实施自救互救工作…而我的疑问也正在于此,映川的县委书记当时真这么做了吗,真的做的那么彻底吗,我甚至怀疑 现在还有像电影中任钥那种官吗! 令一个疑问是李幼斌扮演的那个总指挥的角色。我一向很喜欢李幼斌扮演的角色,因为大部分都透着一股刚毅与沉稳气息,可这在部电影中,我却怎么也喜欢不起 来,总感觉扮演的有点假:整个过程中过于平静,没有丝毫感情波澜。我承认作为总指挥需要异常沉稳,这样才有威信,才有公信度,才能更好的带领大家投入抗 战,可太平静了似乎就太没人情味了,太不能带动大家抗战情绪了吧! 篇中那位军嫂的表现也令我诧异,为了从废墟中脱一名生死为名的工人,拒绝离开即将爆破的化工厂着火现场。她可曾想过,即使她从废墟中拖出那名生死为知的工 人,她是否有力气拖着他安全彻离,即使她有力气,她又能否拖着他在无车可乘可护的情形下,迅速彻离呢,答案肯定是不能,那她又何必做那种无畏的牺牲的! 再者小学教师红玉的表现也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即将泄洪,形势万分危急,她还不肯放弃营救那位老太太,要知道当时参与营救工作的不仅是她一个人,还有一大批 武警官兵,因为她一个人而影响大家生还是得不偿失的,况且他们的生还可能营救更多的灾民,为今后的灾区重建贡献更大的力量! 看完这部电影,我对中国最可爱的人~解放军,再次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危难面前总是你们冲在最前面,给人民最大的心灵慰藉与心理依靠,你们的铮铮铁骨与热血 豪情是我们最坚固的钢铁长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31
国内的灾难片我一贯很少问津,因为不仅是技术和主题,还有已经看惯了欧美演员的习惯。———— 一年半前的大地震,至今仍然会成为梦中的情节,如此大灾,实在不容易忘记。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拍这个题材的电影,有些吃力不讨好。因为人们的记忆还很新鲜,很容易对影片的细节产生质疑,因为这一幕幕在电视镜头前、在现场,都看了很多很多次了。 记得地震刚发生那会,电视上任何一组现场的镜头,都能催人泪下,因为真实,也因为没有经验。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各种报道渐渐都被加以包装和渲染,你看到的东西不再是第一手的镜头,能感动的也渐渐少了。同样的道理也用于电影,不用渲染,不用做作,拍出真实,才会感动人。 本片的节奏有点像刚才的描述,前半部刚地震,天崩地裂,是救人最宝贵的时刻,解放军克服困难、徒步翻山越岭。这些相当紧凑的镜头,能让人产生共鸣,自然能再次感动观众。到了后半部,救人阶段渐渐过去,到处都有刻意的痕迹,看的也就无动于衷了。 对于主旋律影片,评价也就如此了,毕竟电影本身也有很多限制,想要更多发挥也做不到。不过以后再要拍这题材,还是多看看普通人普通事,感动由此而来。 《惊天动地》——国产主旋律灾难片 今年连看了好几部与以往大不相同的主旋律电影,还以为这部也会有所不同。可是实际上,无论从内容到形式,本片都沿袭了以往的主旋律风格,基本没有什么创新和提高。影片一开始的背景交待上,就采用了最传统的满屏字幕法,而且还是黑底白字,字数多达近200,内容也不仅仅是交待故事背景,而是从政治的高度给全片定性。一般来说,电影的主创人员总是不希望观众早早猜到结局的,即使有什么结论很鲜明的观点,通常也会通过剧情、人物等来让观众自行体会。象这样一上来就公布标准答案的,除了教科书之外,恐怕在文艺形式里并不多见。所以,本片一上来就给了观众一个强烈的心里暗示,这不是一部商业电影,也不是一部文艺电影,而是一部宣传片、教育片。观众不是在欣赏和娱乐,而是在被教育。这样做的弊端,我觉得显而易见,既容易让人产生逆反心理,而且摆明车马地搞宣传,也容易让人对影片后续的故事的真实性产生怀疑。毕竟,宣教片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近似广告的东西,只是一个是思想层面的,一个是商业物质层面的。而广告里的美女信誓旦旦地保证用了她宣传的减肥产品,就能和她一样有魔鬼身材,总归是不大容易让人相信的。除了片头外,影片的其他方面也充满明确的目的性或者说任务性。比如人物设计上,县委书记任玥的母亲占了很多戏份,每个桥落的任务属性就很明显:一是要展现灾区人民的高尚品质,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二是为了展示任玥书记舍小家、顾大家的情操;三是为了表现一下母女亲情,避免角色沦为政治符号和显得空洞。这些主题本来并不虚假,相反还很感人,但却由于太过老套(比如临死不忘说樱桃)、太着痕迹(比如任玥的副手、那个眼镜干部有1/2的出场时间都是在反复提醒任玥还没找到她妈妈)、太过没有呼应(比如任玥直到最后都没有去回去看看或主动问一下家里的情况,反而使之前的煽情落了空,显得不近人情),而变得缺少打动人的力量。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影片各处设计的功利性太强,这个人物不是因为剧情发展和叙事的必要出现的,而是为了完成导演想要照顾到的主题而出现的。所以尽管事情感人,但电影反映出来的却并不感人。此外,本片的表现手法也普遍存在老套和任务性太明显的问题。比如即将结婚的女教师和休假战士的灾区意外见面,居然还在用“两人面对面张开双臂跑向对方然后拥抱”的慢镜头。在我的印象里,现在除了恶搞和致敬,已经很少有这样运镜的了。再比如100多名战士为小女孩齐唱生日歌唤醒小女孩的桥段,尽管知道这是有真实事件原型的(20岁的贾正娇),我还是觉得电影里显得很假。因为很难想像在那种分秒必争的紧张环境下,战士们会停下手中的工作,犹如演唱会一般集体站在那儿边唱歌、边摇动手电筒打节拍……因此,这种煽情手段,我觉得还停留在《艺术人生》或者多年以前国产电影的阶段,甚至还不如看电视新闻时来得动人。有兴趣的观众可以对比一下当初的现场视频,那种真实鲜活的台词和场景,远不是现在电影中可比的。本片展示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人民解放军、武警战士们的英勇善战和大无畏精神。片中有大量爬山过河、冒着生命危险赶赴灾区和实施救援的场景,这个是我们的主旋律电影相对擅长的,本片中尽管在技术层面上做得仍不够优秀,但整体气氛和感觉出来了,也是全片展现最成功的一个方面。二是军民鱼水情以及在灾难来临时的亲情、爱情、友情。本片在这个方面花了很多笔墨,但个人觉得很不成功。象前面提到的任玥的母亲、过生日的小女孩、即将结婚的恋人,都是表现这方面意思的人物和桥段。这些桥段本身很有典型性,事情也很感人,但拍出来的感觉并不好,过于刻意和煽情。三是大地震带来的灾难场景。虽然本片不是好莱坞典型的灾难片,但完美展现灾难场景仍然是必须的和极为重要的电影任务。本片中的特效似乎是八一制片厂自己完成的,据说数量还创了历史记录。因为我看的版本画质很不好,所以对特效水平不好下结论。但我的总体感觉是不太好的,尤其是地震时的全景场面,模型的感觉比较浓。不过在这一点上我并不是太计较,至少是没有觉得它成为本片的一个大毛病。因为一方面有不少八一制片厂当初现场拍摄的真实场景,本片有很多镜头也是在真实废墟上拍摄的;另一方面,本片中也有一些地方还是拍出了险象环生的感觉,尤其是后来的化工厂抢险一段。总体来说,本片中不乏让人感动之处,但多是来自于真实事件本身的力量,来自于我们在2008年那段难忘日子的切肤之悲和发之内心的感动,而非来自电影的表现力。汶川大地震在我看来是一个非常好的、非常重大的电影题材,无论是走情感、人性的路线,还是走主旋律路线,都既无政策审查之麻烦,又有现实意义,而且素材比比皆是。本片的问题,并不在于它是主旋律(歌颂抢险战士估计还不会有人唱反调),而是在于它没有拍好,其感染力远比不上当初的电视新闻和一些成功的摄影作品。而归根结底的问题,在于它完全没有借鉴类型片的一些成功经验,完全没有考虑当前观众的欣赏需求,完全没有与时俱进的想法,也完全没有试图将其打造成一部不仅宣传部门满意,而且观众也满意,甚至有国际影响力的电影。真心希望能有一线导演,好好拍出一部优秀的汶川地震题材的电影,能够作为中国推荐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候选片,向世界展现正面的当代中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