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贾母为什么不和大儿子贾赦住,却和二儿子贾政住一起?

如题所述

贾赦贾政都不是贾母和贾代善的亲儿子,而是代善之弟的儿子,是代善的侄子。代善将贾政过继为自己的儿子,而贾赦则连过继儿子也不是。

贾赦,虚拟人物,出自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字恩侯,荣国公之孙,贾代善、贾母之长子,邢夫人的丈夫,贾琏、迎春的父亲,是个无耻之徒,他承袭了一等将军之职爵位。

他不满贾母偏向弟弟贾政,与贾母、贾政貌合神离。这个无耻的封建阶级的末代子孙,终于遭到查抄家产,革去世职,远离都城,充军边地的应得下场。

贾政,字存周,是曹雪芹著作《红楼梦》中的人物,荣国府二老爷,贾母和贾代善所生的次子,贾宝玉的父亲,林黛玉的舅舅,薛宝钗的姨父。

他是除贾母外荣国府的最高掌权者,但同贾母一样不常管理府中大小俗务,每日只看书著棋,同一众清客闲聊,是名副其实的甩手掌柜,他并不喜好繁华奢侈的生活,在游览大观园时亦有过归农隐逸之意。

扩展资料:

贾母对自己这个大儿子,非常不满。据凤姐说,贾母常常抱怨,大儿子贾赦颇不着调,一是工作吊儿郎当,“官儿也不好生去做”;二是好色成性,“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家族前途命运放在这样一个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手上,贾母难免有意见。

老太太选择跟着贾政,不仅是她与贾赦母子间矛盾的大公开,也是贾母对贾政的力挺。贾母是朝廷诰命夫人,身后财产更是不计其数,在家族里有举足轻重的分量。正由于贾母的力挺,荣国府的正堂荣禧堂,刻有御赐的墨宝的大匾,设在了贾政这边。

红楼梦里,贾母与贾赦一直像陌路人,他的住处也离贾母甚远,邢夫人每天过来侯省,都需要坐车。直到第46回贾赦看上鸳鸯,母子俩才第一次有交集。这个第一次,贾母就被贾赦气得浑身发抖,说:

我进了这门作重孙子媳妇起,到如今我也有了重孙子媳妇了,连头带尾五十四年,凭他什么大惊大险、千奇百怪的事,也经过了些,从无经过这些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贾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贾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04
历来读《红楼梦》的人,无不对贾赦在荣国府的地位感到奇怪。荣国府内贾赦、贾政兄弟二人,贾赦是长子,又“袭了官”,而贾政是次子,只是蒙皇恩“额外赐了个主事之衔”,应该说贾赦的地位要比贾政高,但是荣国府正府确是由次子贾政住着,贾赦只住在别府另院,进出荣国府还要坐车,贾母也只跟着贾政住。这是怎么回事呢?
??
??周汝昌在其《红楼梦新证》中,对贾赦的奇怪地位作过一番曲折的解释。周汝昌认为贾赦贾政都不是贾母和贾代善的亲儿子,而是代善之弟的儿子,是代善的侄子。代善将贾政过继为自己的儿子,而贾赦则连过继儿子也不是。
??
??然而,曹雪芹为何在《红楼梦》中将贾赦贾政都写作亲儿子呢?《红楼梦》中的原话是这样的:“荣公死后,长子贾代善袭了官,娶的也是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小姐为妻,生了两个儿子:长子贾赦,次子贾政。”(第二回)这又明明白白说贾赦贾政是代善的亲儿子呀!周汝昌认为曹雪芹之所以这样写是有其“不得已的苦衷的”:“贾赦和贾政本是同生,都是代善之弟的嫡子,而一个出继于贾母系下,若分叙为两支,把贾赦直写成侄子,倒不要紧,但那样就势必得说成‘代善只生了一子’而把贾赦贾政的同生关系分拆开来;这样表面似合,但实际上恐怕不如此清楚简单,心安理得。而且如此一来,也是必得连带地提起贾赦这一支,即是说,非叙他的父母、祖父母不可,那么,必须追叙‘荣国公’的次子,这里面便麻烦大了!......这些极其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大约使得曹雪芹在运用素材和艺术创造之间发生了困难,因此才不得已想出这个变通的办法来,干脆把贾赦这一支,都挪到贾母系下来,混二支而充一支。”(《红楼梦新证》第二章,第三节)
??
??周汝昌通过这样曲折的解释,对贾赦的奇特地位作了说明,认为贾赦只是贾母和代善的侄子,自然不能住在荣国府。但是周汝昌的解释本身存在很多疏漏之处,其中最大的疏漏就是“袭官”问题。如果贾赦是侄子,贾政是儿子的话,那么袭官的就应当是贾政而不是贾赦。这道理很明显,如果代善没有儿子,那么他过继儿子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承宗祠,但现在书中明明是贾赦袭官,所以贾赦贾政二人不可能是代善的侄子或过继儿子,只能是其亲儿子。更何况书中明说代善“生了两个儿子”,这一点不能毫无根据的否定。
??
??其实,解释贾赦在荣国府的奇怪地位,不必费这么大的事,绕这么大的弯子。有一种更简单也更合理的解释,那就是:贾赦贾政当然是代善的亲生儿子,但只贾政是贾母所生,是嫡子,贾赦是代善之妾所生,是庶出,贾赦非贾母所亲生。这样荣公代善去世后,因为贾母仍在,所以荣国府仍由贾母居住,贾政因为是贾母亲生,是嫡子,所以跟着贾母住在荣国府正府,而贾赦虽然是长子,袭着官,但因为是庶出,也因为贾母“偏心”(至少从贾母和贾赦的关系上来看,贾赦这样认为),所以别院另住。
??
??贾赦在荣府中的庶出地位,书中本有暗示。第七十五回,宁荣二府赏中秋家宴玩击鼓传花的游戏,贾环得花后,步宝玉之后也做了一首诗,贾政看了不悦,这时:“贾赦乃要诗瞧了一遍,连声赞好,道:‘ 这诗据我看甚是有骨气。想来咱们这样人家,原不比那起寒酸,定要‘雪窗荧火’,一日蟾宫折桂,方得扬眉吐气。咱们的子弟都原该读些书,不过比别人略明白些,可以做得官时就跑不了一个官的。何必多费了工夫,反弄出书呆子来。所以我爱他这诗,竟不失咱们侯门的气概。 ’因回头吩咐人去取了自己的许多玩物来赏赐与他。因又拍着贾环的头, 笑道:‘以后就这么做去,方是咱们的口气,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第七十五回)
??
??这段文字至少透漏了三个方面的意思:
??
??第一、贾赦在这里忽然对贾环大加赞赏,固然属气味相投,但主要还是因为他二人身份、地位相似的缘故。我们知道贾环是庶出,正因为贾赦也是庶出,所以他才借评价一首诗的机会对这个弟弟的儿子大加赞赏。贾赦对贾环的称赞,实际上是自赞,否则的话,从来不谈什么诗的贾赦忽然对侄子的一首诗发生了兴趣,岂不奇怪!
??
??第二、我们要注意到贾赦的这一句话:“咱们的子弟都原该读些书,不过比别人略明白些,可以做得官时就跑不了一个官的。何必多费了工夫,反弄出书呆子来。”这一句话是有所指的,它指的是谁呢?谁是“书呆子”呢?我们应该记得第二回冷子兴的话:“次子贾政,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可见贾赦的这几句话实际上是指向贾政的,再联系本回上面贾赦借讲笑话的机会抱怨贾母偏心一事,可知这里贾赦表达的是对作为嫡子的贾政和贾母偏向贾政的不满。
??
??第三、在中国古代宗法制度上,虽然有“立嫡不立长”的原则规定,但具体来看也不是不能变通。所以在这里贾赦才对贾环说:“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的话,而书中实际上也是庶出的贾赦“袭了官”,贾赦此话暗含了向贾母及贾政挑衅的意味:“我是庶出又怎么样,这世袭的前程还不是归了我!”
??
??总之,从七十五回这一大段文字可以看出贾赦在荣国府内的庶出地位,而贾赦在书中的各种奇特之处,也可以由贾赦是庶出这一点来做解释!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6-04
  关于这个问题,周先生在《红楼梦新证》中的解释是:因为“贾政是过继的儿子,贾赦连儿子也不是。”但既如此,贾赦为什么却能袭了爵?贾琏凤姐为什么却与贾母住在一起?其实“问题的核心”并不是在贾赦身上,而是在邢夫人身上。这就是因为邢夫人是续弦,且其进荣府要晚于王夫人若干年,应该是在迎春被抚养之后。同时贾赦的原配前妻已留有贾琏一子,而邢夫人又偏无儿无女。
  实际的情况应该是这样的:贾赦作为长子,当然是爵位的继承者。最初贾赦及其前妻也是住在荣府正院里的,特别是在贾政娶妻之前必然如此。贾赦前妻生有贾琏,几年后其妾生有迎春。后来大约是迎春还小的时候,贾赦前妻及妾都死了。而贾政也早已娶了王夫人(贾珠远大于迎春),迎春遂由王夫人抚养。同时王夫人也自然成了内当家。后来贾赦又续弦了邢夫人。这应该是在王夫人抚养迎春之后,否则迎春应该是由邢夫人抚养。这样也可能贾赦邢夫人就直接成婚于荣府旧园。也可能若干年后,贾琏长大并娶了王夫人内侄女王熙凤,而邢夫人却一直无儿无女。面对贾琏、凤姐和王夫人,她的地位就极其弱势“尴尬”,难以相处和匹敌。加之贾母的偏心,故贾赦邢夫人遂搬到荣府旧园,与贾政“同房各爨”。而贾琏、凤姐则与王夫人一起仍住荣府正院,一起过活并“承总管家”。因此,贾母是与二儿子他们一起住在荣府正院里的。
第3个回答  2017-03-04
历来读《红楼梦》的人,无不对贾赦在荣国府的地位感到奇怪。荣国府内贾赦、贾政兄弟二人,贾赦是长子,又“袭了官”,而贾政是次子,只是蒙皇恩“额外赐了个主事之衔”,应该说贾赦的地位要比贾政高,但是荣国府正府确是由次子贾政住着,贾赦只住在别府另院,进出荣国府还要坐车,贾母也只跟着贾政住。这是怎么回事呢? ?? ??周汝昌在其《红楼梦新证》中,对贾赦的奇怪地位作过一番曲折的解释。周汝昌认为贾赦贾政都不是贾母和贾代善的亲儿子,而是代善之弟的儿子,是代善的侄子。代善将贾政过继为自己的儿子,而贾赦则连过继儿子也不是。 ?? ??然而,曹雪芹为何在《红楼梦》中将贾赦贾政都写作亲儿子呢?《红楼梦》中的原话是这样的:“荣公死后,长子贾代善袭了官,娶的也是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小姐为妻,生了两个儿子:长子贾赦,次子贾政。”(第二回)这又明明白白说贾赦贾政是代善的亲儿子呀!周汝昌认为曹雪芹之所以这样写是有其“不得已的苦衷的”:“贾赦和贾政本是同生,都是代善之弟的嫡子,而一个出继于贾母系下,若分叙为两支,把贾赦直写成侄子,倒不要紧,但那样就势必得说成‘代善只生了一子’而把贾赦贾政的同生关系分拆开来;这样表面似合,但实际上恐怕不如此清楚简单,心安理得。而且如此一来,也是必得连带地提起贾赦这一支,即是说,非叙他的父母、祖父母不可,那么,必须追叙‘荣国公’的次子,这里面便麻烦大了!......这些极其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大约使得曹雪芹在运用素材和艺术创造之间发生了困难,因此才不得已想出这个变通的办法来,干脆把贾赦这一支,都挪到贾母系下来,混二支而充一支。”(《红楼梦新证》第二章,第三节) ?? ??周汝昌通过这样曲折的解释,对贾赦的奇特地位作了说明,认为贾赦只是贾母和代善的侄子,自然不能住在荣国府。但是周汝昌的解释本身存在很多疏漏之处,其中最大的疏漏就是“袭官”问题。如果贾赦是侄子,贾政是儿子的话,那么袭官的就应当是贾政而不是贾赦。这道理很明显,如果代善没有儿子,那么他过继儿子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承宗祠,但现在书中明明是贾赦袭官,所以贾赦贾政二人不可能是代善的侄子或过继儿子,只能是其亲儿子。更何况书中明说代善“生了两个儿子”,这一点不能毫无根据的否定。 ?? ??其实,解释贾赦在荣国府的奇怪地位,不必费这么大的事,绕这么大的弯子。有一种更简单也更合理的解释,那就是:贾赦贾政当然是代善的亲生儿子,但只贾政是贾母所生,是嫡子,贾赦是代善之妾所生,是庶出,贾赦非贾母所亲生。这样荣公代善去世后,因为贾母仍在,所以荣国府仍由贾母居住,贾政因为是贾母亲生,是嫡子,所以跟着贾母住在荣国府正府,而贾赦虽然是长子,袭着官,但因为是庶出,也因为贾母“偏心”(至少从贾母和贾赦的关系上来看,贾赦这样认为),所以别院另住。 ?? ??贾赦在荣府中的庶出地位,书中本有暗示。第七十五回,宁荣二府赏中秋家宴玩击鼓传花的游戏,贾环得花后,步宝玉之后也做了一首诗,贾政看了不悦,这时:“贾赦乃要诗瞧了一遍,连声赞好,道:‘ 这诗据我看甚是有骨气。想来咱们这样人家,原不比那起寒酸,定要‘雪窗荧火’,一日蟾宫折桂,方得扬眉吐气。咱们的子弟都原该读些书,不过比别人略明白些,可以做得官时就跑不了一个官的。何必多费了工夫,反弄出书呆子来。所以我爱他这诗,竟不失咱们侯门的气概。 ’因回头吩咐人去取了自己的许多玩物来赏赐与他。因又拍着贾环的头, 笑道:‘以后就这么做去,方是咱们的口气,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第七十五回) ?? ??这段文字至少透漏了三个方面的意思: ?? ??第一、贾赦在这里忽然对贾环大加赞赏,固然属气味相投,但主要还是因为他二人身份、地位相似的缘故。我们知道贾环是庶出,正因为贾赦也是庶出,所以他才借评价一首诗的机会对这个弟弟的儿子大加赞赏。贾赦对贾环的称赞,实际上是自赞,否则的话,从来不谈什么诗的贾赦忽然对侄子的一首诗发生了兴趣,岂不奇怪! ?? ??第二、我们要注意到贾赦的这一句话:“咱们的子弟都原该读些书,不过比别人略明白些,可以做得官时就跑不了一个官的。何必多费了工夫,反弄出书呆子来。”这一句话是有所指的,它指的是谁呢?谁是“书呆子”呢?我们应该记得第二回冷子兴的话:“次子贾政,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可见贾赦的这几句话实际上是指向贾政的,再联系本回上面贾赦借讲笑话的机会抱怨贾母偏心一事,可知这里贾赦表达的是对作为嫡子的贾政和贾母偏向贾政的不满。 ?? ??第三、在中国古代宗法制度上,虽然有“立嫡不立长”的原则规定,但具体来看也不是不能变通。所以在这里贾赦才对贾环说:“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的话,而书中实际上也是庶出的贾赦“袭了官”,贾赦此话暗含了向贾母及贾政挑衅的意味:“我是庶出又怎么样,这世袭的前程还不是归了我!” ?? ??总之,从七十五回这一大段文字可以看出贾赦在荣国府内的庶出地位,而贾赦在书中的各种奇特之处,也可以由贾赦是庶出这一点来做解释!
第4个回答  2020-06-20
因为她想要贾赦的弟弟贾政继承贾家的家产。贾赦是跟他的祖母长大的。而贾政是贾母养大的。贾母与贾赦的祖母不和还有就是贾母的身份没有贾赦祖母高总被压一头。她喜欢别人都捧着她依着她而贾赦是被他祖父祖母养大的孩子他在祖父母没有过世的时候家里只有他祖母地位比他高。他祖母喜欢他他祖父也是经常带他出去宴会炫耀。(所以他一直以为自己这样就好可是贾母却要强到非要用贾赦和贾政来证明她自己养孩子更好。)贾赦一直都在父亲祖父祖母想要的样子里。(他家不能再出厉害的武将了。他一直以为自己很厉害的。他还有小脾气他用一辈子在讨好贾母也在用一辈子和贾母生气)他不和贾母住一起还有原因就是贾母不想要他住。贾母希望所有人都围着她。所以她让大房跟二房平衡一个有了贾代善给的爵位那她就应该把家里的钱财给另一个。可是她没有想的是她的丈夫其实已经安排好了这两兄弟的。(一个有爵位一个有官职)贾赦最大的问题是他对贾母有期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