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比例的腿身比例

如题所述

解剖学、人体测量学 上严格定义的腿长学名为全腿长 ,等于大腿长加小腿长 ,或下肢全长减内踝高 。但由于股骨头深嵌于髋臼内,其顶端不能扪及,故大腿的上端无法准确确定 。
由于全腿长不易测量 ,实际工作中通常使用一些更易测量的数据表示腿长 ,一般采用会阴高和身高减坐高表示腿长。 会阴高/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45.70,亚洲女性平均为44.90 ;欧美男性平均为47.68,欧美女性平均为47.34 。
身高减坐高近似于会阴高。
马氏躯干腿长指数=(身高-坐高)/坐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85.10(中腿型),亚洲女性平均为83.41(亚短腿型) ;欧美男性平均为90.77(亚长腿型),欧美女性平均为89.16(中腿型) 。
【注:马氏躯干腿长指数是检测身体上下部分的相互比例(即躯干与腿的比例)的最可靠和最具有参照价值的量化指标 。】
《武汉市某高校大学生体型调查研究》(年龄17-21岁),如表所示,以供参考:
马氏躯干腿长指数分型(n:男=582;女=484) 超短腿型短腿型亚短腿型中腿型亚长腿型长腿型超长腿型n%n%n%n%n%n%n%男10.2386.517630.324942.8931623420.3女51.2358.317340.8153365412.740.900 由此可见,用会阴高和身高减坐高表示腿长,腿身比平均值、马氏躯干腿长指数平均值男性略大于女性 ,腿身比极端者男性略多于女性。
胫骨点高/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25.79,亚洲女性平均为25.44 ;欧美男性平均为27.28,欧美女性平均为27.23 。
胫骨点高/大转子点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50.47,亚洲女性平均为49.70 ;欧美男性平均为52.30,欧美女性平均为52.00 。 身高小腿长指数=小腿长/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21.85,亚洲女性平均为21.30 。
小腿长/大转子点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42.77,亚洲女性平均为41.61 。 由于大腿顶端难以找到确定的测点,所以不易进行精确的测量,股骨头顶端虽是一个较好的起点,但探寻困难且不易准确 。因此,在体育测量中,大腿长用大转子点高减去胫骨点高表示 。
(大转子点高-胫骨点高)/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25.30,亚洲女性平均为25.75 ;欧美男性平均为24.88,欧美女性平均为25.13 。
(大转子点高-胫骨点高)/大转子点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49.53,亚洲女性平均为50.30 ;欧美男性平均为47.70,欧美女性平均为48.00 。
(大转子点高-胫骨点高)/胫骨点高×100:亚洲男性平均为98.12,亚洲女性平均为101.21 ;欧美男性平均为91.20,欧美女性平均为92.31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6

亚洲女生身材比例更适合的精致小翘臀+纤细大长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