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谓和称呼有什么差别

如题所述

一、词义不同

1、称谓:指人们因亲属或其他关系而建立起来的称呼、名称。

(1)称呼;名称。如:父亲、老师、首长。

《后汉书·郎顗传》:“改易名号,随事称谓。”

译文:更换名称与名号,根据称呼而来。

(2)陈述。作动词使用。

2、称呼: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交往应酬之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谓语。

(1)叫。对人称呼其身份、名称等。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继之道:‘这件事,大人很可以自去说,卑职怕说不上去。’雷溪道:‘老哥乃不可这么称呼,我们一向相好。’”

(2)表示被招呼对象的身份、地位、职业等等的名称。

唐崔令钦《教坊记》:“辄被以妇女称呼,兄呼为新妇,弟呼为嫂也。”

译文:就用妇人的身份称呼,兄长称呼为弟媳,小弟称呼为嫂子。

二、所属关系不同

称谓包含称呼,称呼属于称谓,称呼是称谓的一部分。

三、使用不同

1、称谓:

(1)百姓称谓

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

(2)职业称谓

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

(3)朋友称谓

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

2、称呼:

(1)职务性称呼:称职务、在职务前加上姓氏、在职务前加上姓名(适用于极其正式的场合)

(2)职称性称呼:称职称时可以只称职称、在职称前加上姓氏、在职称前加上姓名(适用于十分正式的场合)。

(3)行业性称呼:在工作中,有时可按行业进行称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称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称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4-16
称谓显得正式,如称老婆的父亲叫岳父,而称呼可能显得口语化一点,如上,岳父也可称呼为爸。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11-01
名字和物称不一样,名字是公开词典里随便编的称呼,所以名字可以重名,物称可是尽量不能重名,因为物称是专属的,一个就是一个!
第3个回答  2017-12-16
他们的区别在于称谓包含称呼,称呼属于称谓,称呼是称谓的一部分。
称谓:指人们因亲属或其他关系而建立起来的称呼、名称。称谓的使用,多种多样。
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志。
在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大都能把其身份表明一览无余,如辈份(父辈:伯、舅;同辈:哥、妹、堂弟),父系或母系(姑、姨),直系或旁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叔、伯、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嫂子、姐、姐夫)。
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繁复多样,且直系与旁系、血亲与姻亲、长辈与晚辈、年长与年幼、男性与女性、近亲与远亲等都严加规范,一一区分,其语义功能细密、描述精确。
称呼:基本解释:把…叫做,称为 “我该怎么称呼她”。 各国、各民族语言不同,风俗习惯各异,社会制度不一,因而在称呼与姓名上差别很大,如果称呼错了,姓名不对,不但会使对方不高兴,引起反感,甚至还会闹出笑话,出现误会。 称呼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交往应酬之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谓语。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敬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和社会风尚,因此对它不能随便乱用。
选择称呼要合乎常规,要照顾被称呼者的个人习惯,入乡随俗。在工作岗位上,人们彼此之间的称呼是有其特殊性的。要庄重、正式、规范。
1、职务性称呼:以交往对象的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称呼。
有三种情况:称职务、在职务前加上姓氏、在职务前加上姓名(适用于极其正式的场合)
2、职称性称呼:对于具有职称者,尤其是具有高级、中级职称者,在工作中直接以其职称相称。称职称时可以只称职称、在职称前加上姓氏、在职称前加上姓名(适用于十分正式的场合)。
3、行业性称呼:在工作中,有时可按行业进行称呼。
对于从事某些特定行业的人,可直接称呼对方的职业,如(老师、医生、会计、律师等),也可以在职业前加上姓氏、姓名。
4、性别性称呼:对于从事商界、服务性行业的人,一般约定俗成地按性别的不同分别称呼“小姐”、“女士”或“先生”,“小姐”是称未婚女性,“女士”是称已婚女性。
5、姓名性称呼:在工作岗位上称呼姓名,一般限于同事、熟人之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6-04-21
他们的区别在于称谓包含称呼,称呼属于称谓,称呼是称谓的一部分。
称谓:指人们因亲属或其他关系而建立起来的称呼、名称。称谓的使用,多种多样。
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亲属之间相互称呼的名称、叫法。它是以本人为轴心的确定亲属与本人关系的标志。
在现代汉语中,亲属称谓大都能把其身份表明一览无余,如辈份(父辈:伯、舅;同辈:哥、妹、堂弟),父系或母系(姑、姨),直系或旁系(孙、侄孙),年龄的大小(叔、伯、哥、弟)及血亲或姻亲(哥、嫂子、姐、姐夫)。
汉语亲属称谓系统繁复多样,且直系与旁系、血亲与姻亲、长辈与晚辈、年长与年幼、男性与女性、近亲与远亲等都严加规范,一一区分,其语义功能细密、描述精确。
称呼:基本解释:把…叫做,称为 “我该怎么称呼她”。 各国、各民族语言不同,风俗习惯各异,社会制度不一,因而在称呼与姓名上差别很大,如果称呼错了,姓名不对,不但会使对方不高兴,引起反感,甚至还会闹出笑话,出现误会。 称呼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交往应酬之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谓语。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敬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和社会风尚,因此对它不能随便乱用。
选择称呼要合乎常规,要照顾被称呼者的个人习惯,入乡随俗。在工作岗位上,人们彼此之间的称呼是有其特殊性的。要庄重、正式、规范。
1、职务性称呼:以交往对象的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称呼。
有三种情况:称职务、在职务前加上姓氏、在职务前加上姓名(适用于极其正式的场合)
2、职称性称呼:对于具有职称者,尤其是具有高级、中级职称者,在工作中直接以其职称相称。称职称时可以只称职称、在职称前加上姓氏、在职称前加上姓名(适用于十分正式的场合)。
3、行业性称呼:在工作中,有时可按行业进行称呼。
对于从事某些特定行业的人,可直接称呼对方的职业,如(老师、医生、会计、律师等),也可以在职业前加上姓氏、姓名。
4、性别性称呼:对于从事商界、服务性行业的人,一般约定俗成地按性别的不同分别称呼“小姐”、“女士”或“先生”,“小姐”是称未婚女性,“女士”是称已婚女性。
5、姓名性称呼:在工作岗位上称呼姓名,一般限于同事、熟人之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