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卅”分别表示二十,三十,那四十,五十等分别用什么汉字表示

如题所述

二十是廿,三十是卅,四十是卌,五十是圩。

卌,读音是xì,多意字。意为四十;指插粪耙。

圩,是汉语词汇 ,汉语拼音为wéi,指的是中国江淮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当圩读xū时,指的是中国湘、赣、闽、粤等地区称集市。

组词有圩堤、瓦圩、圩垸、圩日、圩镇、圩场、圩市、圩户、圩顶、圩防。

扩展资料:

词语解析:

一、圩堤[wéi dī]  

意指围垦沙洲、滩地的堤埝。

二、瓦圩[wǎ xū]  

意思是古代用土烧制的酒器。

三、圩垸[wéi yuàn]  

沿江、滨湖低地四周有圩堤围护,内有灌排系统的农业区。在长江下游叫做“圩”,中游叫做“垸”,统称“圩垸”。若干个圩垸连成一片,叫做圩区或圩垸地区。

四、圩日[xū rì]  

根据西南地区周围约成规定,一般是三日一圩,是“一四七”圩、“二五八”圩、“三六九”圩,也有的是五天为一轮,依农历而定,分为逢“一六”圩、“二七”圩、“三八”圩、“四九”圩和“五十”圩。

五、圩镇[xū zhèn]  

是指集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11

二十是廿,三十是卅,四十是卌,五十是圩。

卌,读音是xì,多意字。意为四十;指插粪耙。

圩,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wéi,指的是中国江淮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当圩读xū时,指的是中国湘、赣、闽、粤等地区称集市。

组词有圩堤、瓦圩、圩垸、圩日、圩镇、圩场、圩市、圩户、圩顶、圩防。

计数量单位表

黄帝为法,数有十等。及其用也,乃有三焉。十等者,亿、兆、京、垓、秭、壤、沟、涧、正、载。

三等者,谓上、中、下也。其下数者,十十变之,若言十万曰亿,十亿曰兆,十兆日京也。

中数者,万万变之,若言万万曰亿,万万亿曰兆,万万兆曰京也。

上数者,数穷则变,若言万万曰亿,亿亿曰兆,兆兆曰京也。

下数浅短,计事则不尽。上数宏廓,世不可用。故其傅业,推以中数耳。

数之为用,言重则变,以小兼大,又加循环。循环之理,岂有穷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6-01
二十是廿,三十是卅,四十是卌 五十是圩,六十是圆,七十是进, 八十是枯。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7-08
初、十、廿(niàn)、卅(sà)、卌(xì)等是古汉语中有关数字的并写形式.
其中“卌”表示“四十”.至于50、60等有无并体字没有确切记载.估计是用不上吧.
另外:二百字为皕(bì) (PS:我也是百度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6-01
廿念做nian(第四声)表示二十
三十为卅,念做sa(第四声)
四十为卌,念做xi(第四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