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在百家姓中排第几?占人口比例多少?

如果有详细介绍更好。

虞姓截止2019年在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四十四位,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24%左右。

虞姓姓氏源流:

1、源于姚姓,是姚姓的分支,出自上古五帝最后一位禅让制帝王舜帝姚重华之子商均,以国名为氏。

舜帝有号称有虞氏,故舜帝又称虞舜,是虞姓人的始祖。舜帝姓姚,名重华,公元前2277--2178年。尧让位于舜,践帝位三十九年。舜是中国历史上的先贤,是尧之后古帝王部落联盟首领,是禅让制的代表,以受尧的“禅让”而称王于天下,当时国号为“虞”,故称“虞舜”。

虞舜待继母以孝,待弟以仁,儒家视为理想人物,是仁孝的典范,故虞舜就是虞姓人的始祖。

2、源于子姓,出自商、周时期古矢国,属于以居地或国名为氏。

矢国,是商王朝时期即已经建立的古老诸侯国,因支持周武王伐纣,故而在西周初期仍被封为诸侯国。矢国灭亡的具体时间无可考据,

但是按史书的记载,在西周末期的周幽王六年(公元前776年),秦襄公迁国都于汧邑,故矢国之地已经成为秦非子(秦嬴)后代的重要发祥地,说明矢国灭亡于周幽王十一年以前。

矢国被灭亡后,国君王族后裔子孙及国人成为秦国之民,其中多有以故国居地为姓氏者,称虞氏,正确读音作wú,今读Yú亦可,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世代相传至今

3、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初年仲雍庶孙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西周初期,周武王姬发封仲雍的庶孙于虞(今河南安阳),建立了虞国,为公爵,称虞仲。

虞国被灭后,虞国的人民遂以国名为姓氏,称虞氏,以念亡国之痛,世代相传至今,读音作Yú。

4、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父季历之兄泰伯所建虞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虞国,即春秋时代曾争霸中原的吴国,两周时期虞、吴为同一个字。当年的吴国一直就称作“虞国”,称“吴国”,是战国末期史学家们的事。周元王三年(473年),越王勾践在经过多年准备后,一举灭了吴国,吴王夫差自杀。

亡国后,有吴国王族子孙及国人以故国名为姓氏,称虞氏,战国末期多改为吴氏,但仍有矜持虞氏不变者,世代相传至今。

5、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虞衡,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虞衡,亦称虞官,史西周初期由周召公设置的一种官职,就是负责掌管山林大泽(湖)中各种材质的官吏,诸如林木药材、奇花异草、飞禽走兽、美玉矿产……等等,隶属于天官府司管辖,职如今天的林业部与国土资源部部长。

在虞衡、虞官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虞衡氏、虞官氏,后简化单姓虞氏。

6、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虞佳氏,满语为Yu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融入鲜卑,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鄂克敦城(今吉林敦化敖东城)、裕发(今吉林辉南)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冠回汉姓为虞氏。

7、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氏。

今瑶族、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虞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虞氏,世代相传至今。 

8、源于地名,出自上古地理方位虞渊,属于以宗教信仰为氏。

虞渊,是古人最最崇敬的地方,专指正西方的某一点,也就是太阳落下地平线的那个地方,并没有具体的地理位置。

古人认为,太阳之落山,犹如生命之息灭,人逝有灵,因此,虞渊就是灵魂转生的神圣地方。转世再生,是人类最美好的愿望,

因此,太阳落山的黄昏时节出生的孩子,就被视作某一灵魂转生者,被称作虞渊氏,其后代因以为姓氏,省称虞氏,世代相传至今,正确读音作wú(ㄨˊ),今读Yú(ㄩˊ)亦可。

9、史书记载,虞姓源于远古时期的古老姓氏之一,隶属于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夏、商、周时期发展于此。后因战乱纷争逐步迁徙于现在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大桥区,后因字体简化改为余。

扩展资料:

1、得姓始祖

舜帝舜帝号有虞氏。姓姚名重华,约生卒于原始社会末期。《史记》记载,尧让位于舜,践帝位39年。舜,相传为中国历史上的先贤,是古帝王部落联盟首领,尧之后古帝王,是禅让制的代表,受尧的“禅让”而称王,当时,国号为“虞”,称“虞舜”,虞舜就是虞姓的始祖。

2、各支始祖

虞克文:先世会稽西虞人,五代后周时以侍御史谪令吴宁,闻桥墩兵变,耻仕宋,乃隐居邑之永宁乡水下村。是为东阳永宁虞氏始祖。

虞一龙:元大德间自义乌华溪迁东阳双泉,未几复转迁至莲溪。是为莲溪虞氏始祖。虞万发:南宋末自晋陵城南迁无锡西溪。是为无锡虞氏始祖。

虞元吉:北宋时由东阳造福乌华溪。是为华溪虞氏始祖。

虞 皎、虞 恺:唐末自余姚双雁迁诸暨渔村,越八世,裔孙恺开派宜仁村。是为暨阳虞氏始祖。

虞睿良:明初人,其后自镇海札马洋迁邑之灵岩布陈岭下。是为灵岩虞氏始祖。

虞睿才:明洪武二十四年受命由浙江昌国卫之金藏迁镇海札马。是为燕翼堂虞氏始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虞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9-02
1、虞姓,在《百家姓》排名第161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268位,31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24%左右。
2、虞氏是一个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四十四位,人口约三十八万一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24%左右。虞氏出自姚姓。远古氏族部落的时候,尧将部落首领的地位禅让给舜。舜有一个称号叫作虞,所以直到今天还被成为虞舜,这也是虞氏的最早起源。后来大禹治水有功,舜又将天下禅让给大禹,称夏禹。为纪念虞舜,大禹封舜的儿子商均于虞国(今山西永济蒲州镇,一说今河南东部),商均后代就有称虞氏的。舜是东夷人,号有虞氏,是东夷少昊白虎部水伯天吴裔族邹虞氏之子。邹虞是邹屠与天吴氏族的联姻族,陶唐尧侯与后羿击杀朝阳天虞与东平台前村邹屠氏之后,邹虞联盟解体,邹氏南迁,虞氏留居豫东商丘的虞城。舜出生于此,及长迁荷泽,制陶为业。到了西周的时候,虞仲的后代在周文王的时候建立虞国,春秋时候为晋国所灭,后代以虞为姓,保留至今。
第2个回答  2013-05-20
目前虞姓人口列全国第二百六十八位。虞姓人口31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24%左右。
第3个回答  2013-05-20
161

虞姓源流 郡望堂号

一、姓氏源流
虞姓的来源主要有二:
1、来自舜帝。远古舜帝有一个称号叫有虞氏,所以舜帝又被称为
虞舜。虞舜就是虞氏的始祖。大禹治水有功,于是舜帝将帝位禅让给
大禹,大禹于是就把舜帝的儿子封在虞这个地方,并且建立了虞国,
他的子孙于是就将虞作为自己的姓,称为虞姓。
2、以国为姓。周朝时,武王执政以后封仲雍的庶孙于虞,建立了
虞国。春秋时期被晋国消灭,虞国的人民于是以国为姓,是为虞姓。
二、迁徙分布
虞姓的望族居住在会稽和陈留。
三、郡望堂号
郡望:
1、济阳郡:晋惠帝的时候将陈留郡的一部分划出来,设置了济阳
郡。在今天的河南省兰考县一带。
2、会稽郡:秦朝的时候设置。在今天的江苏省东南部以及浙江省
活上西部一带。治所在吴县,也就是今天的江苏省苏州市。
3、陈留郡:秦代设置陈留县,汉代改设陈留郡。在今天的河南省
开封地区。
堂号:
1、五绝堂:唐太宋曾经夸赞虞世南:“德行绝好,忠直绝好,博
学绝好,文词绝好,书翰绝好。”一时传为美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