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人和三者之间讲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如题所述

在中国古人的世界观里,天地是有灵的,有它自己的运行规律,人生在天地间,能与其它生物不同,也是有灵的,也有自己的规律,所以天地人三者合称“三才”,它们的规律称为“道”,即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

但这三者又不能各自独立,它们是互相依赖,互相支持,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简称“相生相克”)。它们的关系以和谐为最好。尤其是人,应该遵循天地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

因而,天地人三者和谐是世界的最美好状态。简言之,就是“天地人和”。这种观念经过世代相传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传统。

扩展资料

天地人三才的作用:

三才《周易》最早最明确最系统最深刻地提出了“天、地、人”三才之道的伟大学说。这个学说早就深入中华民族之心,贯穿于中华民族的人伦日用之中,牢固地培育了中华民族乐于与天地合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对天地与自然持有极其虔诚的敬爱之心。

中华民族与天地和谐相处,对于今后改进、调整、理顺、整合、协调人与天地即自然环境的平衡和谐发展的关系。

以及人与社会、人心与人身的平衡和谐发展的关系(即使生态、世态、心态的三态都得到同步平衡和谐发展),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实现世界和平发展,对创造人类更美好的明天,必将具有巨大的启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地人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8

天地人和三者之间讲的意思是将人置于天地之间,将人处于”和谐”与”平和”的世界之中,它所阐述的是一种思想,更应该是一种天地人和境界。

天:指事物运行的规律和法则;地:记载了天地间森罗万物,所有世事;人:可以改变这天和这地规律或法则的机会;和:中正平和。

在中国古人的世界观里,天地是有灵的,有它自己的运行规律,人生在天地间,能与其它生物不同,也是有灵的,也有自己的规律,所以天地人三者合称“三才”,它们的规律称为“道”,即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

但这三者又不能各自独立,它们是互相依赖,互相支持,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它们的关系以和谐为最好。尤其是人,应该遵循天地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因而,天地人三者和谐是世界的最美好状态。简言之,就是“天地人和”。这种观念经过世代相传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传统。

扩展资料

天地人和的说法最早出自于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原文是: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白话文意思是说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

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大又称作“逝”,逝称作“远”,远称作“反”。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这一章老子描述了“道”的存在和运行,这是《道德经》里很重要的内容,主要包括:“有物混成”,用以说明“道”是浑朴状态的,它是圆满和谐的整体,并非由不同因素组合而成的。“道”无声无形,先天地而存在,循环运行不息,是产生天地万物之“母”。

“道”是一个绝对体,现实世界的一切都是相对而存在的,而唯有“道”是独一无二的,所以“道”是“独立而不改”的。在本章里,老子提出“道”、“人”、“天”、“地”这四个存在,“道”是第一位的。它不会随着变动运转而消失。它经过变动运转又回到原始状态,这个状态就是事物得以产生的最基本、最根源的地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地人和 (中华民族的处世观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28

通俗的解释是人类自己和世界的和谐相处。

人,是做人,也是为人处世。人为万物之本,亦为世界之主。做人,是一种态度,也是一门学问。学会如何做人,则人生无忧也。我欲做人,应先学会立足于”天地”之”中”,以”中庸”的态度处理人生中的诸多事物,本是我始终的追求。

和,为”中和””和谐”之意。”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另外,”和”者,”鹤”也!鹤(和)翔(祥)千年。鹤,往返于天地,百鹤齐翔,秩序井然,群栖群落,互助互爱,俨然一温馨祥和的社会群落。

”天地人和”---将人置于天地之间,将人处于”和谐”与”平和”的世界之中。它所阐述的是一种思想,更应该是一种境界。”天地人和”,传承于古而宣扬于今,坚守”中庸”之道,顺应社会发展,共建”和谐”与”和平”。更有”天时,地利,人和"之意。

来源:

《孙子兵法》始计篇有云“天地人和”:“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凡此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扩展资料:

道法诠释:

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则纯任自然,以它自己的本来样子为法则。 “道”,是产生万事万物的本源,是无形无象的一切“物质”的根本,是“天地万物之母”。一切有形的物质形态,一切无形的物质形态,都从“道”中分离出来的。“道”,是有形物质形态和无形物质形态的混合体。

老子对“道”的描述是这样的:有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产生以前就存在了。它无声又无形,独立长存永无衰竭,循环运行而生生不息,它可以算做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叫它为“道”,再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大”。它广大无边而周流不息,周流不息而伸展辽远,伸展辽远而返回本原。

从我们生存的这个时空来说,“三才者”,天、地、人。人是顶天立地的,“天、地、人”在“道”中运行。

运行的规律是: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道”取法于自己的本然。“道”是总规律,总括整个宇宙物质形态运行的法则。而“天、地、人”,是仅仅从人类生存的这个“特定的”小时空而言的。 

“道”的内涵,无量无边,在不同的生存时空中,不同的“生命形态的人”,对“道”的认识和理解是不相同的。这即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高低不同的“生命形态的人”,智慧不一样,生活的空间、环境不一样,“道”的存在方式也不一样。 在佛、菩萨、缘觉、声闻,这四种圣人的眼睛中,看见的“道”,和我们凡夫所看见的、体悟到的“道”,是完全不一样的。

老子是世间的圣人,他老人家对“道”的观察点,是站在“天、地、人”之间。所阐述的“道”,正是为人类社会服务的。我们要以圣人为老师,以天地万物为老师,成就自己的人生大智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地人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3-05-19

“天地人和”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通常指的是天地、人类和自然界之间的和谐关系。它表达了观念,认为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规律和生态平衡,同时也要尊重人类自身的内在规律和价值。在中华文化中,“天地人和”还含有深刻的精神内涵,代表了人类追求内心和谐、社会稳定、世界和平的理念。这种和谐观念还体现在各种文艺作品、宗教信仰、习俗等方面。总的来说,“天地人和”是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的重要精神,强调自然和人类的和谐关系,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
第4个回答  2020-07-27
天地人就是天上的,地上的,还有各种人,君,亲,师,尊天地君亲师才能有发展,不尊重天地,搞环境污染,辱骂,无端批评领导,亲人,师傅,就会被天地人所排斥,没有容身之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