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认庐山真面目,下一句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不识庐山真面目下一句是只缘身在此山中。

出自于苏轼的《题西林壁》

原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

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扩展资料

其他有关于描写庐山的诗句:

1、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2、登庐山五老峰(唐代: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译文:五老峰坐落于庐山的东南,耸立如青天削出,就像一朵盛开的金色莲花。

登上峰顶可以揽取九江的秀丽景色,我将在这里巢居于云松。

3、湖口望庐山瀑布泉(唐代: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译文:瀑布从高高的庐山上落下犹如万丈洪泉,远望长长的半山腰,紫气弥漫。

飞流而下的瀑布奔腾着流过层层杂树,飘飘洒洒穿过重重云烟。

红日映照,恰似彩虹当空;天朗气清,如听到风雨声。

庐山到处是秀丽景色,水汽与烟云融为一体,更显出气象万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题西林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6-28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选自《题西赤壁》。《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第2个回答  2019-03-02

只缘身在此山中。

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

原文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是: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作品鉴赏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题西林壁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1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古诗出处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第4个回答  2019-06-03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