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大调卡农》要表达的是什么?

卡农是一种音乐谱曲技法,和赋格一样是复调音乐的写作技法之一,也是利用对位法的模仿技法。卡农同时也指以此种技法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

今天我们最熟悉的卡农作品乃是帕赫贝尔(Johann Pachelbel)的《D大调卡农》(Canon and Gigue in D),也称作《帕赫贝尔的卡农》

请问各位音乐达人,《D大调卡农》这首曲子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东西或者意境?

请提供下这首曲子的乐谱。

谢谢。

《D大调卡农》要表达的是至死不渝的爱情

《D大调卡农》创作背景

在帕赫贝尔10岁的时候一个人独自来到英国,被一个琴师收养,随后很顺其自然的也就学会了钢琴。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帕赫贝尔从一个小男孩变成了一个潇洒帅气,能弹得一手好琴的小伙子。可这时的帕赫贝尔全然不知,在隔壁村里,有一个名为芭芭拉的女孩喜欢上了自己。

当时的芭芭拉是全镇最漂亮的姑娘,家里也有钱有势。可从小被家里宠惯的芭芭拉却不敢向帕赫贝尔表白。最后芭芭拉想出来了一个办法,她决定去向帕赫贝尔学钢琴,借机可以靠近自己的心上人。

可毕竟芭芭拉向帕赫贝尔学琴的目的不纯,学了一段时间也没什么起色,帕赫贝尔就对她说:“你回去吧,你不适合学钢琴。”

这句话却惹怒了芭芭拉,她对帕赫贝尔说:“给我半年的时间,我一定会把奖拿回来。”就这样,在半年的时间里,芭芭拉刻苦练琴,终于在一个钢琴大赛上拿到了名次。她兴高采烈的去找帕赫贝尔,可是在动荡的年代,帕赫贝尔已应征入伍,赶赴前线。

这时芭芭拉对自己说,好,我等你回来。在度日如年的等待中,村长的儿子几次向芭芭拉提亲,可是芭芭拉也不予理睬,村长的儿子知道芭芭拉的心早已有了归属,便派人到前线找来了一具尸体,就说是帕赫贝尔的。芭芭拉信以为真,割腕自尽了。

当帕赫贝尔九死一生的回来以后,得知了此消息。在芭芭拉离开的半年里,帕赫贝尔已经爱上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写出来了第一部分,在前线的时候写出来第二部分,回来之后,在芭芭拉的墓前完成了整首曲子。 就在那天晚上,帕赫贝尔就在那座教堂,以同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扩展资料:

《D大调卡农》作品特点

这段卡农的和声进行被称为大逆循环,非常悦耳,从巴洛克时期直至现在被无数作曲家所喜爱并使用。初学作曲的人往往也会很自然地写出类似的和弦进行,足可见其容易理解的简单性和乐曲的优美性。不过,大逆循环也因此容易成为缺乏创意的代名词。虽然通常俗称为卡农进行,但它和传统的卡农曲式不是一个概念,需要特别注意。

另外,上述和弦(D - A - Bm - F♯m - G - D - Em/G - A)的一部分改为代理和弦,在低音部D - C♯ - B - A - G - F♯ - E (or G) - A这样的下行进行的乐曲也非常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D大调卡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13

表达的是至死不渝的爱情。此曲还作为代表人类文明的成就之一,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通过旅行者(Voyager)无人太空船送入太空。

在YouTube上,台湾人JerryC编曲的摇滚版本D大调卡农,截止2018年11月05日观看次数为21,933,392次。

乐谱:

特点

卡农的所有声部虽然都模仿同一个声部,但不同高度的声部依一定间隔进入,造成一种此起彼伏的效果,连绵不断的效果,轮唱也是一种卡农。在卡农中,最先出现的旋律是导句,以后模仿的是答句。

根据各声部高度不同的音程差,可分为同度卡农,五度卡农,四度卡农等;根据间隔的时间长短,可分为一小节卡农,两小节卡农等;此外还有伴奏卡农,转位卡农,逆行卡农,反行卡农等各种手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7-13

这段卡农的和声进行被称为大逆循环,非常悦耳,从巴洛克时期直至现在被无数作曲家所喜爱并使用。初学作曲的人往往也会很自然的写出类似的和弦进行,足可见其容易理解的简单性和乐曲的优美性。不过,大逆循环也因此容易成为缺乏创意的代名词。虽然通常俗称为卡农进行,但它和传统的卡农曲式不是一个概念,需要特别注意。

采取方式

因为它是最著名的卡农乐曲,有时也常以“卡农”代指。然而实际上卡农(Canon)并非曲名,而是一种曲式。卡农在字面上是“轮唱”的意思,吉格(Gigue)则是舞曲。

D大调卡农作于1680年前后,是巴洛克时期的室内乐作品,采用数字低音手法,供三个小提琴演奏。它曾被改编为多个不同版本,供不同乐器组合演奏。它原有吉格舞曲伴随,但现在很少演奏这段。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D大调卡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2-23
打那是人的那一种情感的表达是一种奋进,乐观勇敢。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9
在卡农乐曲中,帕切贝尔的卡农是最著名的一首,简单不过的曲调一再反复,高低声部遵守着严格的对位法则,各自规律地不断往前发展,和谐演奏出曼妙的旋律,最后光辉地结束,听起来却丝毫没有单调之感,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深远。
或许可以这样理解:人生,即使是在平淡而单调的重复中,生命的和弦却奏出永恒的迷人曲调。虽然日复一日近乎规律性的重复,过着少起波澜的沉闷生活,但与他人的情感和心灵交会也能谱写出毫不单调的幸福人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