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人用的是什么字体?

如题所述

使用隶书字体。

汉代书法承往瞻今,是书法在变革中逐渐定型的关键时期。隶书是汉代普遍使用的字体。隶书的出现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不仅使汉字趋向方正楷模,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用笔,为后来出现的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坚实基础。

隶书有古今之分,古隶指秦隶,汉隶则被称为今隶。隶书也有一个“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故事,据说秦朝小官程邈在云阳狱中为打发时间而钻研字体,将当时通行字体篆书的圆转改变为方折,使书写方便,易于辨认,是为隶书缘起。

至东汉时期,隶书进入了形体娴熟、流派层出的阶段,留下100多种汉碑,成为后世学习隶书的典范。东汉末年的桓、灵二帝时期,隶书最为鼎盛,成为正式的官方字体。

扩展资料

隶书的结构特点

1、字形扁方左右分展

隶字一反篆字纵向取势的常态,而改以横向(左右)取势,造成字形尚扁方,笔画收缩纵向笔势而强化横向分展。

2、起笔蚕头收笔燕尾

这是隶书用笔上的典型特征,特别是隶字中的主笔横、捺画几乎都用此法。所谓“起笔蚕头”,即在起笔藏(逆)锋的用笔过程中,同时将起笔过程所形成的笔画外形写成一种近似蚕头的形状。“收笔燕尾”,即在收笔处按笔后向右上方斜向挑笔出锋。

3、化圆为方化弧为直

这是隶书简化篆书的两条基本路子。不过如果不了解篆书的圆,就不易掌握好隶书的方。因为隶笔中的直画或方折,还无不包藏着篆字的弧势,所以隶笔的直往往有明显的波动性,富于生命力。实际上隶书的笔意,是建立在笔画运动方式基础上的。

4、变画为点变连为断

我们知道篆字不用点,即使用点也只是一种浑圆点。而隶书中点已独立了出来,不再依附于画,而且点法也日益丰富,有平点、竖点、左右点、三连点(水旁)、四连点(火旁)等等。

此外,隶书还将篆字中许多一笔盘旋连绵写成的笔画断开来写,大开了书写的方便之门,后来楷书更发挥了这种方式,更允许笔与笔间出现衔接痕迹,甚至笔断意连。

5、强化提按粗细变化

写篆书时用笔的纵向提按要求不现痕迹,而隶书则有意强调提按动作,形成笔画轨迹显著的粗细、转承变化,起、行、收用笔的三过程都有了明确的体现。这与后来的楷书已很相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隶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8

使用小篆字体。

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扩展资料:

汉朝风俗:

一、人人皆好跳舞

在汉朝,跳舞不是歌伎舞女的专利,也不是女性独享的权利,而是不以阶层来划分界限、不因贫富而改变的社会风俗,可以说,这是汉朝独有的一道风景,因为到了后世的朝代,这种风俗就随着历史的烟波而消逝了。

二、人人皆好唱歌

歌舞歌舞,有舞肯定得有歌,否则就是不完整的。汉朝人作歌,是随心情的,也是随意的,看到今天春色好,来一首;看到一件不好的事情,来一首;想到一件开心的事情,来一首。反正,不管男女老少、贫穷富贵,管他什么事,就得高歌一首。

三、尚武崇武

秦汉时期的中国,是“尚武的帝国”,按照汉朝的制度,“民年二十三为正,一岁为卫士,一岁为材官骑士,习射御骑驰战阵”。也就是说,每一个青年男性都会有习武的阶段。

而有一些地区的尚武之风更为炽烈,也就是现在的河北、山西北部、陕西中部和北部、甘肃地区,以及江苏、浙江一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2-06
汉朝书法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起初,汉承秦制,初用篆书,后来篆书呈现出衰落的趋势,隶书得到蓬勃的发展,并在东汉进入鼎盛时期;草书(章草)在汉代发展成为比较成熟的一种字体。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7-19
一、汉朝人字体:
1、小篆: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命李斯等人实行“书同文字”以秦篆为基础而出现一种简化的规范文字。字体均圆整齐,上紧下松,布白匀称,带有图案的装饰美。
2、隶书:相传秦始皇时,有个叫程邈的小官因罪入狱,隶书是由篆简化演变而出来的,为了简捷速写,变篆书圆转的笔划为万折的笔划,汉代盛兴,后世学隶书以汉碑为典范,用笔方中有圆的变化,端庄古雅,左右舒展,有均衡美。
3、草书:有大篆、小篆、古隶、今隶的草书。草书专门发展成一个具有特色的字体,是从汉代开始的。
二、字体简介:
1、小篆: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
2、隶书: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根据出土简牍,隶书起源于战国。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3、草书: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草书分为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第4个回答  2013-05-21
是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