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问题...务必要看....追加50!!!!!!!!!!!!!

一.填空(若满意,共追加10分.)
1.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 )四五声.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_归来.
3.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以_赞西湖.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也曾这样赞美过西湖:"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这是以_赞西湖.
二.回答问题.(若满意,共追加10分)
1.庐山在哪个省?钱塘江呢?

2.苏东坡是哪个朝代的?他有哪些诗?请写出诗词名称.(至少5个)

三.根据课文回答问题.(若满意追加30分)
课文内容:
"我们来背诗好吗?写月亮的,我一句你一句."小外甥向我挑战了.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他眼睛一眨就是一句.
他背:"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我回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完)
1.阅读以上诗句,请写出每句诗句选自哪首诗(写诗题),哪位诗人(朝代+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感情.(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 静夜思 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2.补充5句写月亮的诗句,要求同上(选自,作者,思想感情).

我只是个小学生..不高兴去找了..麻烦各位帮忙找一下..谢谢..
关键是问题3...呃...这个最难..但是我最需要...
拜托帮忙下..呃..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庐山在江西省 钱塘江在浙江省

苏东坡是北宋的 作品1.前赤壁赋 2.后赤壁赋3. 4.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5.春宵

1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唐朝。
诗名:《古朗月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5-29
一1、黄鹂
2、燕
3、西施;乱花渐欲迷人眼
二1、江西省;钱塘江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的青芝埭尖,至杭州闸口
2、宋代(北宋);《念奴娇》、《水调歌头》、《念奴娇》、《水调歌头》
三1、(1)李白 唐朝 诗名:《古朗月行》表达了儿童对月的遐思和猜想。
(2)苏轼 北宋 诗名:《水调歌头》对亲人的怀念
(3)李白 唐朝 诗名:《静夜思》 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4)孟浩然 唐代 诗名:《宿建德江》诗人流浪异乡。
(5)张继和 唐代 诗名:《枫桥夜泊》诗人的旅愁表现出来。
(6)李白 唐代 诗名:《峨眉山月歌》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
2、(1).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三国·曹操《短歌行》
(2). 月明星稀,乌雀南飞——三国·曹操《短歌行》
(3).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唐·《梦游天姥吟留别》
第2个回答  2008-05-31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庐山在江西省 钱塘江在浙江省

苏东坡是北宋的 作品1.前赤壁赋 2.后赤壁赋3. 4.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 5.春宵

1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唐朝。
诗名:《古朗月行》
1,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唐朝。
诗名:《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解释:小时侯,年少无知,误将月亮当作又圆又亮的白玉作的盘子!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 宋
诗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解释: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传说神仙世界里只过几天,地下已是几千年,故此设问。)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象在人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诗名:静夜思

解释:映照在井栏上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ps. 床是井栏的意思,不是卧室的床

4,野旷天低树,江青月近人:
孟浩然 唐
诗名: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青月近人

解释:这首诗写了江边夜景,表现了诗人的旅愁。
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即移动小船;“泊”指停泊夜宿;“烟渚”,烟雾朦胧的小洲。这一句点了题,介绍了诗人观赏景物的立足点。次句“日暮客愁新”,“日暮”即黄昏时分,“客愁新”是指诗人客居他乡,增添了忧愁。这句写了诗人欣赏景物的心情。
第三句写江边的远景。“野旷天低树”,诗人站在船头,极目远眺,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第四句写江中的近景。“江清月近人”,江水清澈,倒映在江中的月影,似乎更加靠近船上的诗人。这特殊的景象,只有立足于船上才能领略到。在这十分成功的对比描写中,表现了诗人含而不露的淡淡哀愁。
此诗前两句是触景生情,后两句是托景抒情。全诗淡而有味,耐人咀嚼。

一1、黄鹂
2、燕
3、西施;乱花渐欲迷人眼
二1、江西省;钱塘江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的青芝埭尖,至杭州闸口
2、宋代(北宋);《念奴娇》、《水调歌头》、《念奴娇》、《水调歌头》
三1、(1)李白 唐朝 诗名:《古朗月行》表达了儿童对月的遐思和猜想。
(2)苏轼 北宋 诗名:《水调歌头》对亲人的怀念
(3)李白 唐朝 诗名:《静夜思》 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4)孟浩然 唐代 诗名:《宿建德江》诗人流浪异乡。
(5)张继和 唐代 诗名:《枫桥夜泊》诗人的旅愁表现出来。
(6)李白 唐代 诗名:《峨眉山月歌》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
2、(1).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三国·曹操《短歌行》
(2). 月明星稀,乌雀南飞——三国·曹操《短歌行》
(3).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唐·《梦游天姥吟留别》
第3个回答  2008-05-29
1
黄鹂

西施;乱花渐欲迷人眼;花草
2
浙江;江西
北宋;。《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水调歌头》《赤壁赋》《三吏》《三别》
3题楼上答的就很好
记得加分偶
第4个回答  2008-06-05
1黄鹂 2燕 3西施 4乱花渐欲迷人眼 5花 6庐山:江西 7钱塘江:浙江 8宋 9《水调歌头》 《饮湖上初晴后雨》 《杨花词》 《望江南》 10他背:"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古朗月行》
我回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静夜思》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峨眉山月歌》
是《练习与测试》上的吧

参考资料:SAKURAkinomoyo

第5个回答  2008-05-29

1.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莺啼四五声。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3.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以西施赞西湖。乱花渐欲迷人眼,花草.

1.庐山在江西,浙江省海宁市。
2.苏东坡是北宋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晓景》、题西林壁、春宵 .
1
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唐) 古郎月行 表达了儿童对月的遐思和猜想。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宋) 水调歌头 作者感叹人生短暂要即时行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唐) 静夜思 作者思念故乡。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唐) 宿建德江 诗人流浪异乡。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 枫桥夜泊 诗人的旅愁表现出来。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唐) 峨眉山月歌 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
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作者感叹人生短暂要即时行乐。
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 古郎月行 表达了儿童对月的遐思和猜想。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 静夜思 作者思念故乡。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宿建德江 诗人流浪异乡。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