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古诗的所有分类及格式

最好每一种格式和分类都举一个例子

唐诗格律:
* 五言绝句[仄起式] *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例词参考·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以
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晚唐以后,首 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说明:此五言绝句的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 五言绝句 [平起式]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 

·例词参考·

听 筝 [唐]李端

鸣筝金粟桂,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是误拂弦。

(注: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
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说明:此五言绝句的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 七言绝句 [仄起式] *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 

·例词参考·
为女民兵题照 毛泽东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注: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
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说明:此七言绝句的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 七言绝句[平起式] *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 平仄仄平。
        [△]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注: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五言绝句
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晚唐以后,首句用邻韵是容许的。)

·例词参考·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说明:此七言绝句的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 五言律诗 [仄起式] *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字外加括号表示可平可仄。]

·例词参考·
春 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峰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说明:此五言律诗的另一式,首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 五言律诗 [平起式]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 平 平仄仄平。
            △ 

·例词参考·
山居秋螟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青泉石是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说明:五言律诗的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 七言律诗 [仄起式] *

[仄]仄 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 

(律诗首句多为压韵)

·例词参考·
书 愤 [宋]陆游

昌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认堪仲伯间?

说明:此七言律诗的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 七言律诗 [平起式] *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 平仄仄平。
        [△]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 平仄仄平。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 
(律诗首句多为压韵)

·例词参考·
登庐山 毛泽东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长 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说明:此七言律诗的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古诗分类
一.古体诗(古体诗是唐代人对唐代以前诗歌的称说)
1.汉魏乐府
2.南北朝民歌
3.六朝文人诗
4.杂体诗
5.古风(唐朝以后的人仿照古诗所写的诗歌)
古体诗的共同特点是每首句数不限,字数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多种,不讲究平仄对仗.
二.近体诗(近体诗是同古体诗相对的诗歌体裁,是唐代出现的格律诗)
1.律诗①五方律诗
②七言律诗
③排律(每首十句以上)
2.绝句①五言绝句
②七言绝句

上面是按体裁的
按内容的有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忘我诗、第二人称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6-06
1、名胜古迹: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楼》崔颢)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登岳阳楼》杜甫)

2、惜时: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陶渊明)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恨歌》)

3、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颜真卿)

4、夏天: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孟夏》贾弇)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山亭夏日》高骈)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观刈麦》白居易)

5、母爱: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游子吟》孟郊)
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母旧吆?(《晒旧衣》周寿昌)

6、父爱:

7、同学:
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祖咏)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徒步归行》杜甫)
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行路难五首》贺兰进明)

8、思乡: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王安石)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李白)

9、怀友: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曲》王维)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李隐)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寄李儋元锡》韦应物)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船。(《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

10、赞老师: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勤求》葛洪)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广潜书》李觏)

11、风: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无题》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动。(《无题》李商隐)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优胜。(《草》白居易)

12、花: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无题》李商隐)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乌衣巷》刘禹锡)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韩翃)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春思》皇甫冉)

13、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终南望余雪》祖咏)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14、月: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精帘卷近秋河。(《宫词》顾况)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月夜》刘方平)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张继)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张九龄)

15、山水: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送友人》李白)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次北固山下》王湾)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由于实在无法找到关于父爱的古诗,所以找了几首关于父亲母亲的现代诗]
补丁
补丁一样生活着,他找到郁水霓裳上的破裂
用纤维的体态棉的内心,他咬住故乡
拼命捂住他的死穴。把家的褴褛藏进阴影
一块流浪的布,找到18年的借口,成为配角
在村庄的深处,被母亲穿针引线
织成水井湾一幕最先受招安的流云

真理
打开郁水的两条岸,我在她睫影下的血丝里迷路已久
黄豆一畦、绿豆一坎、红豆一坡
我身陷五谷,秉承了籽实的基因,把土地的营养用完
把母亲的肥沃花光。我皮黄肉白,接过薪传的火
我走过家乡前往异乡,怀揣着随处可以打开的真理:
村庄,村庄,你注定让我中空质脆,终生迷惘

血色
在茫茫大雪中突围,父亲像一根孱弱的茅草
跌进血泊,两间石屋在疼痛……雪花开了
血花开了,母亲的额头神灯一样闪耀
身体上的凹凸火苗一样颤动,命运一样摇曳
一寸一寸的皮肤在积雪,在热爱,在沸腾
为了生命的标本,又一株孱弱的茅草诞生了
一、平起式
A:首句入韵的(平起平收) 《自夏口至鹦鹉洲望岳阳寄元中函》
平平仄仄仄平平 汀洲无浪复无烟
仄仄平平仄仄平 楚客相思盖渺然
仄仄平平平仄仄 汉口夕阳斜渡乌
平平仄仄仄平平 洞庭秋水远连天
平平仄仄平平仄 孤城背岭寒吹角
仄仄平平仄仄平 独戍临江夜泊船
仄仄平平平仄仄 贾谊上书忧汉室
平平仄仄仄平平 长沙谪去古今怜

B:首句不入韵(平起仄收) 《客至》
平平仄仄平平仄 舍南舍北皆春水
仄仄平平仄仄平 但见群鸥日日来
仄仄平平平仄仄 花径不曾缘客扫
平平仄仄仄平平 蓬门今始为君开
平平仄仄平平仄 盘殄市远五兼味
仄仄平平仄仄平 樽酒家贫只旧
仄仄平平平仄仄 肯与邻翁相对饮
平平仄仄仄平平 隔篱呼取尽余杯

二、仄起式
A:首句入韵的(仄起平收) 《别舍弟宗一》
仄仄平平仄仄平 零落残魂信黯然
平平仄仄仄平平 双垂泪别越江边
平平仄仄平平仄 一身去国六千里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万死投荒十二年
仄仄平平平仄仄 桂岭瘴来云似墨
平平仄仄仄平平 洞庭春尽水如天
平平仄仄平平仄 欲知此后相思梦
仄仄平平仄仄平 常在荆门郢树烟

B:首句不入韵的(仄起仄收) 《再受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仄仄平平平仄仄 去过十年同赴召
平平仄仄仄平平 渡江千里又分歧
平平仄仄平平仄 重临事异黄函相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黜名惭柳士师
仄仄平平平仄仄 归目并随回雁尽
平平仄仄仄平平 愁肠正遇断猿时
平平仄仄平平仄 桂江东过连山下
仄仄平平仄仄平 相见长吟有所思七律所有句子的第一个字都是可平可仄的,第三个字除了“仄仄平平仄仄平”的句式以外也都是可平可仄的。“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式第三个字如果是仄就会造成孤平,所以只能是仄音。
平平仄仄仄平平 汀洲无浪复无烟
仄仄平平仄仄平 楚客相思盖渺然
仄仄平平平仄仄 汉口夕阳斜渡乌
平平仄仄仄平平 洞庭秋水远连天
平平仄仄平平仄 孤城背岭寒吹角
仄仄平平仄仄平 独戍临江夜泊船
仄仄平平平仄仄 贾谊上书忧汉室
平平仄仄仄平平 长沙谪去古今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