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孔子孟子庄子名言含出处大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孔子名言

1
、敏于事而慎于言。

【译文】人应在做事上主动积极但在说话上谨慎。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
而更加危险。

3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4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讷
n
è:语言迟钝,不善讲话

敏:敏捷

5
、德不孤
,
必有邻。

【译文】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
,
一定会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6
、听其言而观其行。

【译文】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7
、敏而好学
,
不耻下问。

【译文】敏:聪明。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8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指人应该有这样的品质
,
然后才可称得上是君子。

9
、敬鬼神而远之。

【译文】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

10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译文】
自己立身修德,
也要让别人立身修德。
自己通达事理也要让别人通达事理。

11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译文】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信:相信;好:爱好。相信并爱好古代的东西。

12
、默而识之
,
学而不厌
,
诲人不倦。

【译文】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13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就是说君子要取财有道,由不义之财得来的福与贵,对本人来说就像浮云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墨子

名言赏析

————真火客整理

2
一般没有任何的意义。

14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译文】发奋用功连吃饭也不记得,便高兴得忘了忧虑,连入老境也未觉察。

1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16
、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译文】
君子心胸开朗
,
思想上坦率洁净
,
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
小人心里欲
念太多
,
心理负担很重
,
就常忧虑、担心
,
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

17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天气冷了,所有的草木都凋零,只有松树与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人生要在最后看结论,人要在艰难困苦中才看得到他的人格,平常看不出来。

18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聪明人不会迷惑
,
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
,
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19
、君子成人之美。

【译文】谓君子当促成他人之好事。

20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如果他自己就行为端正,哪怕他不命令别人这样做,别人也会照做;如果
他自己行为不端,即使他命令别人这样做,别人也不会服从他的命令。

21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贪图小便宜就做不成大事。

22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23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
眼光,周密的考虑。

2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

25
、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文】小事情上不能忍耐
,
就会打乱大的计谋。

26
、知之为知之
,
不知为不知
,
是知也。

【译文】知道就是知道
,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
这就是聪明的态度。

27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28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译文】路上听来便在路上传播
,
这是有道德的人应该抛弃的作风。

29
、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志向不同,不在一起谋划共事。

人生态度

30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墨子

名言赏析

————真火客整理

6
[
译文
]
(孟子说:


如果西子施身上沾了肮脏,别人走过她身边时也会掩着鼻子;
虽然是个面貌丑陋的人,如果他斋戎沐浴,也一样可以祭祀上帝。


孟子曰: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
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
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离娄下)

[
译文
]
(孟子说:


世上人常说不孝的事有五件:四肢懒惰,
(不事生产)不管父
母的生活,一不孝;好下棋、饮酒,不管父母的生活,二不孝;贪恋钱财,偏袒妻
子儿女,不管父母的生活,三不孝;放纵耳目的欲望,使父母受到耻辱,四不孝;
逞勇力好打架,危害了父母,五不孝。


孟子曰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
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
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告子上)

[
译文
]
(孟子说:


同情别人的心,人人都有;知道羞耻的心,人人都有;对别人
恭敬的心,人人都有;明辨是非的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恶心属于义,
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不是外人强加给我的,是我本来就有
的,不过是没有去思考追求罢了。


孟子曰: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
鸡犬放,
则知求之;
有放心而不知求。
学问之道无他,
求其放心而已矣。

(告子上)

[
译文
]
(孟子说:


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放弃正路不去走,丧失了良心不去
求,太可悲了!人丢了鸡犬,都知道去找,良心丢了却不知去找,治学问的道理没
有别的,就是把丧失了的良心找回来就行了。


孟子曰:

拱把之桐梓,
人苟欲生之,
皆知所以养之者。
至于身,
而不知所以养之者,
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

(告子上)

[
译文
]
(孟子说:


仅仅一两把粗的桐树梓树,人们要想叫它生长起来,都知道怎
样去培养它。
至于对自己,
却不知道怎样去培养,
难道爱自己还不如爱桐树梓树吗?
真是太不动脑子了。


孟子曰:

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
者为大人。

(告子上)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墨子

名言赏析

————真火客整理

7
[
译文
]
(孟子说:


身体有重要部分和不重要的部分,有大处也有小处。不要因保
养小的部位而影响大的部位,不要因为保护次要的部分而影响了重要的部分。只保
养小部位的人是道德低下的小人,而养其身体中大部位的人则是高尚的君子


孟子曰: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尽心上)

[
译文
]
(孟子说:


人不可以没有羞耻,
不知道羞耻的那种羞耻,
是真正的羞耻了。


曹交问曰:

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


孟子曰:

然。

(告子下)

[
译文
]
曹交问道:

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这样的好人,有这话吗?


孟子说:

有的。


孟子曰:

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尽心上)

[
译文
]
(孟子说:


羞耻之心对于人关系重大,干诡诈投机事情的人是没有地方用
得着羞耻之心的。如果不以赶不上别人为羞耻,那又怎样能赶上别人呢?


孟子曰:

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饮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
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

(尽心上)

[
译文
]
(孟子说:


饥饿的人吃什么都美,干渴的人喝什么都甜,这是由于没有尝
到饮水和食物的正常味道,因为饥饿与干渴损害了他的味觉。难道只有嘴舌和肚子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墨子

名言赏析

————真火客整理

8
有饥饿干渴的损害吗?人心也都有类似的损害。如果人能够不使饥饿干渴造成的那
种损害,成为人心的损害,那就不会把比不上别人作为忧虑了。


孟子曰: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
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
——
所求于人者重,
而所以自任者轻。

(尽心下)

[
译文
]
(孟子说:


语言浅近而意义深远的话,这属于善言;运用简单但影响广泛
的方法,这属于善道。君子的语言,看去平平凡凡但都含着很深的道义;君子的操
守,
以修养本身入手进而达到使天下太平。

一般人的毛病就在于放下自己的田不去
种而来耕别人的田
——
对别人要求十分严格,可自己承担的却很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