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明知曹操“汉贼”的真面目,为何还要一心一意为他效力?

如题所述

荀彧其实一直是以汉臣自居,他也是在《三国志》和《后汉书》中都有传记的人,他死后传记能被写入《后汉书》说明他终身以汉臣自居,也是后世人对他的忠诚的肯定。


但是荀彧对于曹操即使欣赏和佩服他的能力,最初也是认为曹操是能兴复汉室的人才,所以荀彧在最初是死心塌地跟随曹操兴复汉室。

荀彧的出身

荀彧出身东汉的豪门士族,家族名望很高,荀氏家族世代都以效忠汉朝为荣。所以即使在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时代,荀彧一直还是抱有兴复汉室之心态。


荀彧最初投靠的是家族声望都很高的四世三公的袁绍,但是跟随了袁绍一段时间,荀彧发现袁绍其人志大才疏,而且也无心兴复汉室,所以荀彧背弃袁绍而投奔了曹操。


因此从这里也可看出荀彧是对汉室非常忠心,在最开始的时候,曹操的势力并不是很强大,那时期曹操还是一个热血青年,不能说他是立志兴复汉室,但是当时的曹操也是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招揽人才。


想在乱世有一番作为,还有着兴复汉室想法的曹操受到了荀彧的关注,所以当荀彧背弃袁绍之后,他投奔了胸怀大志,且还有兴复汉室之心的曹操。


随着时间的推移荀彧的想法也在发生变化

荀彧最初时和曹操是惺惺相惜,因为他们两个人都非常有能力有才华,所以都很认可对方。荀彧也是曹操集团中极力主张曹操迎接汉献帝的人。


因为荀彧忠于汉室,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过程中,他看透了军阀本性,所以他知道汉献帝不管落入谁的手里,都未必能得到尊重。



我们假设一下如果汉献帝沦落到孙策或者刘备手里,大家觉得汉献帝能会比在曹操手里过得好吗?

所以荀彧正是看透了这一点,他才极力主张曹操迎接汉献帝,汉献帝在曹操手中,至少荀彧在曹操集团,他可以规劝曹操对汉献帝进行礼让和尊重。事实证明曹操确实对汉献帝还是比较尊重,在曹操这里汉献帝至少得到了表面上的尊重和礼遇,相比在军阀董卓和叛将李傕以及郭汜等人的威胁之下,汉献帝在曹操这里不知道好了多少。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荀彧越发觉得兴复汉室已经近乎于无望了,但是他内心中总是对汉朝抱着那么一丝希望,所以他只能做到能延续汉朝国祚就尽量延续。


到了后期曹操势力越来越强大,这时候荀彧也是对曹操心知肚明了,即使如此,荀彧还能如何?他也没有办法,他没有能力改变当时的局势,他只能做到规劝曹操,如果曹操有篡位之心,他会以死劝谏。


曹操在世时有野心但是没有实践

其实荀彧与曹操算是知己,他比较了解曹操,他知道曹操还是有些顾及后世名声,曹操当时所做的一切无非是为后人奠定基础,所以荀彧知道只要曹操在世时没有篡位野心,那么大汉江山就还能继续延续。



曹操对汉献帝称臣就是一块遮羞布,因为在那个时代只有刘姓才能称王,所以当曹操称王时那就是篡位的前奏了,也就是说这块遮羞布就荡然无存了。


因此荀彧在曹操要称魏王时他急了,跳了出来,以死力谏曹操不可称王,荀彧出于忠于汉室朝廷的目的还是为了自己身后的名声以及荀氏家族的名声,他都要奋不顾身的阻止曹操称王。


荀彧不是不知道曹氏必定取代刘氏而立,他只是不想这件事发生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他也不希望这件事发生在曹操还活着的时候,因为毕竟荀彧作为汉臣辅佐了曹操一辈子,所以他希望曹氏取代刘氏的事情发生在自己和曹操死后,只要死后哪怕洪水滔天也和自己没有关系了。


但是曹操早早称王,让荀彧担心害怕曹操会在有生之年篡汉自立,所以他拼命阻止曹操称王就在于此。但是曹操称王势在必行,因为曹操想为自己的后人奠定基础,必须称王才能让继承王位的曹丕声望更高。


曹操称王可以说是触犯到了荀彧的底线,荀彧只能以死向曹操表明自己是忠于汉室的志向。


写在最后

荀彧即使在后来明知曹操是有着篡汉自立的野心,但是荀彧依然为曹操效力,他其实更多的还是抱有一丝幻想,他认定了曹操是能压制各路诸侯,能使得汉室江山得以延续,所以他为曹操效力,其实更多的是出于延续汉室江山。


只要篡汉自立的事不在荀彧和曹操在世时发生,那荀彧都可以包容,但是曹操称王就是在为篡位做准备,荀彧担心曹操生前就篡位,所以拼命阻止。


但是他哪知道曹操本意是想把篡位大事业交到曹丕手里,所以荀彧最终还是为了汉室和多年的知己曹操决裂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6
虽然他是汉奸,但是他是一个有实力的人,同时带领士兵作战也是有一套的,所以他看中的是他的能力,并不在乎他是一个什么人,所以才会为他效力。
第2个回答  2020-12-26
因为只有在曹操手下才有机会慢慢谋划,将皇帝救出,恢复大汉的统治。
第3个回答  2020-12-26
曹操在早期的表现与荀彧的理想是一致的。曹操是这个乱世中唯一的有理想,忠于汉室的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