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的原文、意思、写作背景、作者简介

如题所述

作品原文
相见欢⑴林花谢了春红⑵,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⑶,相留醉⑷,几时重⑸?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作品注释⑴相见欢: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三十六字,上片三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⑵谢:凋谢。⑶胭脂泪:原指女子的眼泪,女子脸上搽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红色,故云。在这里,胭脂是指林花着雨的鲜艳颜色,指代美好的花。⑷相留醉:一本作“留人醉”。 ⑸几时重:何时再度相会。作品译文林花调谢,失去了春天的红艳,未免过于匆匆。无奈摧残它的,有那朝来的寒雨和晚来的风。风雨中的残花,像女子脸带胭脂把泪淌,使人迷醉,更不知何时才能重逢?人生长恨,就像那流水长向东。作者简介

李煜(937—978),南唐后主,词人。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李璟第六子,公元961—975年在位,世称李后主。降宋后,封违命侯,被毒死。能诗善文,爱好音乐,亦工书画,尤以词名,被誉为“千古词帝”。其词以降宋为界,可分前后两期。前期词大都描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柔靡,亦有清丽之作;后期词多抒发亡国被俘的痛苦以及对往昔帝王生活的怀念。艺术上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在题材和意境方面突破了晚唐以来以艳情为主的窠臼,提高了词的文学表现功能。现存词44首,诗16首。后人将李璟与他的词合刻为《南唐二主词》。写作背景: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此词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它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表面上是伤春咏别,实质上是抒写“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深切悲慨,这种悲慨不仅是抒写一己的失意情怀,而且是涵盖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是一种融汇和浓缩了无数痛苦的人生体验的浩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2-23
你想问谁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