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择校,都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如题所述

现在考研已经慢慢成为很多大学生在毕业时首要的选择了,因为很多人都想提高自己的学历,来寻找一份更好的工作。而且考研也会提高一个人的知识文化水平,让他在学习中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那么如果我们在选择学校的时候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一、学校离家的距离

首先我们要考虑的就是学校离家的距离远不远,因为如果考生毕业以后想回家工作的话,最好选择一个在他家附近的学校,这样他拥有的资源也多一点,而且离家乡近一点也是好的。离家近的话,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不会差距太大,也会方便考生周末回家看望父母,不会与父母分别太久。

二、专业的报录比

其次重要的就是要看专业的报录比了,如果一个学校他这个专业很好,但是报录比却很低的话,这就说明总体的竞争压力是比较大的,那么就需要你付出很高的努力。如果你想让自己稍微轻松一点点的话,就可以选择一个报录比比较高的学校,这样竞争就没有那么激烈。最后你就很有可能考研成功了,因为考研毕竟是一个选拔性考试,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的,不仅仅是学校的好坏,而且还有你的竞争对手,这都是要考虑在内的。

三、学校的学术氛围

如果有的同学想继续读博的话,一定要好好研究目标学校的学术氛围。就像北京的一些高校,他的学术氛围是很浓重的,考取这些学校的学生,在以后也可以继续读博,他们深造的机会就多一些了,决定要自己发展方向的考生一定要想清楚。

考研不仅仅要考虑个人的努力,而且学校城市的远近专业的好坏,这些都是要考虑在内的,这决定了你成功的概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22
建议所有同学在考研时一定要重视择校,考得好不如选择好,真的不是随便说说,每年都有高分落榜,也有低分捡漏,原因就在学校选择。

在择校时,要了解下面这些数据:

数据一:招生人数

院校每年计划招生人数对于考生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一些热门专业,考生在报考前尤其要留意招生人数,从而合理分析,理性报考。通常来说,考生要关注分析目标院校近三年的数据情况。

数据二:报考人数

报考人数这项数据能帮助考生明确同一目标院校、目标专业会有多少人和自己竞争。考生可根据报考人数大致判断心仪院校和专业的竞争情况。

数据三:报录比

通常来说,考生在选择学校前要关注报录比。什么是报录比?报录比就是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2021年清华大学研招办相关负责人曾介绍,2021年清华大学共有11个学科门类、24个专业学位类别、39个院系、76个专业进行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报考人数超过2万人,增幅8%。部分热门专业报考人数甚至超过2000人。总体报录比为5.8:1,其中全日制报录比为9.3:1,新院系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公共卫生专业报录比为5.7:1,新项目技术转移硕士项目报录比为7.2:1。

这些报录比数据侧面反映该专业的热门程度、竞争激烈度,是研考生选择学校的重要参考。

数据四:复试分数线

复试分数线是研考生对于自身复习备考情况的一个参照。考生可结合自己的目标院校关注近五年国家线、34所自划线院校分数线等。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院系不同专业分数线不同,考生要具体到目标专业进入复试的分数线要求。

专业院校招录数据库可以查询到这些数据,不管是哪一届考研的学生,建议在决定考试方向之前都查询了解一下,把备选目标院校的招录数据作为最终确定的一个参考因素,不要单纯凭着一腔热血要冲哪所学校,那样会非常危险,尤其在当下这种考研高考化的情况下,盲目选择很可能确定了一所极难上岸的学校,导致自己一年备考白费,需要再来一年。

所以希望同学们一定谨慎选择目标院校,结合多方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分析得出最符合个人需求的院校。
第2个回答  2021-11-23
考研择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这个学校的发展前景,教学资源,教授学位的多少,学校的含金量,毕业之后就业率如何,你报考的专业在这所学校的知名度。
第3个回答  2021-12-07
考研是需要注意很多因素的,一个是这个学校这个科目的分数线,第二个是这个学校这个科目的资源以及环境,宿舍环境,师生氛围等等等等。
第4个回答  2021-11-22
要考虑城市的发展情况,城市的学术氛围,学校和家乡之间的距离,学校的地理位置,学校的专业情况,学校的配置和师资力量,都是要考虑到的因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