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突发事件和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

课堂突发事件和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

教师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原则和方法

教师处理突发事件的原则

(1)要及时:一旦出现特殊情况,教师要迅速即使地进行处理,否则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

(2)要理智:课堂上发生的突发事件很出人意料,扰人心烦,但教师面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切忌急噪、冲动、感情用事,而必须做到沉着冷静、判断正确,感情要克制,行动要果断,处理要谨慎。

(3)要有艺术性: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首先要机敏、迅速而准确地判断问题、然后因势利导,恰当、妥善地解决问题。

(4)要有教育性: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往往对课堂教学造成消极的影响,教师在处理时,要切忌“以牙还牙”、“以毒攻毒”,或把全班学生当做“替罪羊”,大吼大叫。而应以真诚的爱心去感化学生,真切、自然地去肯定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从而是学生自觉地改正错误,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达到教育全体学生的目的。

由于突发事件性质的复杂性,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策略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但原则上至少有三点:

其一,尽量化解矛盾,不要激化矛盾。当堂解决不了的妥善搁置,留待课后解决,尽量少花时间处理,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

其二,以学生的自尊心为中心,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势利导,灵活变通,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切不可任意责罚。

其三,加强课堂组织调控,营造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0
1、整体问题,当场处理。
这一类问题对于差的班级来说可能是经常存在,也是大多数人存在的问题。比如:课堂上乱哄哄的,分不清到底是谁在说话,是谁在乱,分不清主次。另一类是虽然不是大多数,但影响到整体。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决定进行当场处理。对于学生的严重错误可以进行当场批评,这里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当众场合下最好避免使用“点名式”的批评,可以采用“波拿巴”式的批评方式,要避免正面的冲突,这样既保证了学生的面子,同时也起到了教育的效果。当然也可以采用注意转移法:如教室里乱哄哄的,可以进行灵活的处理,如可以采取小练习、小测试的方法,或个别提问,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采取欲擒故纵的方法:当教师授 课呆板、单调、枯燥的时候,学生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开始交头接耳,或做其它的事情,这时教师可以先停一下,略等片刻,这样的话学生会不自觉的停下来,看看老师为什么不讲了。这样就可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到学习上来。在这里,如果是属于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低下的原因而引起学生不好好地听课,就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即时地调整、改善和提高。
2、局部问题,个别处理。
问题出现在局部或只影响到极少数人的话,可以进行“微型”处理,即个别处理。如:两个学生不注意听讲,在开小差,小声说话,或者在“捣乱”,但影响不大的话,充其量只影响到周围的四五个人。如果当众把他们叫起来批评一顿的话,本来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大多数学生也并没有受到影响,教师这顿批评反而影响了多数人。类似这样的问题可以采取“个别提问”的方法,在适当的时机提问他们,他们心里自然明白是什么原因。这样的话周围的人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样既巧妙的处理了问题。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还不影响其它学生。
3、“个性”问题,无声处理。
对于个别人的问题,在没有影响他人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眼神、表情、动作手势等向他做出暗示,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其它的无声处理方法。如有的学生在上课时看课外书,除了可以用上面的方法以外,可以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去,也可以在巡回辅导、检查练习时,有意识地到他身边一站,一般如果不是那种“铁杆式”不是经常看书的学生,只是偶犯,不要轻易的没收学生的书或当众销毁书,可以课下对它的书进行质的检查,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