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孙悟空会决定大闹天宫和龙宫?

如题所述

 《西游记》故事里,孙悟空原是天产石猴,只有三百多年的寿命,为此,不甘心的他到处寻师问道,好不容易得遇菩提祖师,学了些本领,却因为人前卖弄,失了本来面目,被赶回花果山,正逢混世魔王闹事,恰好顺势除魔、重整家业。



  这花果山乃是先天福地,不受上古三大势力拘管,孙悟空又得了长生妙道,摆脱了阎王拘束,在此逍遥自在,却又人心不足,新生事端。

  你问怎得?孙悟空去傲来国的都城,把兵器库里头的兵器都偷了来,演练群猴,计有四万七千馀口,惊动满山怪兽,各样妖王,每年献贡,随班操备,随节征粮,四时点卯。

  水里可能去得

  话说狼、虫、虎、豹麂、獐、麂、狐、狸、獾、狮、象、狻猊、猩猩、熊、鹿、野豕、山牛、羚羊、青兕、狡儿、神獒……各样妖王,共七十二洞都来参拜猴王为尊。



  于是乎,花果山纷纷攘攘,群猴们日逐家习舞兴师,弓弩熟谙,兵器精通,孙悟空喜之不尽,却又嫌弃自家这口刀着实榔槺,不遂意。既有有不足之处,便有四老猴教唆、怂恿,上前启奏道:

  “大王乃是仙圣,凡兵是不堪用;但不知大王水里可能去得?”

  孙悟空自恃神通广大,上天有路,入地有门,水不能溺,火不能焚。自然神气答之:“那些儿去不得?”四猴道:

  “大王既有此神通,我们这铁板桥下,水通东海龙宫。大王若肯下去,寻着老龙王,问他要件甚么兵器,却不趁心?”

  你瞧?在四老猴的教唆、怂恿之下,孙悟空这个初世为人,还处在叛逆期的熊孩子,自恃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于是,使一个闭水法,捻着诀,大闹龙宫去了。



  既然四老猴说自己是仙圣,凡兵不堪用,自然得找东海龙王要一件神兵。既然凡兵不堪用,凡衣自然也不堪用,不配自己仙圣的身份,顺便又勒索了一副行头。

  籍名在箓,拜受仙录

  《西游记》故事里,孙悟空这熊孩子去了东海龙宫,抢了兵器和衣、帽、鞋子,又在幽冥地府来了一通行为艺术的“乱画”,被这两处管事的人,告了御状。玉皇大帝听了很生气,马上就要派出神将下界收伏,太白金星却说:

  “上圣三界中,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奈此猴乃天地育成之体,日月孕就之身,他也顶天履地,服露餐霞;今既修成仙道,有降龙伏虎之能,与人何以异哉?臣启陛下,可念生化之慈恩,降一道招安圣旨,把他宣来上届,授他一个大小官职,与他籍名在箓,拘束此间,若受天命,后再升赏;若违天命,就此擒拿。一则不动众劳师,二则收仙有道也。”

  所以,玉皇大帝之所以改了主意,着文曲星官修诏,着太白金星招安,宣孙悟空上天,是受了太白金星的教唆、怂恿。



  《西游记》故事里,孙悟空去过了海底与地底,这不,正思量要上天走走,却就有天使来请,居然急整衣冠,门外迎接,跟着太白金星上天去,拜受仙录。

  弼马温

  《西游记》故事里,孙悟空当了弼马温,倒也安居乐业,把天马养得肉膘肥满,只因他昼夜不睡,滋养马匹,是个尽职尽责的工作狂。

  还别说,孙悟空养马养得很开心,“但是马睡的,赶起来吃草;走的捉将来靠槽”,完全是拿马当猪养。孙悟空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对弼马温这个差事,自然是满意的。

  至于他孙悟空反下天宫,大家都知道,只因为众监官见孙悟空安居乐业,特地安排酒席,趁猴王喝醉间,说了许多闲话,教唆道:




  “没有品从,只唤做‘未入流’。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些尪羸,还要见责;再十分伤损,还要罚赎问罪。”

  看官听说,孙悟空当了弼马温,受了仙录,尽管他拿着金箍棒,直打出御马监,径至南天门,众天丁也不敢阻当,让他打出天门去了。可见,弼马温其实并不是小官,若没有众监官的教唆,孙悟空压根就不会大闹天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