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抗抗的《感悟珍珠港》

张抗抗的《感悟珍珠港》评析一下

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和海空军司令部所在地。1941年12月7日,日本未经宣战,偷袭了珍珠港,美军损失惨重,于第二天对日宣战。《感悟珍珠港》一文在叙述过程中,把现实的珍珠港、历史的珍珠港与作者的感悟相互穿插,融为一体,使读者在震惊与对历史的沉思中思索战争,祈祷和平。 追问: 能不能再多点 回答: 孩提时的记忆是最深刻的。珍珠港这个地名,第一次听到,好奇的种子就萌生在我的心底:真有象珍珠那般迷人的岛屿吗?随着时光的推移和电影给我留下的形象记忆,这种看似幼稚的好奇却是有增无减:无论是《山本五十六》,还是《虎!虎!虎!》,那令日本军阀垂涎三尺的岛屿,怎么会有那么大的诱惑力?以至使年轻的日本空军甘愿以生命为代价,驾驶飞机直接冲向停泊在那里的美军战舰的甲板!直到双脚踏上这片土地,我才深深感到:珍珠港不仅景色迷人,而且蕴涵着深刻的历史启迪。 暖风熏得游人醉 踏着北京的千里冰封离开祖国,珍珠港却用葱茏环抱和花团锦簇热情地迎接我们。那是一片地处北回归线南端的岛屿,纬度与我国的海南岛相近。来到这里,那首赞美海南岛的歌就会触景生情地涌上我的嗓子眼儿:“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花常开”。珍珠港同样得益于四面环海的海洋性季风气候,植物的生长环境湿润温暖、得天独厚。 走进珍珠港,就象走进了一个大花园。随眼望去,街心一株被精心修剪成蘑菇形状的大树下,绿草如茵,悠闲的当地人或坐或卧,悠然自得。大都市的纷乱和嘈杂在这里似乎都被凝固了,那氛围就象一幅浓笔重彩的风景画,让人过目不忘。就连我这个行色匆匆的异乡游客,都情不自禁地想席地而坐,呼吸一下花草的芳香,静静地品味一番或辽阔、或婉约、或有形、或有色的种种景致。 漫步在战争纪念馆的庭院里,宛如参观亚热带植物园,只见曲径蜿蜒,美人蕉婀娜多姿,三角梅迎风怒放,更有许多叫不出名的奇花异草让人目不暇接。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了岛的边缘,刚才还在其中近观细察、植物繁茂的热带雨林,一下变得海天一色、空旷无边。大自然就象一个魔术师,把我从微观带入宏观。从中我既看到了园艺师装点环境巧极匠心的神奇力量,也看到了自己在大自然中沧海一粟般的渺小.......这种种别样的感受,会令所有来到珍珠港的人由衷的赞叹:这里真是个旅游度假的绝好去处。不难想象50多年前的那个周末,美国海军在这里是怎样狂欢夜饮,被这里怡人的气候和天然美景所陶醉,结果让日军乘虚而入。看来,不光是美酒醉人,“美景”也“醉”人吧? 战争纪念警后人 来到珍珠港,珍珠港事件纪念馆是世界各地游人都要留下足迹的地方。因为珍珠港事件给世界历史巨人前进的脚步留下了太多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如果没有珍珠港事件迫使美国对日宣战,中国的抗战就不仅是8年,世界大战的格局就会是完全不同的模样。 坐在巨大的电影放映厅里,就象走进了悠长的历史隧道,宽大的屏幕上映出的黑白纪录片尽管划痕不断,但这似乎更能印证历史的真实。 影片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讲起,一个个珍贵的历史镜头将日本日益膨胀、吞霸世界的狂妄野心揭示的淋漓尽致。今天的美国人,对“恶性膨胀”这个词的理解可说是仍有切肤之痛。而半个多世纪前,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弹丸之地的日本敢于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卖军火、坐山观虎斗的美国开战。结果就出现了屏幕上的包括美国海军主力舰“亚力桑那号”在内的多艘军舰被轰炸,美军毫无还击之力的惨烈镜头。那种血肉横飞的悲壮和压抑让我有一种无可名状的窒息感,刚刚还在徜徉的花园城市,居然曾被笼罩在如此这般的血雨醒风之中,战争的残酷和无情直逼心底。日军以微小的代价,击毁击伤美军8艘战列舰和十余艘其他主要舰艇、击毁232架战机,造成美军近5000人的重大伤亡。 直到屏幕上出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对日宣战的演说,美国人民群情激昂,一致要求奋起反击的镜头,压抑沉闷的气氛才荡然无存,正义的钟声再次响彻全球。影片结束时,日本以战败国的身份被送上了国际法庭,放映厅里顿时响起一片欢快的掌声,观众们在为正义的胜利祝福! 在走出放映大厅的路上,我身后的一位美国老太太凑上前来,表情严肃、语气认真地问我刚刚看过影片的观后感。从她的语调中,我明显听出了不无挑衅的口吻,我知道她一定是把我当成日本游客了。或许她的亲人就是与“亚力桑那号”一起葬身大海的,她是希望听到谢罪和忏悔来抚慰半个世纪前的亡灵。片刻的思索后,我想出了最简约的回答:我们中国军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阵亡人数,是美军所无法比拟的。只这一句话,立时打消了老太太满脸的敌意,可见珍珠港事件留给美国国民心灵上的创伤有多深! 独一无二的纪念碑 世界各地走的多了,纪念碑也算见了不少。可是只有珍珠港的海上纪念碑,我以为才能称得上是创意独特,绝无仅有。 要去拜谒这座纪念碑,先要乘船出海。凭栏望去,远方一座海中浮起的建筑,形状呈长方形,两头上翘,通体白色,取棺椁的造型。这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棺椁,也是最大的一处合葬。近处看时,这座棺椁中部两侧镂空,既象军舰的舷窗,又象登舰用的廊桥,正中一杆星条棋迎风飘扬,一下增添了许多庄严和神秘的色彩。 直到登上那座“海上平台”我才发现,原来这就是珍珠港事件阵亡将士纪念碑。这座纪念碑的最奇特之处是建在被击沉的“亚力桑那号”主力舰的残骸之上,凭吊者透过清澈的海水,可以清晰地看到军舰庞大的身躯。走在海上平台上,就好象走在“亚力桑那号”的甲板上,一种敌机就要袭来的危机感无时不萦绕在你身边。更令人难忘的是,半个多世纪前的遗物被原地不动的保留了下来,至今还能看到船舱内的油料在源源不断一点一滴地在渗出。碧蓝的海面上,那一滴滴的油痕,宛如殉难将士永远流不尽的浑浊眼泪,在向万恶的战争发出无言的声讨!凭吊的人们将鲜艳的花瓣撒在浮上油痕的海面上,以这种圣洁的方式抚慰那些葬身大海的无辜“海魂”。 走到海上平台的尽头,一块长方形的白色大理石令人肃然。大理石上刻满了“亚利桑那号”阵亡官兵的姓名和出生年月,他们虽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却是同年同月同日死。碑石前满是鲜花和凭吊的人群,有的还在抚摩碑上的名字,那或许就是死者的亲人,手上一定有了抚摩亲人脸庞的肌肤相亲的感觉。连我这个旁观者,都不免感到眼眶潮湿、鼻子发酸,心底油然涌上虔诚的祈祷:唯愿这种历史惨剧永不重演,迷人的珍珠港永远沐浴在和平的暖风之中! 前车之鉴后世师 在这个独特的纪念碑上,凭栏俯瞰脚下的沉睡的“亚力桑那号”,抚平思绪,静心发问:日本如何赢得这场力量悬殊的战争,美国究竟输在何处? 答案之中,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偷袭珍珠港的始作俑者——山本五十六。如果没有他当初超凡的想象力,这场战争史上的奇迹便无从谈起。山本五十六的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这不仅基于他对当时战场形式的准确判断,更由于他敢于突破海战决战要靠大炮与巨舰的传统观念,把崭新的空中偷袭战术写进了前无古人的战争教科书。 但是,好的开始,只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只有山本五十六的奇思妙想,没有完善的系统支持,偷袭珍珠港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这种支持首先来自于日本海军决策层对山本计划的调整和完善。由于集思广益,最终形成了一份既有创造性又有可行性的完整作战计划。 作战计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先对美开展无孔不入的情报战。偷袭珍珠港前半年多,在夏威夷派驻的日本间谍多达200人。他们在战前对美军防御设施、兵力部署、战备状况、机船数量、驻泊情况、活动规律等一系列重要情报,都做到了如指掌。开战前一周,珍珠港的日本领事逐日报告港内船只停泊、水空防御的详细情况。临战前,派出潜艇和侦察机做即时侦察,以确保情报的准确。 要使偷袭得手,作战计划的保密更是至关重要。要把这么庞大的一个军事计划隐蔽的不露一点痕迹,日本人煞费苦心。首先是选择了一位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日本朋友担任驻美大使,并让他与美方无休止地进行毫无结果的谈判,直到偷袭珍珠港的战幕拉开。其次是把作战计划的知情人限制在极小的范围。最后是在舰队的战役伪装上做足文章,选用不同航向集结,启航后一律无线电静默,甚至故意让不参战的海军在东京名胜古迹游览。所有这一切,都使美军如坠九重烟雾,完全看不清日方的真实意图。 从打破常规的构思,到脚踏实地的计划,从完备详细的情报,到迷惑对手的烟幕,日本不仅依靠这些在战场上取得了主动权,而且在后来的商战中同样将这些战略战术发挥的淋漓尽致。这些不正是今天值得我们深思的吗? 追问: 谢谢,我已经写完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