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句话中的语句在文章中多次被提到应该起什么作用?

如题所述

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或句组,这种修辞方法叫反复。

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例如:

大堰河,为了生活,在她流尽了她的乳液之后,她就开始用抱过我的双臂劳动了;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为了赞美保姆——大堰河的勤劳和善良,艾青在这里一连反复使用了六个“她含着笑”,使无私的大堰河形象跃然纸上。

扩展资料:

反复修辞的类型:

1、词语反复。

为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词语,达到强调的目的。

例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鲁迅先生在这里多次使用“沉默”一词,表达自己对段祺瑞政府的愤怒和对民众觉醒的期盼之情。

2、词组或句子反复。

有时为了表达内容或者结构安排的需要,要连续两次以上使用同一个词组或句子。

例如:“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铁凝《哦,香雪》)这里连续三次反复使用“原来是这样的”,表明了香雪此时的快乐心情。

又如:契诃夫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先后让别里科夫四次说出“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这种口头禅式的反复重复,突出了别里科夫顽固与保守的性格,塑造出一个栩栩如生的沙俄爪牙与帮凶形象。

3、语段反复。

在诗歌和小说中最为常见。

鲁迅在小说《祝福》中,不惜笔墨,连续两次重复以“我真傻,真的”开头的一大段,一方面表达祥林嫂丧夫失子后的痛苦心情,同时也反映鲁镇上的人们对她的冷漠,有力地批判了摧残中国劳动妇女的封建礼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反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1-29
为了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或句组,这种修辞方法叫反复。
反复具有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的修辞效果。
1、连续反复
连续出现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间隔叫连续反复。表现为呼吁型,通常使语言更具有号召力和感染力。;

2、间隔反复
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不连续出现,有其他词语或句子间隔在中间叫间隔反复。在散文或者议论文中,这样的反复多半是为了强调作者的观点。

反复的修辞手法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注: 一些文章为了强调某种想法或道理或情感,往往使某个句子在文章中反复出现好几次。这个句子通常情况下就是文章的中心句,对理解文章主旨有极大帮助。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13818.htm

第2个回答  2020-04-29
1.反复强调,突出文章的中心,强化主题,加强情感
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反复出现一句话“不管发生了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表达了父子之前深厚的亲情
再如汪曾祺的《夏天》一文中,反复出现“夏天的早晨真舒服”,表达了作者对夏日清晨的喜爱之情。
2.结构上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脉络清晰;内容上突出文章具体内容,表达了情感
如肖复兴的《年灯》一文中反复出现“年灯”,结构上“年灯”作为线索贯穿了全文,内容上写出了老爷子每年点灯内心的执着,表达了他盼儿孙回家团聚的情感。
再如贾平凹的《我的老师》一文中反复出现“他真该做我的老师”,表达了作者情感,在心灵被污染的世俗成人世界,纯真可爱的儿童的确有许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反复强调强化了主题。
第3个回答  2013-01-29
强调作用,这貌似是语文问题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