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和古体诗的区别是什么?

如题
一楼的是古体诗与近体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乐府诗和古体诗的区别

一、产生时间

乐府诗最早产生于汉代,源于两汉所谓乐府指音乐机关。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制作, 演奏新的歌舞外, 又收集民间的歌辞入乐。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叫做“乐府”,它曾大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而古体诗最早产生于先秦,一直到唐代末年。

二、题材内容不同

汉乐府民歌内容丰富,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艺术上刚健清新。有反映徭役的痛苦、反映战争的痛苦、反映贫困、人民的劳动生活等现实主义题材。

而古体诗对题材内容毫不拘泥,有反映社会现实、有歌颂爱情、由抒发志向的等等。

三、表现形式不同

所有的乐府诗歌,唱诵出来,并能够配以歌舞。而古体诗并不具有这种表现形式,只有部分“歌”的题材的古体诗可以唱出来。

四、要求不同

乐府诗对诗歌本身的押韵等并没有严格要求,而古体诗押韵要求严格, 古体诗用韵,比律诗稍宽;一韵独用固然可以,两个以上的韵通用也行。但是,所谓通用也不是随便乱来的;必须是邻韵才能通用。

扩展资料

严格意义上将,乐府诗属于古体诗的一种,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巨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实主义的发扬

汉乐府民歌继《诗经》之后发扬了现实主义精神。如建安时曹操父子,王粲,陈琳等以描写社会乱离疾苦为内容的诗篇, 正是继承了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的精神。它们多用乐府旧题, 运用叙事的方法和通俗的语言, 在形式上也见出汉乐府民歌的影响。

二、语言通俗朴素,风格清新

汉乐府诗的风格多样, 有清新明朗, 有深情婉转, 也有慷慨悲歌, 但都统率于质朴自然的风格下。所谓质朴自然, 表现在诗歌语言上, 矢口成言, 绝无文饰, 故浑朴真挚, 独擅古今。后世诗人多受汉乐府的影响。

三、奠定五言诗的基础

汉乐府以五言和杂诗为主。杂言诗于建安之后大盛,曹操,曹丕,李白等杂言诗莫不源于乐府民歌。乐府对五言诗的影响更大, 东汉时摹仿者甚多, 至建安已出现“五言腾踊”的局面, 取代《诗经》的四言,《楚辞》的“骚体”, 而成为一种主要的诗歌形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8
乐府诗和古体诗的区别
古体诗, 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除楚辞外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古体诗既可以押平声韵,又可以押仄声韵。在仄声韵当中,还要区别上声韵、去声韵、入声韵;一般地说,不同声调是不可以押韵的。 古体诗用韵,比律诗稍宽;一韵独用固然可以,两个以上的韵通用也行。但是,所谓通用也不是随便乱来的;必须是邻韵才能通用。
《乐府诗》是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一种新的诗体。两汉乐府诗是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为中国古代诗歌新的范本。两汉乐府诗中有叙事诗,也有抒情诗,而以叙事诗的成就更为突出。《诗经》、《楚辞》基本都是抒情诗,抒情过程中也时而穿插叙事,但叙事附属于抒情。两汉乐府叙事诗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两汉乐府诗都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创作主体在选择叙事对象时,善于发现富有诗意的镜头,及时摄入画面。两汉乐府诗对中国古代诗歌样式的嬗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现了由四言诗向杂言诗和五言诗的过渡。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诗歌样式的变革往往和流行乐曲的声调有关。两汉乐府诗最初是配乐演唱的,它之所以在诗体形式上不同于《诗经》的四言句,既是诗歌本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有乐曲的因素发挥作用。
第2个回答  2008-04-26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9375032.html与此问题一致,答案也一致。
只取前面区别部分就行了。
第3个回答  2008-04-26
乐府诗是可以配乐来唱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