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的咏柳和曾巩的咏柳有什么不同

如题所述

1、两首诗的不同之处:

①内容不同:
贺知章的《咏柳》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实则是借绿柳来歌咏春天——“二月春风似剪刀”。
而曾巩的《咏柳》由柳枝的随风摇摆、披拂不定联想到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
②写作特点不同:
贺知章的《咏柳》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柳树比作碧玉、将柳条比作绿丝绦、将春风比作剪刀等。
而曾巩的《咏柳》则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柳条的“势狂”。
③表达的思想情感不同:
贺知章的《咏柳》表达的是作者喜悦、赞赏柳。贺诗用梳妆打扮的碧玉少女为喻,描写了早春二月的垂柳。又以春风像少女纤纤素手中的利剪为喻,写出春风下柳芽萌发。这样写使诗的后两句与前两句紧密联系起来。可以说想象出奇,描写生动。
而曾巩的《咏柳》表达的是作者贬斥、嘲讽柳。曾诗一反"托物寄兴、言志抒怀"之常格,以所咏之柳比喻某些政治小丑得意忘形、猖獗一时的丑态;告诉人们那些得志小人以蒙骗手段为非作歹,总有一天失势遭殃,受到惩罚。与传统咏柳诗相比,可以说是反其意而用之的"别调"。其中"乱"、"倚"、"狂"明显表达了诗人愤怒、憎恶、嘲讽的感情色彩。
2、两首诗的内容分别是:
①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② 咏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3、诗人简介:
①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少时就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八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属于盛唐前期诗人,又是著名书法家。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好酒,与李白、李适之等谓“饮中八仙”;又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司马承祯等称为“仙宗十友”。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②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散文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年),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3-14
贺知章的《咏柳》歌咏的是绿柳,但实际上歌颂的是春风.
曾巩的《咏柳》是哲理诗,借柳鞭挞了得志便猖狂的小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2-02
贺知章描写的是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的一种人物形象。
曾巩描绘的是一种得志便猖狂的小人。
第3个回答  2013-03-16
他们写的意思不一样
相似回答